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 作品数:18 被引量:111 H指数:7 供职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4种炎症指标对ⅠA2~ⅡA2期宫颈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ⅠA2~ⅡA2期患者治疗前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Ⅱ)、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2年5月—2014年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初诊为宫颈癌ⅠA2~ⅡA2期的患者196例。求患者NLR、PLR、LMR、SⅡ的最佳截断值,并分高、低值组。观察高、低值组4项指标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比较高、低值组生存时间(OS)差异。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并检验独立危险因素的预测效度,建立列线图。结果 NLR与组织学类型和淋巴脉管间质浸润(LVSI)相关、PLR与组织学类型和肿瘤大小相关、SⅡ与组织学类型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LR、PLR、SⅡ高值组及LMR低值组的OS 3.5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LR、SⅡ、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预测效度:PLR>SⅡ>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AUC:73.2%>71.9%>65.1%>37.0%)。列线图预测准确度较高(OS 3年、OS 5年AUC为90.7%、79.1%)。结论治疗前PLR、SⅡ值可成为术前预测ⅠA2~ⅡA2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 李莹 杨波 张競关键词:宫颈癌 RBMS3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RNA结合基序单链相互作用蛋白3(RBMS3)在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EOC组织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10例EOC石蜡包埋组织及73例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石蜡包埋组织,利用抗RBMS3的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检测各组织中RBMS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RBMS3的表达与EOC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EOC组织与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RBMS3均表达,而RBMS3在EO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在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在EO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其国际妇产科联合会的分期(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CEA水平及生存状况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RBMS3的低表达与EOC患者的无疾病进展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降低均有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示:RBMS3表达、FIGO分期、残余病灶大小、肠道转移、腹腔种植与EOC患者的OS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示:RBMS3低表达及肠道转移是EO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RBMS3在EOC组织中低表达,且与EOC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因此,RBMS3可能在EOC组织中发挥抑癌基因作用,且RBMS3是一种有用的EOC独立预后标记物,可能为EOC的靶向治疗提供一种潜在靶点。 邢瑞丽 印天 范方田 张颖 张庆松 杨波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妇科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方法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及主角式教学法,构建妇科肿瘤学多元化教学模式,评价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临床思维能力。结果妇科肿瘤学教学质量整体提高,提升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结论在妇科肿瘤学教学中施行多元化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 杨波 李胜泽 马玲 郭苏阳 邵均均关键词:多元化教学 妇科肿瘤学 教学改革 miR-132靶向调控Ezrin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分子(miRNA)-132在卵巢癌中生物学作用和作用靶点。方法:收集22例卵巢癌及癌旁非肿瘤组织标本,RT-PCR检测miR-132表达量;RT-PCR检测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和卵巢癌细胞系中miR-132表达量;选择miR-132表达量最高或最低的卵巢癌细胞株,分别转染阴性对照质粒(NC)和miR-132 mimic质粒,RT-PCR检测转染后miR-132表达量;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Ezrin蛋白表达。结果:卵巢癌组织中miR-132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非肿瘤组织,而卵巢癌细胞系中miR-132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卵巢上皮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卵巢癌细胞株中miR-132表达量最低卵巢癌SKOV3细胞株进行基因转染,与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相比,转染miR-132 mimic质粒后miR-132表达量显著上升,细胞增殖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上调miR-132表达后,卵巢癌SKOV3细胞株中Ezrin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结论:在卵巢癌中,miR-132可能作为一种抑癌基因通过靶向调控Ezrin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 杨波 李胜泽 马玲 郭苏阳 刘红丽 刘健 邵均均关键词:卵巢癌 增殖 凋亡 埃兹蛋白 子宫颈小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0年 杨波 李胜泽关键词:子宫颈肿瘤 小细胞 自噬抑制剂3-MA联合PI3K/mTOR双重抑制剂NVP-BEZ235促进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P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与自噬抑制剂3-MA对人宫颈癌Si Ha细胞凋亡的协同作用。方法将人宫颈癌Si Ha细胞分别采用P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自噬抑制剂3-MA、NVP-BEZ235联合3-MA进行处理,比较细胞的生存水平、凋亡水平、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人宫颈癌Si Ha细胞经不同浓度的NVP-BEZ235处理1 d后,细胞增殖率下降,而细胞凋亡率升高,且呈现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VP-BEZ235处理呈剂量依赖性地下调Bcl-2表达,同时上调了Bax表达。与对照组相比,3-MA单独处理对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凋亡蛋白表达无显著影响。与NVP-BEZ235组相比,3-MA联合NVP-BEZ235处理导致细胞增殖率下降,细胞凋亡率提高,Bcl-2表达降低,而Bax表达升高。结论3-MA联合NVP-BEZ235可进一步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宫颈癌细胞凋亡。本研究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潜在的联合治疗方案。 郭苏阳 杨波 刘红丽 邵均均 张庆松术前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与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2012年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与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391例行根治性手术的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术前SCCAg水平,并将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SCCAg水平在FIGO分期、肿瘤直径、肌层浸润深度、子宫颈旁有无受侵及淋巴结有无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和脉管有无浸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肿瘤直径(P=0.001 5)和淋巴结转移(P=0.000 1)是影响SCCAg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淋巴结转移比肿瘤直径对SCCAg水平影响更大。在Ⅰb1期,当选择截断值为2.5 ng/ml时,有较好的灵敏度(0.54)和特异度(0.83),Youden指数(0.37)最高,预测效果最佳;而在Ⅰb2和Ⅱa期,当选择截断值为4.5 ng/ml时,有较好的灵敏度(0.55)和特异度(0.79),Youden指数(0.34)最高,预测效果最佳。结论:术前SCCAg水平对评估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价值。在Ⅰb1期和Ⅰb2+Ⅱa期,分别选择截断值为2.5 ng/ml和4.5 ng/ml时,有最佳预测效果。 杨波 郭苏阳 李胜泽关键词:子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淋巴结转移 纳米碳示踪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在腹腔镜下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纳米炭示踪前哨淋巴结(SLN)检测技术在腹腔镜下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病人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双附件+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行纳米炭示踪SLN显影识别,记录黑染的SLN的检测情况,术后将切除的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40例病人中37例共检测出黑染淋巴结142枚,平均3.8枚/人,检出率为92.5%。SLN的检出率在不同注射部位、不同分期、不同肿瘤直径病人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SLN主要分布在髂外淋巴结(32.4%,46/142)和闭孔淋巴结(25.7%,37/142)。纳米炭示踪SLN的敏感度为100%,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腹腔镜下早期子宫内膜癌术中纳米炭示踪SLN技术是可行的,为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及手术范围的选择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郭苏阳 李玉芝 杨波 马珊珊 张庆松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纳米炭 前哨淋巴结 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9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2011年 目的探讨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等。方法通过对2009~2010年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的90例患者行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者随访并行回顾分析。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修复情况。结果宫颈环行电切除术首次治疗成功率为96.7%。平均手术时间为(6.5±1.0)min;平均出血量为(5.0±1.0)ml。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与最后诊断的符合率为82.2%(74/90),90例患者术后1年细胞学检查均转阴性(100%)。结论 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高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CIN诊治方法。 郭苏阳 杨波 刘健关键词:LEEP 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中性粒淋巴细胞比、血小板淋巴细胞比、淋巴单核细胞比在早期宫颈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SII)、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在早期宫颈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22年5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二医院诊断为Ⅰa_(2)-Ⅱa_(2)期初治方法为宫颈癌根治术的196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设为肿瘤组;同期两院子宫颈上皮内高级别病变初治方法为子宫颈锥切术的19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设为癌前组;同期两院体检中心200名体检结果为正常的女性的体检资料,设为健康组。收集所有观察对象术前1周内或体检当天清晨空腹时抽取外周静脉血的血常规结果,记录各自中性粒细胞计数(N)、淋巴细胞计数(L)、单核细胞计数(M)、血小板计数(P),计算NLR、PLR、LMR、SII数值。探讨SII、NLR、PLR、LMR在三组间差异及两两组间差异,对诊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确定其截断(Cut-off)值并评估其诊断效度,进而比较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SII、NLR、PLR数值在肿瘤组高于癌前和健康组;肿瘤组LMR数值低于癌前和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I、NLR、PLR、LMR数值在癌与非癌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评价SII、NLR、PLR、LMR的诊断效度后发现SII(Cut-off值=660.33时,AUC=72.9%,95%CI:0.679~0.778,OR=5.44)和NLR(Cut-off值=1.68时,AUC=0.712,95%CI:0.661~0.763,OR=4.27)的诊断价值可靠,P<0.05,其中SII是最优指标;PLR(Cut-off值=119.87时,AUC=0.654)和LMR(Cut-off值=4.10时,AUC=0.336)的诊断价值较低。NLR与宫颈癌FIGO分期有相关性(P=0.041),SII与FIGO分期、病理级别、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 李莹 张慰 杨波 张兢关键词: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