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梅
-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北辰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北辰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胎盘生长因子与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超声血流参数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究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与晚发型子痫前期(LOPE)患者超声血流参数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152例LOP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PLGF水平,按照四分位法将患者分为P1组(<12.00 ng/L)、P2组(12.00~56.73 ng/L)、P3组(>56.73~89.41 ng/L)和P4组(>89.41 ng/L),每组38例。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S)/舒张末期流速(D),不良妊娠结局情况;线性回归分析PLGF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分层交互分析LOPE病情程度对PLGF与超声血流参数之间关系的影响;多因素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PLGF水平与LOP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舒张压、24 h尿蛋白、PI、RI、S/D随着PLGF水平升高均依次降低(P<0.05),P1组重度LOPE比例、收缩压明显高于其余组(P<0.05),上述指标均是PLGF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分层交互检验分析结果显示,LOPE病情程度不会影响PLGF与超声血流参数间的关系;不同PLGF水平患者间HELLP综合征、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组早产发生率均高于其余组,其余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均高于P3组和P4组;校正混杂协变量前后,PLGF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均存在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 血清PLGF水平影响LOPE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及不良妊娠结局。
- 刘桂莹刘立志杨宗梅
- 关键词:胎盘生长因子多普勒子宫动脉
- 剖宫产率升高原因探讨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及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至2005年间住院分娩产妇11 921人次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剖宫产率一直呈快速上升趋势。上升原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医源性原因。过度剖宫产并不降低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死亡率的发生。结论:科学严密的产程监护才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死亡的关键所在。剖宫产应有循证医学指征。
- 杨宗梅谢桂芝张缝丽付宏
- 关键词: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社会因素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差异表达基因及其生物学功能、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检索基因表达谱数据库(GEO)并筛选GDM相关基因表达谱数据集,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19年6月,检索条件为“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物种选择“human”。应用GEO在线分析功能GEO2R分析GDM和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条件为|Log10FC|>1且P<0.05。同时选取多个芯片数据中共差异表达基因,用基因本体论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进行分析,采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数据库分析筛查出的差异表达基因编码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应用cytohubba软件筛选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并进行鉴定及聚类分析。结果选取了2个GDM相关基因表达数据集GSE51546和GSE87295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共差异表达基因7个(CD34、TACSTD2、LDB2、CLDN5、NTN4、COLEC12、IGFBP6)。7个共差异表达基因分子功能主要为细胞外蛋白结合、层黏连蛋白结合、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结合等;生物学过程主要富集于细胞迁移、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和细胞黏附等。上述基因编码蛋白主要定位于层黏连蛋白复合体、细胞外基质和基质膜等。信号通路富集于PI3K-AKT信号通路、糖代谢信号通路、神经系胰岛素抵抗相关信号通路等。PPI相作用网络富集明显(P<0.05),INS、IGF1、IGF2、IGFBP3、IGF1R为PPI网络中的关键基因。结论GDM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有CD34、TACSTD2、LDB2、CLDN5、NTN4、COLEC12、IGFBP6,其主要分子功能为胰岛素生长因子调节剂,可能通过糖和胰岛素代谢通路参与GDM的发生发展。
- 尹志芳李玉茹杨宗梅刘红郝春霞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学
- 孕期规范化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产妇母婴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孕期规范化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高危孕妇GDM发生率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诊治的GDM高危产妇158例为试验组,同时回顾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未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孕产妇144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孕期检查,试验组进行孕期规范化管理(包括:健康教育、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指导运动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依据GDM病情轻重程度进行有效的分层管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孕期及分娩后3个月GDM发生率有无差异;同时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包括:巨大儿、羊水过多、宫内死胎、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剖宫产率、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病率)有无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孕妇GDM发生率分别为17.4%和40.5%,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羊水过多发生率、妊高征发生率及胎膜早破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规范化管理可显著降低GMD发生率,同时降低围产期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风险。
- 尹志芳李玉茹杨宗梅刘红郝春霞
- 关键词:孕期GDM
- 末稍微量血糖GDM筛查516例分析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糖筛查试验异常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50g糖筛查异常而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即单纯糖筛查异常108例列为观察组 ,50g糖筛查正常者402例列为对照组 ,对照观察两组的母儿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母儿并发症 :羊水过多、感染、手术产、巨大儿、新生儿重度窒息、病理性黄疸发生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单纯糖筛查异常者应予监测及治疗 ,以改善母儿预后。
- 张碧藻何荣惠牟银仙杨宗梅杨一燕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GDM糖筛查并发症预后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4例临床分析
- 2009年
- 目的:总结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2008年收治4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经过酷似重症肝炎,妊娠晚期发病,短期内凝血因子缺乏、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病例死亡3例,出生5个新生儿存活4个。结论:早期诊断,最大限度纠正凝血功能,尽早终止妊娠可显著改善母婴结局。
- 杨宗梅赵晓霞
- 关键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凝血功能多器官功能衰竭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的处理(附8例)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的临床情况及处理。方法:分析经治的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患者的临床表现、处理及结局。结果: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患者经过合理抗凝,适时剖宫产分娩,母婴平安出院。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患者应予重视,合理抗凝、密切监护,以保证患者在孕期和分娩期的安全。
- 张碧藻付宏赵晓霞杨宗梅
-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妊娠抗凝
- 两种不同体位纠正持续性枕后位对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1
- 2014年
-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体位纠正持续性枕后位对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持续性枕后位产妇135例,随机分为实验A组,实验B组及对照组,实验A组先行同侧俯卧位待产,后行对侧卧位,实验B组先行对侧俯卧位待产,后行同侧卧位,对照组为仰卧位为主的自由卧位待产。结果:实验A组及B组胎位纠正率及顺产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但实验A组及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A组及B组满意率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但产后2 h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同侧卧位后转对侧卧位还是对侧卧位后转同侧卧位均效果显著,可有效纠正胎位,提高自然分娩率。
- 尹志芳杨宗梅
- 关键词:枕后位体位纠正自然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