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皎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1篇电视
  • 1篇电视剧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语境
  • 1篇视域
  • 1篇维权
  • 1篇媒体
  • 1篇媒体语境
  • 1篇门事件
  • 1篇传播学

机构

  • 2篇厦门大学

作者

  • 2篇林皎
  • 1篇陈经超
  • 1篇杨虹

传媒

  • 1篇现代广告
  • 1篇东南传播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从传播学视域探析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成功原因
2012年
2011年底,以当代青年感情、事业为题材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热播,2012年获得各大省级卫视和观众的热捧。本文尝试从传播过程的几个基本要素,对该剧成功背后的原因进行剖析。发现传播主体与传播内容的接近性、传播内容与受众之间共同意义空间的扩大、系统化的立体式传播和受众的"使用与满足"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
林皎
新媒体语境下个人维权框架呈现策略——以“罗西门”事件为例
2014年
新媒体语境下,个人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发声渠道。微博成为个人表达意见、维护权益的重要渠道。区别于传统研究将焦点置于组织,探讨组织如何利用框架操控资讯,本研究从个人视角出发,立足框架理论,以“罗西门”事件为例,旨在解析事件不同阶段个人微博框架的呈现策略,探讨个人表达机制与框架呈现。个人微博框架呈现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创造事件”、“直接针对议题表示意见”和“说自己的故事”.研究发现,在组织未作出积极回应时,为扩大个人影响力、引起传统媒体注意、采用“创造事件”呈现方式最可行;其次,“直接针对议题表示意见”应作为长期运用的主要框架呈现方式;“说自己的故事”则主要在事件热议时期采用,辅助其他方式。
陈经超杨虹林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