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硕
- 作品数:63 被引量:307H指数:11
-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吸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T细胞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 陈菁徐清杨硕刘梦琳聂红孙洁民
-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19年
- 目的探讨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UCTD)合并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UCTD患者发生ILD的危险因素。方法UCTD患者104例,其中合并ILD者30例为UCTD-ILD组,未合并ILD者74例为UCTD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免疫学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UCTD患者发生ILD的危险因素。结果UCTD-ILD组病程[(2.73±0.77)a]较UCTD组[(1.41±0.66)a]长(P<0.05),吸烟(20.0%)、雷诺现象(20.0%)、抗JO-1抗体阳性(20.0%)、抗SCL-70抗体阳性(13.3%)、抗类风湿因子抗体阳性比率(26.7%)较UCTD组(4.1%、4.1%、2.7%、1.4%、8.1%)高,C3减少(6.7%)、抗SSA抗体阳性比率(13.3%)较UCTD组(24.3%、35.1%)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类风湿因子抗体阳性(OR=7.481,95%CI:2.083~26.868,P=0.002)、抗SCL-70抗体阳性(OR=25.648,95%CI:2.595~253.466,P=0.006)、抗JO-1抗体阳性(OR=11.466,95%CI:1.055~124.574,P=0.045)是UCTD患者发生I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UCTD合并ILD者吸烟、雷诺现象多见,抗类风湿因子抗体阳性、抗SCL-70抗体阳性、抗JO-1抗体阳性是UCTD发生ILD的独立危险因素。
- 吴志红杨硕
- 关键词:未分化结缔组织病间质性肺病
- COVID-19患者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术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COVID-19患者行无痛纤维支气镜诊疗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在武汉市第一医院住院期间行无痛纤支镜诊疗术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ASA分级等基本信息。术中采用静脉全麻联合利多卡因气道表面麻醉的麻醉方式。记录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基本生命体征变化。评估并记录患者检查过程中的咳嗽程度。追踪患者检查结束后24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监测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结果最终共有3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63.58岁,ASA分级Ⅱ~Ⅳ级。患者术前SpO2为(99.1±1.3)%,术中最低SpO2为(94.8±4.3)%,较术前有所降低(P<0.05),但经托下颌开放气道、面罩加压辅助呼吸等处理均可恢复到95%以上。33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纤支镜诊疗术,84.85%的患者术中表现为轻微的咳嗽。术后患者无明显麻醉相关并发症。除了标准的三级防护外,检查过程中还创新性地使用了关节镜手术中使用的一次性医用无菌防护套包裹患者的头面部,降低病毒播散的风险。最终未发生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结论COVID-19患者实施纤支镜诊疗过程中采取无痛技术是有临床价值的,且在严格的三级防护下,此操作应该是安全可行的。
- 王加芳杨硕陈菁陈治军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
-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冷冻取样后隐匿性气胸并皮下气肿1例
- 背景:与传统钳夹取样相比,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冷冻取样可获取大块肺组织,在弥漫性肺疾病诊断方面可替代外科肺活检。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冷冻取样后常见并发症为出血和气胸,我们报道1例该检查术后出现隐匿性气胸并皮下气肿患者。
- 杨硕陈菁王爱利万军喻倩李宝宝罗光伟
- 关键词: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气胸皮下气肿
- 白藜芦醇对哮喘小鼠肺树突状细胞表型及Th2和Th17反应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哮喘小鼠肺树突状细胞表型及Th2和Th17反应的影响。方法:将36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BS/哮喘组和RES/哮喘组,每组12只。用卵清蛋白(OVA)混合液注射腹腔诱导致敏及雾化吸入激发建立C57BL/6哮喘小鼠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离心后沉淀的细胞经瑞氏-吉姆萨(Wright-Giemsa)染色后进行分类计数,选择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高碘酸Schiff染色(PAS),观察小鼠支气管周围炎症和黏液分泌;采用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上清液中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IL-4、IL-5、IL-13、IL-17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肺树突状细胞数量、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40、MHCⅡ)表达、肺组织中Th1/Th2及Th17/Treg细胞百分比。定量PCR(qPCR)检测肺组织Th1(T-bet)、Th2(GATA-3)、Th17(RORγt)和Treg(Foxp3)等细胞相关转录因子表达水平。结果:与PBS/哮喘组相比较,RES/哮喘组气道及肺实质炎症细胞浸润减少,气道上皮杯状细胞数量减少,黏液分泌减少,BALF中细胞总数明显减少,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嗜酸粒细胞也明显减少(P<0.01);肺组织炎症病理评分及PAS+杯状细胞标准化面积(APAS+/Pbm)显著低于哮喘组(P<0.05);血清总IgE、特异性IgE(OVA IgE)水平降低,BALF中IL-4、IL-13、IL-5、IL-17A水平降低;肺组织中肺树突状细胞及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CD80、MHCⅡ、CD40)、Th2、Th17及相应转录因子(GATA-3、RORrt)的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白藜芦醇可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其可能机制为通过阻止肺树突状细胞的成熟,抑制Th2和Th17反应阻止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发生。
- 查干方青山武小杰毛莉娜徐清黄莺杨硕
- 关键词:哮喘白藜芦醇树突状细胞TH2TH17
- 射干麻黄汤对哮喘患者T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对寒哮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5、IL-10 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1例轻中度寒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吸入100μg,每天4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中药配方颗粒冲服,每天1剂,早晚2次冲服。两组均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留取血液行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RT-PCR检测IL-5、IL-10 mRNA表达。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CD3+、CD4+、CD8+无显著差异,CD4/CD8比值(t=2.593,P=0.012)、IL-5(t=2.492,P=0.016)明显下降,IL-10(t=2.659,P=0.011)明显上升。结论射干麻黄汤调节哮喘患者T细胞CD4/CD8比例及IL-5、IL-10表达水平,改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控制哮喘症状。
- 杨硕罗光伟胡小萍万军夏倩陈菁袁文胜孙洁民
- 关键词:射干麻黄汤支气管哮喘T细胞亚群
- miR-153-3p靶向IDO1对肺癌细胞免疫抑制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53-3p对肺癌A549细胞免疫抑制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和正常肺上皮BEAS-2B细胞,将肺癌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NC组(转染NC-mimics)和mimics组(转染miR-153-3p mimic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中miR-153-3p和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1)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IDO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介素-6(IL-6)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癌细胞培养液中TGF-β、VEGF和IL-6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IDO1与miR-153-3p靶向调控关系。在mimics组中添加IDO1后检测细胞VEGF、TGF-β和IL-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BEAS-2B细胞相比,肺癌A549细胞中miR-153-3p相对表达量降低(t=10.269,P<0.001),IDO1 mRNA相对表达量(t=5.124,P<0.001)和蛋白表达量(t=9.579,P<0.001)均升高。与对照组和NC组比较,mimics组细胞中miR-153-3p相对表达量(q=21.811,P<0.001;q=22.732,P<0.001)升高;IDO1 mRNA相对表达量(q=12.847,P<0.001;q=13.098,P<0.001)和蛋白相对表达量(q=11.262,P<0.001;q=8.078,P<0.001)降低。12、24和48 h时,mimics组细胞增殖率低于对照组(q=10.046,q=12.894,q=19.726,均P<0.001)和NC组(q=10.809,q=12.041,q=18.989,均P<0.001);与对照组和NC组比较,细胞培养液中VEGF(q=13.385,P<0.001;q=13.113,P<0.001)、TGF-β(q=11.672,P<0.001;q=10.251,P<0.001)和IL-6(q=17.203,P<0.001;q=15.113,P<0.001)表达水平降低;VEGF(q=9.174,P<0.001;q=12.182,P<0.001)、TGF-β(q=10.026,P<0.001;q=10.530,P<0.001)和IL-6蛋白(q=10.954,P<0.001;q=15.187,P<0.001)表达降低。与IDO1-3′-UTR组比较,miR-153-3p+IDO1-3′-UTR组报告载体荧光素酶活性降低(q=6.528,P<0.001)。与mimics组相比,mimics+pc-IDO1组细胞中VEGF(t=8.660,P<0.001)、TGF-β(t=9.308,P<0.001)和IL-6(t=11.758,P<0.00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miR-153-3p在肺癌细胞中呈低表达,且过表达miR-153-3
- 刘旭陈菁杨硕
- 关键词:肺癌肺上皮细胞免疫逃逸
- 互助平台在哮喘管理中的价值探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建立互助平台对哮喘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8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90例患者。观察组为建立互助平台组,由呼吸科医生、心理科医生、专科护士和社区医疗工作者共同组织医疗帮助服务团体,通过通信技术和上门服务义务为哮喘患者提供医疗和心理指导,形成一个团队互相联系。对照组为非互助平台组,不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并由护士进行电话随访。观察期12个月。观察指标:症状自测量表(SCL-90)评分和急诊就诊人次数和住院人次数。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SCL-90的总评分和部分因子分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就诊人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3,P<0.05),住院人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5,P<0.05)。结论建立互助平台对哮喘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都有显著性改善。
- 王东安孙洁民陈立荣吴和鸣杨硕罗光伟张念文芸
- 关键词:哮喘
- 通肺平哮汤对豚鼠哮喘模型肺内SP阳性纤维变化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观察通肺平哮汤对卵蛋白致敏哮喘豚鼠小气道SP阳性纤维表达的影响,探讨通肺平哮汤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 40只健康雄性Hartley系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通肺平哮汤组。用卵白蛋白致敏,激发构建哮喘豚鼠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P阳性纤维在豚鼠肺内的表达。结果 通肺平哮汤组和地塞米松组SP阳性纤维则较模型组显著减少,通过模型组肺组织HE切片电镜观察证实该组气道壁及肺间质中嗜酸性粒细胞大量浸润,气道平滑肌层增厚,管腔狭窄,毛细血管内皮肿胀。结论通肺平哮汤可抑制气道炎症反应,且加速SP降解,抑制神经源性炎症而发挥治疗哮喘的作用。
- 罗光伟徐玮吴霜胡小平万军孙洁民张念徐清杨硕毛莉娜肖宏
- 活血化瘀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中药方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CRP、IL-8和TNF-α的影响。方法将患者10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活血化瘀中药方剂治疗。结果治疗组CRP、IL-8和TNF-α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对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细胞因子有明显改善作用。
- 毛莉娜罗光伟万军杨硕毛先明黄小龙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细胞因子活血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