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倩

作品数:18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视网膜
  • 6篇网膜
  • 5篇血管
  • 5篇视网膜病
  • 5篇视网膜病变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5篇病变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3篇新生血管
  • 3篇视力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小梁
  • 3篇小梁切除
  • 3篇小梁切除术
  • 3篇内皮
  • 3篇儿童

机构

  • 15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天津市北辰医...

作者

  • 15篇杨倩
  • 6篇宋森
  • 6篇冯丽
  • 6篇刘媛
  • 4篇李世强
  • 4篇李威威
  • 2篇张海江
  • 2篇李洁
  • 1篇周伟娜
  • 1篇程亚辉
  • 1篇田洁
  • 1篇肖博文

传媒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年份

  • 4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麻醉方式下小梁切除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血清PEDF和VEGF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 探究不同麻醉方式下(球周麻醉与单纯表面麻醉)小梁切除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行小梁切除术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球周麻醉组与表面麻醉组,各48例。球周麻醉组采用球周麻醉后进行小梁切除术,表面麻醉组于单纯表面麻醉后进行小梁切除术。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麻醉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新生血管消退时间、术前与术后7 d血清白介素-6(IL-6)、PEDF、VEGF水平及眼压,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6,P>0.05);球周麻醉组新生血管消退时间短于表面麻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83,P<0.05);术后7 d,两组IL-6、VEGF水平及眼压均降低,且球周麻醉组低于表面麻醉组,PEDF水平均升高,且球周麻醉组高于表面麻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184、4.353、5.293、4.929,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4,P>0.05)。结论 球周麻醉与单纯表面麻醉下小梁切除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相当,球周麻醉更能降低眼压,平衡机体血管生成促进/抑制因子水平。
田洁杨倩李春擎周伟娜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球周麻醉
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评价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42例42眼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治疗NVG的患者。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出血、虹膜新生血管及滤过情况。结果: 术后6~12mo,34例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6例症状缓解,加用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治疗后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结论: 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治疗NVG疗效理想。
岳钟宋森冯丽杨倩李威威
关键词:青光眼新生血管小梁切除术羊膜
影响弱视儿童视力恢复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对影响弱视儿童视力恢复的多个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确诊为弱视并治疗满三年的600例3-12岁弱视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在600例弱视患儿中3-5岁患儿治愈率为64.5%,6-8岁患儿治愈率为74.6%,9-12岁患儿治愈率为42.1%;轻度、中度、重度弱视治愈率分别为86.7%、59.3%、31.1%;屈光参差性、屈光不正性、斜视性弱视治愈率分别为69.6%、67.3%、48.4%;依从性好者、一般者、差者治愈率分别为79.3%、67.0%、29.4%;中心注视者治愈率明显高于旁中心注视者,无家族史者治愈率明显高于有弱视家族史者,父母文化程度越高患儿弱视治愈率越高,县城及城市的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农村的患儿。结论影响弱视儿童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弱视程度、依从性、年龄、注视性质、弱视类型。
冯丽李洁张海江岳钟李世强杨倩宋森
关键词:弱视治愈率依从性年龄
23G和25G玻璃体切除术后对PDR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变化及炎症反应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6
2021年
目的探究23G和25G玻璃体切除术后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变化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眼科接受玻璃体切除术的497例(497只眼)PD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观察组(25G玻璃体切除术,256例)和对照组(23G玻璃体切除术,24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T0)、术后3 d(T1)、术后7 d(T2)、术后14 d(T3)、术后30 d(T4)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 I试验(SIT)值,以及术后1 d炎症反应情况。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点效应、组间效应、时点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均会对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BUT、SIT水平造成显著影响(P<0.05)。T1、T2、T3、T4时刻观察组较对照组CFS评分显著低(P<0.05);T2、T3时刻两组CFS评分显著升高(P<0.05),T4时刻观察组CFS评分基本恢复正常,而对照组CFS评分仍显著高于术前(P<0.05)。T1、T2、T3、T4时刻观察组较对照组BUT显著长、SIT显著短(P<0.05);T2、T3时刻两组患者BUT显著降低,SIT显著升高,T4时刻观察组BUT、SIT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BUT显著短于术前,SIT显著长于术前(P<0.05)。观察组(50只眼,19.53%)和对照组(49只眼,20.33%)患者术后1 d炎症>2分的眼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25G玻璃体切除术较23G玻璃体切除术对PDR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较浅,泪膜稳定性较强,炎症反应无明显差异。
刘媛杜鹃杨倩
关键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变化炎症反应
小梁切除联合巩膜条反折术治疗NVG的疗效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反折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48例48眼小梁切除联合巩膜条反折进入前房引流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病例。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前房、出血、虹膜新生血管及滤过情况。结果:术后6~12mo,40例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6例症状缓解,加用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治疗后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巩膜条反折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理想。
岳钟宋森冯丽李世强杨倩孙奕璇
关键词:新生血管小梁切除术巩膜
妊娠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miR-200c-3p、 miR-20b-5p表达水平及检测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miR-200c-3p、miR-20b-5p水平变化及检测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80例(GDM组)和DR孕妇75例(DR组),正常妊娠期女性95例(对照组)。采用qRT-PCR法对受试者血清miR-200c-3p、miR-20b-5p水平进行测定,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受试者低密度脂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进行测定,采用血糖检测仪对受试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进行测定。结果:GDM组、DR组患者FPG、2 hPG、LDL-C、TG、TC、miR-200c-3p、miR-20b-5p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DR组患者FPG、2 hPG、LDL-C、TG、TC、miR-200c-3p、miR-20b-5p值显著高于GDM组(均P<0.05);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DR组患者miR-200c-3p、miR-20b-5p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预后不良组DR患者FPG、2 hPG、LDL-C、TG、TC、miR-200c-3p、miR-20b-5p值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iR-200c-3p、miR-20b-5p水平升高为DR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iR-200c-3p、miR-20b-5p、两者联合诊断DR患者不良预后曲线下面积(AUC)为0.927(95%CI:0.843~0.974)、0.848(95%CI:0.746~0.920)、0.985(95%CI:0.924~0.999)。结论:DR患者血清miR-200c-3p、miR-20b-5p水平升高,对DR不良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李威威杨倩常瑚宋森李世强程亚辉岳钟冯丽肖博文
VE-cadherin、CD3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 探究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DR患者86例,依据其病变严重度分为非增生型组42例和增生型组44例,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40名为对照组。比较非增生型组、增生型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非增生型组与增生型组血清VE-cadherin与CD31表达水平差异,分析VE-cadherin与CD31表达水平与DR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分析法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VE-cadherin与CD31表达水平对于增生型DR的诊断价值。结果 非增生型组、增生型组和对照组在MAP、FPG、HbA1c、TC、TAG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增生型组和增生型组在糖尿病病程、MAP、TC、TAG及L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增生型组患者VE-cadherin表达水平高于增生型组,CD31表达水平低于增生型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DR患者VE-cadherin表达水平与糖尿病病程、MAP、TC、TAG呈负相关(P<0.05),与LDL-C正相关(P<0.05),CD31表达水平与糖尿病病程、MAP、TC、TAG呈正相关(P<0.05),与LDL-C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方程显示,糖尿病病程、MAP、TC、TAG、LDL-C、VE-cadherin及CD31水平是DR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VE-cadherin与CD31值评估增生型DR的AUC分别为0.812和0.828,联合评估AUC为0.874,敏感度为0.932,特异度为0.714。结论 DR患者血清VE-cadherin表达水平随疾病发展而降低,CD31表达水平随疾病发展而提升,二指标对DR发展进程有一定诊断价值。
杜鹃刘媛杨倩常瑚高鸽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管内皮钙黏蛋白
影响弱视儿童视力恢复的多因素分析
冯丽李洁岳钟张海江李世强杨倩宋森
弱视治疗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大量的调查研究结果证实弱视治疗的效果与弱视类型、弱视程度、初治年龄等多项因素有关。该课题在对上述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患儿居住地、家族史、注视性质、家长文化程度等多项影响因素,极大地丰富了儿...
关键词:
关键词:弱视治疗流行病学调查
SMILE与ICL植入术治疗伴低度散光的高度近视患者的疗效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治疗伴低度散光的高度近视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视觉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01/2022-01我院收治伴低度散光的高度近视患者80例159眼,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SMILE组46例91眼和ICL植入组34例68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6 mo等效球镜、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角膜高阶像差、光学质量指标(SR)及有效性、安全性指数,统计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6 mo等效球镜、UCVA及BCVA均较术前提高(均P<0.05)。术后6 mo,两组患者UCVA、BCVA、等效球镜、有效性指数、安全性指数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SMILE组患者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垂直彗差和水平彗差的均方根值均高于ICL植入组,术后3、6 mo ICL植入组SR高于SMILE组(均P<0.05)。结论:SMILE和ICL植入术治疗伴低度散光的高度近视患者的手术效果良好,术后患者均能获得较好的术后视力和客观视觉质量,相比于SMILE,ICL植入术术后视觉质量更好。
李青杨倩岳钟郭敬云
牛磺熊去氧胆酸通过TGF-β1/Smad3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TUDCA)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Smad家族成员3(Smad family member 3)信号通路对高糖(high glucose,HG)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伤的影响。方法以HUVECs细胞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Control组(正常培养)、HG组(50 mmol/L HG诱导细胞24 h)、L-TUDCA、M-TUDCA、H-TUDCA组(在HG诱导的基础上添加1、10、100μmol/L的TUDCA)、TUDCA+SRI-011381组(在H-TUDCA组的基础上添加10μmol/L SRI-011381);MTT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处理24 h的HUVECs增殖;划痕实验检测处理24 h的HUVECs迁移;流式细胞仪检测处理24 h的HUVECs细胞凋亡;WB检测处理24 h的HUVECs中内皮细胞标记分子(VE-cadherin、CD31)、间质细胞标记分子(FSP-1、α-SMA)和TGF-β1/Smad3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HG组存活率、克隆数、划痕愈合率、VE-cadherin、CD31蛋白表达降低,凋亡率、FSP-1、α-SMA、TGF-β1、Smad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HG组比较,L-TUDCA组、M-TUDCA组、H-TUDCA组存活率、克隆数、划痕愈合率、VE-cadherin、CD31蛋白表达升高,凋亡率、FSP-1、α-SMA、TGF-β1、Smad3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H-TUDCA组比较,TUDCA+SRI-011381组存活率、克隆数、划痕愈合率、VE-cadherin、CD31蛋白表达降低,凋亡率、FSP-1、α-SMA、TGF-β1、Smad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TUDCA可以抑制HG诱导的HUVECs损伤,其机制可能是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实现的。
杜鹃刘媛杨倩常瑚高歌
关键词:牛磺熊去氧胆酸转化生长因子-ΒSMAD高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