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野
- 作品数:3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思考
- 2019年
- 浙江城乡结构的主要矛盾是市民“村民化”的向往、农民市民化的趋势以及农民产权户口化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则是破解矛盾的关键环节.土地是财富之母、农业之本、农民之根。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生产关系安排,是一切制度中最为基础的制度。浙江正处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起点。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成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任务,而宅基地制度改革则是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
- 杨博野
-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农民市民化城乡结构土地制度产权制度
- 浙江腐败排序真的高吗?
- 2014年
- 网上近日热传一份备省份区域腐败排行榜,浙江居第三。大学联系实际展开反腐研究,正面指出浙江问题,需要认真对待。不过这一排序分析,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商榷。按笔者分析,浙江近年腐败排序并不高。
- 杨博野
- 关键词:排序腐败排行榜
- 基于IS-LM-PC模型的浙江省三大需求和两大指标分析
- 2019年
- 基于最新的IS-LM-PC模型,对浙江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和地区生产总值、物价两大指标发生趋势性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浙江经济需求侧和供给侧分别受到企业预期、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外汇市场、外贸市场、税收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不同外生变量冲击,预期影响和政策叠加效应明显。建议政府既要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关系,把握好政策实施节奏和力度,也要加强市场对于政策的反应分析,做好政策出台对市场的叠加效应评估,善于引导预期。
- 杨博野
-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浙江经济IS-LM模型
- 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对浙江的若干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3月30日,《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发布,希冀通过优化要素配置效率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稳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意见》的第一条重点任务,将对浙江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土地利用效益有重要的借鉴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背景浙江人多地少,是经济大省,又是土地资源小省。
- 杨博野
- 关键词:市场化配置要素配置效率土地利用效益要素市场化政府治理能力
- 出口企业做大“奶酪”
- 2013年
- 规避汇率风险,是出口企业做大奶酪的重要环节。而规避汇率风险最根本的,是通过转型升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 杨博野
- 关键词:闭门器汇率风险人民币升值奶酪乳制品企业企业管理
- “五化协同”推动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被引量:2
- 2021年
- 发挥山区六大优势、正视四个问题、着力“五化协同”,走好小县大城向名县美城转型的道路,补齐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区域短板。近期,党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光荣使命。山区26县作为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起步慢、增速缓,是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需着重关注的区域。应发挥山区六大优势、正视四个问题、着力“五化协同”,走好小县大城向名县美城转型的道路,补齐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区域短板,推进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 李求栋钱陈杨博野
- 关键词:共同富裕经济欠发达地区示范区跨越式短板
- 三问“稳投资”被引量:1
- 2018年
- “稳投资”已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稳投资”主要就是为了“稳增长”。浙江当前的投资形势是稳中有进,而“稳预期”是“稳投资”的关键抓手。要进一步保护和激励民营资本投资,有效激励民间资本回归实体经济,进入垄断行业,政府传统投资领域;要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投向,引导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扶贫攻坚等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
- 杨博野
- 关键词:经济工作资本投资实体经济民间资本垄断行业
- 对当前一组经济数据的不同解读
- 2016年
- 目前,浙江上半年经济数据陆续发布。笔者在梳理和分析数据横纵向之间的逻辑关系、揭示数据背后的真实状况时,发现浙江经济运行三大亮点、两点隐陇和一个疑惑。兼听则明,本文试图展现对浙江经济的不同维度解读,供读者参考。
- 杨博野
- 关键词:经济数据浙江经济逻辑关系经济运行
- 浙江经济的三大趋势和两大挑战
- 2016年
- G20杭州峰会取得圆满成功,不只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也向世界展示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浙江实践,彰显了“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
- 杨博野吕淼
- 关键词:浙江经济八八战略服务力全球治理杠杆率
- 服务业存在“价格幻觉”吗
- 2018年
- 近日某智库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中国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存在“价格幻觉”成分的观点。其认为,当前服务业占比上升、第二产业占比下降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源于2012-2015年工业品价格大跌,而服务业价格降幅有限,导致二、三产业的GDP平减指数呈现出巨大差异。在剔除价格因素后,近年来除了第一产业占比下降之外,中国产业结构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其中,第二产业占比由1996年的40.2%稳步上升至2016年的46.7%,同期第三产业从38.
- 杨博野
- 关键词:工业品价格服务业幻觉GDP平减指数第三产业价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