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
- 作品数:6 被引量:67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链球菌引起的养殖鱼类病害
- 2000年
- 1966年,Robinsonand和Meyer首先报道了鱼类的链球菌病,并从淡水的美鳊(goiden shine,Notemignus crysoleucas)体内分离出一些B组的非溶血链球菌(GBS)。近些年来,随着高密度养殖业的发展,关于链球菌引起的鱼病报道日益增多。属于链球菌科链球菌属的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p.)可感染一些海水或淡水鱼如:鲭师、鲻鱼、无条、日本竹荚鱼、条纹鲈、日本鳗鲡、大马哈鱼金眼鲈、虹鳟鱼、鲤鱼、观赏鱼和各种罗非鱼。这类病害发病率较高,死亡率高达30%-50%。并且。
- 刘晓鹏杨莉
- 关键词:鱼病链球菌病症状病理变化
- 噬菌蛭弧菌Bd-9五种保藏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2
- 2002年
- 作者对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bacteriovorus的不同保藏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其保藏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5种保藏方法中以冷冻干燥法保藏效果最好,21个月的复活率为100%,其次为4℃营养肉汤液保藏法和-20℃甘油保藏法,17个月复活率均为67%。
- 黄文杨莉马志宏
- 关键词:保藏方法噬菌蛭弧菌冷冻干燥水质净化鱼病防治
- 高产池塘季节理化因子特点的研究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报道了1991年北京地区以鲢鳙为主高产池塘理化因子的季节变化、水层变化、天气变化、日较差等的特点。文章重点阐述了对鱼类生长影响最大的三因子溶氧、铵、亚硝酸氮的变化特点。溶氧以夏季最低,其中上午(6:00—7:00)仅及下午(15:00—16:00)的三分之一,底层(水面下1.2米)不及表层(水面下0.2米)的二分之一,阴天较晴天平均低出2mg/L以上,一年中以夏季阴天的上午以上风口底层水溶氧最低;铵以春季最高(分子氨0.11mg/L),上下午、表底层均没有差异,但阴天高出晴天的三倍,一年中以春季阴天水中铵量最高;亚硝酸盐以夏季最高,平均0.33mg/L,上午为下午的两倍,表层较低层高,上风口较下风口高,阴天为晴天的四倍,一年中以夏季阴天的上午以上风口表层水亚硝酸氮最高。
- 赵玉宝杨莉
- 关键词:高产池塘亚硝酸盐含量氮磷比日较差营养盐亚硝酸氮
- 噬菌蛭弧菌对鱼类常见致病菌裂解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6
- 1999年
- 调查了北京地区25份水样,其中24份检出噬菌蛭弧菌。本次试验选用4株鱼类主要致病菌为宿主菌,检出的蛭弧菌对上述4种细菌的裂解范围有所不同。其中嗜水气单胞菌可被全部检出的蛭弧菌裂解(24/24),其他3株菌仅部分被裂解,依次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17/24),荧光假单胞菌(9/24),鳗弧菌(7/24)。本次试验直接从水样中检出6株对4种宿主菌均有裂解作用的蛭弧菌,为进一步利用蛭弧菌防治鱼类常见细菌性疾病提供了可用资料。
- 马志宏丁文杨莉高儆李海王秀茹
- 关键词:噬菌蛭弧菌鱼类致病菌裂解细菌性疾病
- 快速简易诊断嗜水气单胞菌病的方法被引量:2
- 1999年
- 近十年来,北京和全国各地养殖的淡水鱼类都相继暴发了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传染病。阐明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共性和区别于非致病株已成为研究控制该病的首要目标。近年来,各种检测嗜水气单胞菌方法相继被研究。本文将快速诊断嗜水气单胞菌病鉴定方法的研究报道如下。一...
- 丁文袁丁马志宏夏春陈慧英杨莉赵玉宝
- 关键词:淡水鱼嗜水气单胞菌
- 蛭弧菌对鲤感染嗜水气单胞菌预防效果的观察被引量:43
- 2000年
- 以不同浓度的蛭弧菌 (Bdellovibriobacteriovorus) (简称Bd)Bd - 9- 2 592 2投放水族箱中 ,对鲤用浸泡法进行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ila) (简称SC)SC- 96- 2 4试验 ,并观察蛭弧菌与病原菌、水质状况及鱼类发病情况变化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蛭弧菌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强的裂解和净化作用 ,对水中氨氮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
- 杨莉马志宏黄文王秀茹高儆
- 关键词:蛭弧菌嗜水气单胞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