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建

作品数:3 被引量:7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气象中心自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非绝热
  • 3篇非绝热加热
  • 2篇热带
  • 2篇涡度
  • 2篇西太平洋
  • 2篇西太平洋副热...
  • 2篇副热带
  • 2篇副热带高压
  • 2篇垂直涡度
  • 1篇螺旋度
  • 1篇锋生

机构

  • 3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作者

  • 3篇林建
  • 2篇毕宝贵
  • 1篇何金海
  • 1篇康志明
  • 1篇郭文华
  • 1篇杨克明

传媒

  • 1篇大气科学
  • 1篇高原气象
  • 1篇“2010年...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004年7月黄淮特大暴雨的天气动力学分析被引量:26
2006年
利用NCEP 1°×1°的每6 h的再分析资料和计算的几个物理参数对2004年7月黄淮最强一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锋生函数的水平运动项对降雨锋形成作用最大,暴雨区上空对流层中下层和上层螺旋度呈“下正上负”的垂直结构,视热源Q1和视热汇Q2的局地变化项和平流变化项分布反位相,垂直输送项的作用引起Q1和Q2的异常,异常加热中心位于对流层中高层,是由对流降水产生的凝结潜热加热所致。锋生大值区、螺旋度正的大值区、Q1和Q2的强增温区与强降水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杨克明林建康志明郭文华
关键词:螺旋度非绝热加热
2003年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变异及中国南方高温形成机理研究被引量:44
2005年
运用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理论,研究了空间非绝热加热在垂直方向的变化对2003年7月副高强度和位置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副热带地区的非绝热加热对副高的强度和位置的变化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气候平均状况相比较,2003年7月副高北侧、西侧非绝热加热的垂直变化异常偏强,而南侧、东侧较常年异常偏弱。这种异常的非绝热加热状况导致我国江南到副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呈现带状的异常反气旋性涡度制造,使得7月副高偏强偏西。
林建毕宝贵何金海
关键词:副热带高压非绝热加热
2003年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变异及中国南方高温形成机理研究
运用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理论,研究了空间非绝热加热在垂直方向的变化对2003年7月副高强度和位置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副热带地区的非绝热加热对副高的强度和位置的变化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气候平均状况相比较,2003年7月副...
林建毕宝贵何金海
关键词:副热带高压非绝热加热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