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淼
- 作品数:35 被引量:302H指数:9
- 供职机构: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UA和CRP水平变化及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38
- 2018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变化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104例作为对照组,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回声特征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稳定亚组(n=67)与不稳定亚组(n=41)。并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Ⅰ级亚组(n=35)、Ⅱ级亚组(n=45)与Ⅲ级亚组(n=28)。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Hcy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UA、CRP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Hcy、UA、CRP水平与IM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亚组血清Hcy、UA、CRP水平与IMT值明显高于稳定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组血清Hcy、UA、CRP水平与IMT值明显高于Ⅰ、Ⅱ级组,Ⅱ级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Ⅰ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UA、CRP水平与IMT值呈线性正相关(r=0.612,0.581,0.628,P<0.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UA、CRP水平均明显升高,且上述指标可能共同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发展。
- 马龙凡奇杨淼李强邹小田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C-反应蛋白颈动脉粥样硬化
- 长春西汀联合常规治疗增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研究长春西汀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AC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组还予长春西汀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临床疗效、血清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和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血清ox-LDL、MDA、ET-1、vW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SOD、GSH-Px、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常规治疗ACI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疗效,还可以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但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增加。
- 明霞光杨淼李强尤晓涵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
- 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评价。方法:将12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微创治疗组,在内科治疗的同时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治疗组,行微创治疗+亚低温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治疗效果和治疗后3个月随访Barthel指数。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65.12%,高于微创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3个月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亦高于微创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微创术和亚低温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有利神经功能恢复。
- 杨淼张青松桂韦
- 关键词:微创治疗亚低温高血压脑出血
- 藻酸双酯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藻酸双脂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加入生理盐水,最大剂量90 mg,总剂量的10%静脉推注,剩余剂量在60 min内持续静脉滴注,1次/14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藻酸双酯钠,1~3 mg/k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滴速小于0.75 mg/(kg·h),1次/d,每天最大剂量150 mg。两组患者均治疗14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BI指数、血流学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89.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梗死体积和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BI指数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藻酸双脂钠联合阿替普酶可显著降低血清炎性因子,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尤晓涵杨淼刘彦龙钱腊燕刘磊李强
- 关键词:脑梗死血液黏度C反应蛋白
- 非奈利酮联合标准方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被引量:2
- 2025年
- 目的对非奈利酮联合标准方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经济性进行评价。方法基于我国医疗服务提供者角度,在一项非奈利酮治疗DN的Ⅲ期临床试验基础上,建立非奈利酮联合标准治疗方案和标准治疗方案治疗DN的Markov模型,模拟周期为4个月,模拟时限为15年,年贴现率为5%,模拟非奈利酮联合标准治疗方案和标准治疗方案治疗DN患者终身的效果与成本;同时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概率敏感性分析,以检验结果的稳健性。结果标准治疗方案的累计成本为579329.54元,累计效用为8.0524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非奈利酮联合标准治疗方案的累计成本为332520.61元,累计效用为8.1874 QALYs。非奈利酮联合标准治疗方案的成本更低且效果更好。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透析、DN3及DN4状态的效用值对增量成本-效果比的影响较大,但未影响模型的稳健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非奈利酮联合标准治疗方案更具经济性的概率为100%。结论对于DN患者,使用非奈利酮联合标准治疗方案更具有经济性,为绝对优势方案。
- 梁海夏茹楠狄潘潘赵蒙蒙张鹏程侯亚申张红吴炜杨淼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MARKOV模型药物经济学
- 影响文拉法辛血药浓度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3年
- 文拉法辛为苯乙胺类抗抑郁药,具有抗抑郁谱广、药物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安全耐受性高、对5-HT选择吸收抑制效果好等优点,在治疗重度抑郁、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抑郁共病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但该药药动学过程个体差异较大,且其血药浓度受患者个体、药物相互作用和基因多态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或治疗无效。该文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ENTRAL、PsycNE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搜索建库至2022年12月文拉法辛治疗药物监测的相关文献,旨在对影响文拉法辛血药浓度的因素进行综述,为该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有效提供参考。
- 梁海夏茹楠吴炜陈慧娟张鹏程杨淼
- 关键词:文拉法辛血药浓度药动学抑郁症
-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被引量:75
- 2020年
- 目的:探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川芎嗪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治疗效果,记录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血液流变学[全血低切黏度(LSV)、全血高切黏度(HSV)、血浆黏度(PSV)、血浆纤维蛋白原(FIB)]、S-100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100B、Hcy水平低于对照组,而NG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加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优于单用丁苯酞软胶囊,可更加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降低血清Hcy水平,安全性较高。
- 尤晓涵杨淼明霞光李强钱腊燕刘彦龙林紫薇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丁苯酞软胶囊血液流变学同型半胱氨酸
- 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成功再通后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AIS-LVO)患者血管内治疗(EVT)成功再通后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经EVT血管成功再通[术后即刻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级]的前循环AIS-LVO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及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吸烟、饮酒)、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基线血压、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实验室检查指标(术前C反应蛋白、D-二聚体、术后次日空腹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并收集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包括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至穿刺时间、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发病至穿刺时间、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和手术过程中是否应用补救措施(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动脉溶栓)、是否应用替罗非班,以及是否合并术后并发症(卒中相关肺炎、应激性消化道溃疡、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心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全等)。收集患者病史及影像学资料,明确入院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闭塞部位(颈内动脉C1段、颈内动脉C2至C7段、大脑中动脉M1段)和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及术后是否存在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和症状性颅内出血。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不良预后(mRS评分≥3分)组和良好预后(mRS评分≤2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上述基线及临床资料,以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变量为自变量,以不良预后为因变量,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前循环AIS-LVO EVT成功再通后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经EVT成功再通的前循环AIS-LVO患者192例,其中男101例,女91例,不良预后组102例,良好预后组9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良预后组与良好�
- 张斌靳瑜杨淼李贯清余书康李冰李敏代慧马孝天邢博萍佘潘罗雪雨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前循环血管内治疗
-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09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48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会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统计分析抑郁发生和性别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7.9%,抑郁的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灶部位有关,与患者性别无关。结论PSD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 马景贺周玉森李曙光杨淼
-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缺损
- 皖北地区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皖北地区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对80例临床确诊癫痫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评估,分析不同因素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癫痫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发作频率、发作类型、发病年龄、规范化治疗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影响明显,生活质量评分与发作频率负相关,全面强直-阵挛发作(GTCS)患者较其它发作类型者评分低,发病早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发病晚的患者。结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较正常人群明显降低,癫痫发作频率、发作类型、发病年龄是其主要影响因素。规范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杨淼汪凯
- 关键词:癫痫生活质量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