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育峰
- 作品数:50 被引量:22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甘薯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甘薯大田生长期及储藏期根部碳水化合物变化规律
- 2025年
-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碳水化合物是其根部的主要营养成分,然而从大田生长期至储藏期结束这一完整生产过程中甘薯根部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规律尚未见报道。以甘薯品种商薯19、郑红22、郑红23号为试验材料,对其大田生长期的相关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并对大田生长期和储藏期的根部碳水化合物含量及蔗糖合成酶活性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大田生长期地上部茎叶鲜质量均呈抛物线形变化,且均在栽后75 d达到峰值,郑红22和商薯19茎叶前中期生长及后期衰老速度均较快,而郑红23号茎叶前中期生长较慢,后期衰老也较慢。郑红23号的T/R值与其他2个品种相比维持在较低水平,说明其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协调性更好。收获时鲜薯产量表现为郑红23号>商薯19>郑红22,而淀粉产量则为郑红22>商薯19>郑红23号。从大田生长期至储藏期结束,3个品种的根部总淀粉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蔗糖含量在大田生长期呈“降—升—降”的变化规律,而在储藏期则先升后降;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在整个取样时期的变化趋势相似,均为“升—降—升—降—升—降”;麦芽糖含量在大田生长期呈波动变化,在储藏期则呈“升—降—升”的变化趋势;而海藻糖、鼠李糖等7种可溶性糖仅在部分品种或部分时期被检测到,无明显规律,其中海藻糖仅在3个品种的栽后10 d或15 d出现,推测其可能和根部淀粉的初始诱导合成相关。此外,3个品种根部蔗糖合成酶活性在大田生长期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而在储藏期则呈“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
- 王雁楠杨育峰卞倩倩康志河曹郭郑李君霞乔守晨赵国瑞尹雨萌李亚蔚程泽强
- 关键词:甘薯大田生长期储藏期根部碳水化合物
- 国审超高产抗病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郑薯20选育与应用
- 杨国红李君霞纪安民杨育峰韩蓉芳纪铁岗代小冬李爱枝霍焕霞王春义
- 我省甘薯主要分布在平原夏薯区和旱薄丘陵春薯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使得鲜食和薯制品加工的鲜食型甘薯需求日益扩大。针对我省甘薯产业发展存在着诸多关键问题和市场需求,把抗多种病害、抗旱及食用品质优良作为主要育种目标,立足省内外各类...
- 关键词:
- 关键词:甘薯辐射诱变抗逆性
- 郸城县脱毒甘薯一穴多株栽培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为探索郸城县甘薯一穴多株栽培模式的可行性,选取2个兼用型甘薯品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甘薯一穴多株栽培模式下,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一穴4株、3株、2株分别比对照一穴1株增产25.1%、14.4%、13.7%,随着单穴株数的增加,产量逐渐增加;产量与根鲜重、单株结薯个数、薯块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商品薯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商品薯率与商品薯块鲜重、商品薯块个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合考虑产量与商品薯率的协调性,采用一穴多株栽培模式以一穴2~3株为宜。
- 李平芳王红梅张艳丽王建峰郭晓云杨育峰
- 关键词:甘薯栽培试验
- 4种药剂对甘薯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为了有效防治甘薯地下害虫,筛选出防治甘薯地下害虫高效、低毒的药剂,试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30%毒死蜱微胶囊剂、30%辛硫磷微胶囊剂和3%克百威颗粒剂4种药剂,选择甘薯地下害虫发生较重地块,对甘薯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甘薯地下害虫的防治均有效,其中处理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5 kg/hm2和3%克百威颗粒剂45 kg/hm2的防治效果最好,处理30%毒死蜱微胶囊剂15 kg/hm2和30%辛硫磷微胶囊剂15 kg/hm2的防治效果中等。由于克百威残留期长、毒性高,为农业部禁止或限制使用农药,使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5 kg/hm2防治甘薯地下害虫相对较好。
- 杨育峰贾连东李君霞代小冬杨晓平王春义杨国红
- 关键词:甘薯地下害虫药剂
- 谷子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被引量:14
- 2016年
- 采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对谷子氮、磷、钾肥效应进行研究,同时对谷子产量进行肥效模型拟合,得出氮、磷、钾肥的最优推荐施肥量。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可以显著增加谷子的穗长、穗粗、单穗重、穗粒重和产量。氮、磷、钾肥对谷子经济性状的影响为氮>磷>钾。通过三元二次肥效模拟方程可以得出,豫谷23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165.33kg/hm^2、P_2O_5 115.93kg/hm^2、K_2O 32.48kg/hm^2。通过一元二次肥效模拟方程可以得出,豫谷23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162.66kg/hm^2、P_2O_5 109.30kg/hm^2、K_2O 32.68kg/hm^2。因此,豫谷23施肥时,应以氮、磷肥为主,兼施钾肥。
- 代小冬徐心志朱灿灿杨育峰秦娜王雁楠王春义杨晓平杨国红李君霞
- 关键词:谷子肥效模型
- 一种甘薯栽培节水灌溉装置及栽培方法
- 本发明涉及甘薯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甘薯栽培节水灌溉装置及栽培方法,其装置包括:槽体;供水泵的进水口与槽体相连通;两个侧板其侧边相互铰接,两个所述侧板的铰接端沿槽体的长度方向铰接在槽体的内侧壁上,两个所述侧板上均设有透...
- 杨育峰杨国红王雁楠康志河卞倩倩乔守晨曹郭郑赵国瑞李亚蔚
- 土壤施药防控甘薯田蛴螬为害的效果
- 2024年
- 在河南省新乡市蛴螬发生为害较严重的甘薯田开展了播前土壤施药试验,调查并比较不同参试药剂及混施组合控制蛴螬为害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多个施药处理中,以混施组合30%敌·辛乳油15 kg/hm^(2)+20%毒死蜱微乳剂7.5 kg/hm^(2)和单剂0.5%噻虫胺颗粒90 kg/hm^(2)处理的应用效果较好,降低了薯块的虫咬率,控害效果分别为85.12%和81.51%,相应处理区甘薯商品率分别为87.67%和87.05%,平均产量较清水对照分别增加了15.40%和12.65%,可将上述两处理应用于防控实践。
- 张晓申杨育峰雒峰王雁楠曹辉左红娟陈彦杞黄松波
- 关键词:甘薯地下害虫蛴螬土壤处理剂
- 绿豆品种郑绿11号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18年
- 郑绿11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7年以豫绿6号为母本、保865-18-3作父本,从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绿豆品种。该品种高产、优质,抗旱性、抗倒伏性、抗病性较好,且具有较好的稳产性和适应性。根据郑绿11号的品种特点,对其配套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
- 杨育峰李君霞代小冬秦娜王雁楠朱灿灿徐心志王春义杨晓平杨国红
- 关键词:绿豆栽培技术
- 一种可以升降调节的抗旱大棚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升降调节的抗旱大棚,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采用中空结构,所述底座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底座上表面两侧转动连接有两个转杆,两个所述转杆上端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套筒,两个所述螺纹套筒顶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
- 杨育峰乔守晨尹雨萌王雁楠卞倩倩陈金金曹郭郑康志河
- 谷子抗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长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谷子抗倒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磷酸二氢钾5~6%、硫酸锌2~3%、硼酸0.02~0.03%、亚硒酸钠0.001~0.002%、复硝酚钠0.0003~0.0007%、DA...
- 李君霞代小冬朱灿灿徐心志杨国红杨育峰秦娜王雁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