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海燕

作品数:15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他汀
  • 4篇伐他汀
  • 4篇肺动脉
  • 4篇阿托
  • 4篇阿托伐他汀
  • 3篇低氧
  • 3篇低氧性
  • 3篇慢性
  • 3篇肺动脉高压
  • 2篇动脉压
  • 2篇胰腺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幽门螺杆菌感...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尿素
  • 2篇皮素
  • 2篇阻塞性

机构

  • 15篇烟台市烟台山...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15篇杨海燕
  • 5篇孔令亭
  • 5篇时平
  • 5篇于凤霞
  • 4篇任珺
  • 4篇郑京华
  • 4篇魏虹
  • 2篇杨志英
  • 2篇杨静
  • 2篇杨志宏
  • 2篇康丽君
  • 1篇甄玉青
  • 1篇李刚
  • 1篇张翼飞
  • 1篇杨林海
  • 1篇李菲
  • 1篇王淑娟
  • 1篇姜凌
  • 1篇孙宪春
  • 1篇李强

传媒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华航海医学...
  • 2篇潍坊医学院学...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5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素-麝香草酚钠镜下喷洒快速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检测尿素—麝香草酚钠镜下喷洒快速诊断幽门螺杆菌 ( Hp)感染的临床可行性 ,旨在寻找一个理想的可视性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 ,以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 ,减少或避免活检创伤。方法 对 312例具有非排除条件的接受胃镜检查者 ,在纤维胃镜直视下将尿素 -麝香草酚钠试剂均匀喷洒于胃粘膜表面 ,1min钟内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区域便可呈蓝色 ,分别在胃窦、胃体喷洒阳性处及阴性处取活检做嗜银染色 ,并记录结果。结果  312例病人中 ,弥漫性蓝染占 81.1% ,局限性蓝染占 11.9% ,仅胃窦蓝染占 2 5.4 % ,仅胃体蓝染占 2 7.1% ,胃窦、胃体均蓝染占 4 7.5% ,以嗜银染色为“金标准”。本方法特异性为 98.9% ,敏感性为 87.9% ,准确性为 98.3% .结论 研究证实了幽门螺杆菌分布区域不均 ,该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均较高 ,且方法简便、费用低、无创伤 ,病人易于接受。
魏虹郑京华杨志英时平杨海燕杨静任珺杨志宏
关键词:胃镜幽门螺杆菌
MTA1调控HIF-1α/VEGF通路作用于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相关蛋白1(MTA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TA1在人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组织中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胰腺癌肿瘤细胞系PDAC-1培养上清液中MTA1浓度。然后加入不同浓度(5.0 ng/ml、10.0 ng/ml、15.0 ng/ml、20.0 ng/ml)的外源性MTA1处理胰腺癌肿瘤细胞系PDAC-1 48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MTA1(20.0 ng/ml)和YC-1(50μmol/L)分别单独或联合作用于胰腺癌肿瘤细胞系PDAC-1 48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24 h时Western blot检测HIF-1α/VEGF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HIF-1α和VEGF蛋白的水平。结果 MTA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0.05)。胰腺癌肿瘤细胞系PDAC-1自然生长条件下分泌的MTA1水平随着时间的增加在不断增大,48h后浓度为(0.041±0.003) ng/ml与后续研究中加入的外源MTA1浓度相比,可忽略不计。MTA1浓度在5.0~20.0 ng/ml时,从作用第12小时开始能够显著促进胰腺癌肿瘤细胞系PDAC-1的增殖(P <0.05)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效应。YC-1能够抑制胰腺癌肿瘤细胞系PDAC-1的增殖和迁移能力。MTA1能够促进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而YC-1能够降低MTA1对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结论 MTA1可以促进胰腺癌肿瘤细胞系PDAC-1的增殖和迁移,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IF-1α/VEGF信号通路相关。
孙宪春杨海燕张翼飞胡金晨孙晓飞李刚
关键词:胰腺癌增殖
阿替普酶溶栓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比值水平对急性脑梗死预后有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阿替普酶溶栓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比值(PNR)变化,探讨其对病情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ACI患者,根据阿替普酶溶栓后30 d病情转归情况分为不良组(33例)和良好组(67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及溶栓前、溶栓24 h后FDP、D-D及PNR变化。分析FDP、D-D、PNR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相关性。评价溶栓后24 h FDP、D-D、PNR对溶栓后30 d病情转归的预测效能。结果:与本组溶栓前比较,溶栓24 h后不良组FDP、D-D升高,PNR降低(P均<0.05);不良组溶栓前和溶栓24 h后FDP、D-D高于良好组,PNR低于良好组(P均<0.05)。溶栓前、溶栓后24 h FDP、D-D与mRS评分呈正相关(r_(溶栓前)=0.720、0.853,P均<0.001;r_(溶栓后24 h)=0.808、0.911,P均<0.001),PNR与mRS评分呈负相关(r_(溶栓前)=-0.784,P<0.001;r_(溶栓后24 h)=-0.855,P<0.001),且溶栓后24 h相关性更高(P<0.05);偏相关性分析显示,排除其他混杂变量后,溶栓后24 h FDP、D-D、PNR与mRS评分的相关性仍存在(偏相关性系数=0.800、0.897、-0.836,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后,FDP、D-D、PNR仍是ACI病情转归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P均<0.05);溶栓后24 h FDP、D-D、PNR单项及三项联合预测溶栓后30 d病情转归不良的AUC分别为0.744、0.809、0.835、0.902。结论:ACI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联合FDP、D-D、PNR水平对病情转归判断有指导意义。
王宝伟刘传敏李卓坤杨海燕
关键词:阿替普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血小板中性粒细胞
高压氧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35例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近年来,随着石油液化气在生产娱乐和日常生活中的普遍使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OP)已成为急诊科最常见的一种急症,若治疗不及时有效,易并发迟发型脑病,且预后较差.如何提高ACOP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当前研究重点.现就我院2000年以来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闫各孔令亭杨海燕于凤霞李强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舒血宁注射液疗效分析高压氧石油液化气迟发型脑病
2型糖尿病通过影响肠道菌群增加子痫前期的风险
2025年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肠道菌群在糖尿病增加子痫前期风险中的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于2024年9月至11月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进行。从IEU OpenGWAS公开数据库中提取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数据,包括糖尿病(分别来自3个队列,样本量分别为461578例、520580例、659316例)、子痫前期(118291例)和子痫(11729例)患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使用两步法孟德尔随机化评估肠道菌群在糖尿病与子痫前期关系中的介导作用。211种肠道菌群的GWAS数据来自于14306名欧洲参与者。采用MR-Egger回归截距和Cochran's Q评估多效性和异质性,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均与子痫前期风险增加相关[比值比(OR)=1.05、1.15]。在211种肠道菌群中,奥尔森菌属对子痫前期的效应值为0.12(P=0.003);2型糖尿病对子痫前期的效应值为0.14(P=8.23E-05),奥尔森菌属与2型糖尿病、子痫前期均相关。孟德尔随机化显示,奥尔森菌属介导2型糖尿病对子痫前期风险有促进作用,占总效应的6%。结论2型糖尿病通过肠道菌群增加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
杨海燕宋沁雯王世丽吕尚伶陈晓芳秦莹
关键词:2型糖尿病子痫前期肠道菌群
奥曲肽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杨海燕任珺时平
关键词:奥曲肽术后胰腺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预防术后并发症术后急性胰腺炎
胰岛素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胰岛素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于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6例开展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单独组、联合组各43例。单独组年龄(28.3±5.6)岁;初产妇27例,经产妇16例。联合组年龄(27.3±3.5)岁;初产妇25例,经产妇18例。单独组患者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使用胰岛素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LA2)、血清胱抑素(CysC)、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尿微量白蛋白(mAlb)、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清蛋白(GS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检测并采用LSD-t检验比较,记录两组患者妊娠期并发症情况和新生儿情况并行χ^(2)检验比较。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清CRP[(5.46±0.16)mg/L]、LpLA2[(96.25±4.17)U/L]、CysC[(0.73±0.18)mg/L]水平均低于单独组[CRP(8.49±0.38)mg/L、LpLA2(112.63±9.54)U/L、CysC(1.03±0.26)mg/L](t=48.190、10.320、6.221,均P<0.001)。治疗后联合组患者TBil高于单独组[(11.76±3.87)μmol/L比(9.68±2.94)μmol/L],TC[(2.64±0.83)mmol/L]、mAlb[(10.25±3.17)mg/L]水平均低于单独组[TC(3.65±1.12)mmol/L、mAlb(14.66±4.28)mg/L](t=2.806、4.751、5.430,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FINS[(1.26±0.14)mU/L]、HOMA-IR[(2.57±0.16)]水平均低于单独组[FINS(1.52±0.42)mU/L、HOMA-IR(3.98±0.21)],HOMA-β水平高于单独组[(65.20±5.86)比(51.14±4.35)](t=3.851、35.022、12.633,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GSP[(191.69±10.14)μmol/L]、FBG[(3.21±1.06)mmol/L]、HbA1c[(3.98±0.18)%]水平均低于单独组[GSP(252.86±12.25)μmol/L、FBG(5.36±1.56)mmol/L、HbA1c(5.39±1.46)%](t=25.224、7.475、6.285,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18.60%(8/43)]低于单独组[39.53%(17/43)](χ^(2)=4.568,P=0.033)。治疗后联合组患者�
姜凌杨海燕刘荣慧姜萍宋美玉
关键词:胰岛素低分子肝素妊娠期糖尿病
霉菌性食管炎79例内镜特点及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提高对霉菌性食管炎内镜特点和临床表现认识,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79例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发病诱因及相关疾病、内镜表现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霉菌性食管炎内镜主要表现是散在白斑及糜烂,发病诱因及相关疾病较多,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关系密切,且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常用的抗霉菌类药疗效较好。结论霉菌性食管炎有多种上消化道症状,但无特异性。内镜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确诊要靠细胞刷涂片找霉菌,对内窥镜检查发现食管炎应注意真菌检测,尤其对H.pylori(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道疾病相关患者使用抗生素者应重点检测。目前抗霉菌药物对霉菌性食管炎的疗效较满意,胃镜下管道刷刷洗治疗霉菌性食管炎简单、安全,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孔令亭杨海燕甄玉青
关键词:霉菌性食管炎内镜特点
尿素-麝香草酚钠镜下喷洒快速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魏虹郑京华杨志英时平杨海燕杨静君任杨志宏
已知幽门螺杆菌可产生尿素酶分解胃酸中的微量尿素,产生氨与二氧化炭,使局部的pH值升高,中和胃酸,有利于其定植。本试剂中含尿素及pH值指示剂,后者在pH>8时可显示蓝色。因此,在纤维胃镜直视下将其喷洒于胃粘膜表面,胃粘膜中...
关键词: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胃黏膜萎缩胃小区形态变化的可视性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的萎缩为基础的一系列慢性炎症过程。可表现为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全层变薄,或表现为上皮、腺体、黏膜肌及淋巴滤泡的代偿性增生使黏膜变厚。胃小区的微细结构——胃小凹的形态变化,可引起胃小区形态结构的改变。据此,我们通过内镜直视下观察胃小区形态结构的变化以诊断胃黏膜萎缩及肠化,结果如下。
郑京华魏虹杨林海杨海燕任珺时平
关键词:胃黏膜萎缩萎缩性胃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