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娟

作品数:13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调解
  • 3篇性知识
  • 3篇知识
  • 3篇实践性知识
  • 3篇司法
  • 3篇基础课
  • 3篇教学
  • 2篇实证
  • 2篇实证分析
  • 2篇诉讼
  • 2篇图书
  • 2篇图书馆
  • 2篇图书馆法
  • 2篇纠纷
  • 2篇纠纷解决
  • 2篇教师
  • 2篇教学经验
  • 2篇法律
  • 2篇法院
  • 2篇大调解

机构

  • 13篇淮北师范大学
  • 4篇中央财经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杨娟
  • 9篇刘澍

传媒

  • 3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图书馆
  • 1篇政治与法律
  • 1篇图书馆论坛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理论视野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兵团教育学院...
  • 1篇安徽职业技术...
  • 1篇西部法学评论
  • 1篇临沂大学学报

年份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变迁语境下传统调解机制改造的未来向度被引量:1
2013年
现存有关传统调解之理论大都局限于某个历史时段,带有某些局限性。实际上,明清以来,调解机制在我国的演变始终受制于社会结构。放眼全球,现代的中国和西方同处在共时性和历时性的世界结构之中。改造传统调解以适应法治的未来任务就是根据社会结构与时代特征来重新定位。具体说来就是将其置于司法中心主义框架性结构之内,并协调其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关系,共同服务于纠纷的法律治理。
杨娟
关键词:传统调解法院调解纠纷解决社会变迁
幼儿教师与在园幼儿法律关系之法理重塑被引量:2
2017年
幼儿教师与在园幼儿的法律关系分别在教育学理论和法学理论上存在诸多争议。这些争议虽然有益,但大都难以自圆其说。文章主张将幼儿教师与在园幼儿法律关系定性为施惠型社会行政法律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从法理、法律体系、法律关系内涵等角度进行理论重塑。
杨娟刘澍
关键词:幼儿教师在园幼儿法律关系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强制性规范的注入及其风险消解——以“大调解”格局下的人民调解为例
2012年
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注入强制性规范以提振该机制的适用率与纠纷解决成功率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在"大调解"格局下,以人民调解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已经富含诸多隐性的强制性规范。与其放任这些规范隐形发生作用,还不如明文认可它,并通过谨慎的理念与相应的程序保障机制来消解其带来的风险。
杨娟
关键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强制性规范人民调解司法中心主义
论舆论风险管理与法院司法抉择——基于57件“中国十大案件”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在舆论与法院司法之关系问题上,学术界内存在着多重见解,意见难以调和。当前,我国法院司法面临舆论责难则已成为事实。为进一步探明舆论风险与司法实情,文章选择近6年来的"中国十大案件"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涉权、涉官刑事案件为舆论关注焦点;舆论倾向呈现出朝原告"一边倒"的态势;舆论对法院审判工作构成重要影响,司法公信力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探究舆论风险之原因,在宏观上,来源于社会转型期内各种利益分配的失衡;在微观上,来源于法院司法权与司法能力的不足。在宏观环境无法扭转的背景下,我国法院应当在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智性司法来化解舆情风险。
刘澍杨娟
关键词:司法司法公信力交往行为理论
论公共图书馆治理模式的立法预设——基于内源发展的远眺被引量:8
2017年
中央政策和管理实务明确我国公共图书馆适合引入治理理论。相较于合作治理、社会自治,参与治理模式更契合国情。《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的立法预设距离参与治理模式的可操作性仍存在距离,有必要在设置主体与出资制度、管理主体与管理模式两方面进行修正。
杨娟刘澍
关键词:内源发展公共图书馆法
论民事诉讼中检法关系的重塑——以民事检察监督为视点被引量:2
2017年
在民事检察监督领域检法两家冲突频仍,学术界也产生了长期的理论争论。但迄今为止,检法关系依然不畅。就其原因,主要是检法两方在权力、利益和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广泛的冲突。由于检法冲突弊大于利,从而妥善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异常重要。从立法、机制与利益三个方面协调检法关系可以达到削弱或消解冲突的目的。
杨娟刘澍
关键词:民事诉讼检法关系民事检察监督
超越方法:生成性教学视域下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本土化培育被引量:4
2015年
生成性教学论与教师实践性知识论存在诸多的理论交融点。在生成性教学视域下,教师实践性知识更应当被解读为个体经验知识。然而,国内对生成性教学论的过度吹捧,对预成式教学论的过度贬低,使得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育面临理论与实践上的巨大风险。与此不相适应的是,预成式教学论早已转化为我国教学领域中的本土资源。因此,我国应以预成式教学论为基础,以生成性教学论为添加剂来改善高校教师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培育,并结合该本土资源推进教师缄默知识从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刘澍杨娟
关键词:生成性教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基础课
列宁党内监督思想对我国党法关系的启示
2014年
构建良性运行的党法关系是我国未来政治体制改革的愿景。列宁党内监督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以党内民主克服权力过度集中之弊端;以党内监督机制制约党内权力;以法律监督机关确保国家法制统一和强化监督。我国未来的改革应当吸收列宁党内监督思想的内核,结合国情,作宏观与微观上的架构。
杨娟
关键词:列宁党内监督党法关系权力制约党内民主
论教学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与提升途径——以基础课团队教学经验互换为考察对象
2013年
基础课教学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起源于教师的长期经验积累,其提升动能取决于内外激励机制的力度。从具体教学经验互换之实践来考察,我国在这一方面已经面临诸多问题。教师需求、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等无法与实践需要相配套。破除此种困境的路径在于,以利益分配适度倾斜和国家专项投入为外在动力,以全国范围内教学经验互换机制为平台,激励基础课教师教学实践性知识的不断生成与提升。
杨娟刘澍
关键词:基础课实践性知识教学团队
经验移植:教学实践性知识生成过程中的意向性觉知——以基础课教学为观察对象被引量:5
2013年
教学经验移植是生成教学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国内对于教学经验移植的认识多停留在指称论层面,没有注意到其本质上是在教学工具理性支配下的一种意向性觉知。在基础课教学经验移植中,选择移植对象要遵循规范性,并以融合创新的方式实现移植对象的个体内化。具体而言,移植者要通过教学主体(师-师、师-生)之间的日常性交往沟通,将被移植的教学经验内化为自己的个体性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成功运用,整个移植过程才能算真正完成。
刘澍杨娟
关键词:教学经验实践性知识基础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