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利
- 作品数:162 被引量:1,241H指数:19
- 供职机构:韩山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西北师范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食品级槐豆胶的加工工艺及漂白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本文主要研究了食品级槐豆胶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用此工艺加工的槐豆胶纯度高,无臭无味,胶颜色灰白至白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增粘性。此工艺对胶的粘度及与黄原胶的协效性影响较小。红外光谱测定表明,用此工艺加工的槐豆胶,其分子结构未发生变化。
- 杨永利白玉华
- 关键词:半乳甘露聚糖漂白
- 热水溶胡卢巴胶的流变性研究被引量:7
- 1999年
- 主要对胡卢巴胶 (热水溶部分 )的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浓度、剪切力、加热时间、p H、冻融等变化与胡卢巴胶的粘度有较大的关系。胡卢巴胶具有较高的粘度 ,当浓度达到1 %时 ,其粘度为 92 0 mpa· s- 1。胡卢巴胶溶液为非牛顿流体 ;小于 1 h加热 ,可使其粘度增高。胡卢巴胶溶液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较为稳定。冻融处理可使胡卢巴胶溶液粘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胡卢巴胶与卡拉胶有一定协效性 ,但其协效性较低。
- 郭守军杨永利张继孙坤姚健
- 关键词:流变性半乳甘露聚糖
- 一种天然物质保肝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天然物质葡萄酒工业废渣作原料,从中制取保肝制剂及其方法,经过提取、分离、纯化得到含有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棕榈烯酸、棕榈二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花生烯酸、类V<Sub>E</S...
- 张继侯天德王云普程昉姚健马君义曾家豫黄爱仑杨永利张伟吴依茜
- 文献传递
- 龙须菜多糖的流变性研究被引量:17
- 2009年
- 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龙须菜多糖的黏度变化,对龙须菜多糖的流变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龙须菜多糖溶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龙须菜多糖溶液为"非牛顿流体";溶液的黏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溶液浓度达到0.6%时成凝胶;在酸、碱溶液中非常稳定;具有良好的耐盐稳定性和抗降解性能;冻融变化使龙须菜多糖的黏度有所增加;苯甲酸钠、微波和超声波处理等对龙须菜多糖溶液的黏度有一定的影响。
- 郭守军杨永利林杜鑫
- 关键词:龙须菜多糖流变性
- 内折香茶菜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
- 2024年
- 用酶解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对内折香茶菜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折香茶菜属于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52,基数为26;核型公式为K(2n)=52=28m+24sm,全组染色体总长为1.05μm,长臂总长为0.616μm.内折香茶菜的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1.36%,其核型类型属于Stebbins核型分类中的“2B”类型.
- 杨东娟陈艺琳苏晓芳冼钰妍冯艳冰李瑶瑶杨永利
- 关键词:染色体数目核型分析
- 广东省3种常见卷柏属植物比较鉴别研究
- 2025年
- [目的]建立3种卷柏属药材(翠云草、石上柏、卷柏)的形态、显微鉴别的方法。[方法]通过植物性状鉴别法、显微鉴别法、粉末鉴别法对以上3种卷柏属药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3种药材均有稳定且可区分的性状特征及各种显微特征,其中性状鉴别法的主要特征为植株的茎、叶、孢子叶穗,显微鉴别法的主要特征为茎中段及侧叶的横切面,粉末鉴别法的主要特征为孢子、气孔、管状分子的类型。[结论]研究结果为3种卷柏属药材的应用提供了鉴别依据,并说明比较鉴别是中药鉴定中重要的、可行的方法。
- 杨永利张小燕杨东娟庄玉欣苏成伟郭守军
- 关键词:卷柏属翠云草石上柏卷柏
- 龙须菜多糖复合涂膜保鲜剂对杨梅贮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1年
- 以龙须菜多糖为涂膜基质,CaCl2、甘油为成膜助剂,配制成复合涂膜保鲜剂,研究了常温(28~32℃,相对湿度68%~86%)下该复合涂膜保鲜剂对杨梅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经龙须菜多糖复合涂膜保鲜剂涂膜贮藏的杨梅与对照组相比,果实裂果率、霉烂率、失重率明显降低,抑制了果实的呼吸速率;有机酸、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转化、流失的速度减慢,有效地降低MDA、花青素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升高,使PPO、POD、PAL酶活性处于较低的水平,延缓了果实的衰老,从而延长了其货架期。
- 郭守军叶文斌杨永利叶贤威李玲黄关明
- 关键词:杨梅复合涂膜保鲜剂贮藏品质
- 乌拉尔甘草根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简报)被引量:9
- 2006年
-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乌拉尔甘草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50个峰,并且确认了所含的全部化合物,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乌拉尔甘草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主要为:2-甲基庚烷(14.70%);3-甲基庚烷(12.22%);庚烷(7.73%);3-甲基己烷(6.61%);辛烷(6.12%);2,3-二甲基戊烷(6.04%);2,4-二甲基己烷(5.82%)。3-乙基戊烷(4.99%);2-甲基己烷(4.47%);甲基-环己烷(3.88%);2,3-二甲基己烷(3.53%)。上述11种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76.11%。首次报道了乌拉尔甘草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马君义张继王一峰姚健杨永利
- 关键词:乌拉尔甘草挥发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校企联合协同育人:培养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凯普生物班”办学实践与思考
- 校企联合办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双方优势,更好的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韩山师范学院与广东凯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办学,成立“凯普生物班”,为企业定制培养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并就...
- 杨永利郭守军杨东娟蔡雨琼蔡舜霞丁淑媛
- 蜈蚣藻多糖的提取及其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分别采用碱处理水提法和KCl分级提取蜈蚣藻多糖,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蜈蚣藻多糖中3,6-内醚半乳糖、D-半乳糖、硫酸根及其总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粗多糖KCl分级为不溶胶多糖和可溶胶多糖,不溶胶多糖占0.68%,可溶胶多糖占86.25%;不溶胶多糖中硫酸根含量、总糖含量、3,6-内醚半乳糖含量和D-半乳糖含量分别为17.94%、21.27%、29.97%和20.65%,可溶胶多糖中硫酸根含量、总糖含量、3,6-内醚半乳糖含量和D-半乳糖含量分别为29.24%、53.76%、53.70%和32.78%。碱处理后多糖中硫酸根含量降低,3,6-内醚半乳糖含量增加,总糖含量无显著变化。体外细胞毒性测试结果表明,蜈蚣藻多糖对癌细胞株ECA-109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杨东娟杨永利王忠合郭守军刘伟明钟伟浩饶佩云
- 关键词:多糖理化特性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