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秀琴
- 作品数:39 被引量:117H指数:5
- 供职机构:周口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介入联合CT导向下放化疗粒子植入治疗瘤体直径大于5cm的非小细胞肺癌
- 本文介绍了某院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开展的血管介入联合CT导向下放化疗粒子植入治疗瘤体直径大于5cm的非小细胞肺癌15例,取得满意效果。
- 温平贵杜秀琴孙勇杨敏
- 关键词:CT导向血管介入肺癌
- 文献传递
-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方法:对60例患者进行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回顾性心电门控、0.5s螺旋扫描、segment重建算法和静脉注射对比剂),在AW4.2工作站上,采用VR、MIP、CPR、MPR、CTVE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冠状动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除1例冠状动脉显示不佳影响诊断外,其余顺利完成检查并对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显示良好,达到诊断要求.结论:心率平稳,控制在50~70次/分之间,选择正确的造影方法及恰当的扫描参数,MSCTCA作为冠心病的一种无创的新的筛选手段能够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 韩静温平贵杜秀琴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管造影术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经DSA或手术证实的颅内动脉瘤62例,所有病例均行MSCTA检查,分析患者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资料,比较MSCTA与DSA或手术的符合情况。结果 MSCTA准确诊断63个动脉瘤,漏诊3个,其诊断敏感性为95.45%,特异性为100%;MSCTA可准确评价动脉瘤的大小、位置、瘤颈、载瘤动脉与周围临近动脉和组织间的解剖关系。结论 MSCTA是一种安全、无创的颅内动脉瘤影像学诊断技术,可作为患者手术及介入治疗动脉瘤前常规诊断方法。
- 杜秀琴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造影X线计算机
- 18G抽吸针在肺部疾病中的治疗价值
- 目的 探讨18G活检抽吸针在肺部疾病中的介入治疗价值。方法 在CT导向下,确定病变的穿刺点、穿刺角度和深度,在局麻下进行穿刺,根据抽出物性质或病理结果分别注入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靶向治疗性病例91例,肺囊肿硬化治疗...
- 孙勇杜秀琴温平贵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针吸囊性病灶介入治疗
- CT引导下活检联合靶向治疗对肺部炎性病变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活检联合靶向治疗在肺部炎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6例经活检确诊但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的肺部炎性病变患者,再次行CT引导下活检联合靶向治疗,分析CT靶向治疗效果,并进一步提高活检的阳性率。结果 26例中,有21例检查结果与初诊结果一致,治疗后复查显示,16例治愈或好转,3例无明显变化,2例进展;5例诊断结果与初诊不相符,其中,合并肺腺癌2例,小细胞肺癌1例,肺真菌感染2例。并发症为少量气胸2例,少量咯血3例,没有发生致命性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活检联合靶向治疗对临床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肺部炎性病变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孙勇杨敏高剑波周志刚杜秀琴宋艳芳温平贵范庆忠
- 关键词:肺活检术体层摄影术针吸气胸介入治疗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胆管癌(eholangiocatrcinoma,CCA)足指发生在肝外胆管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比较固难,预后较差,死亡率高,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CT检查是该病诊断和术前评估的重要手段。
- 郭勇温平贵杜秀琴王峰
- 关键词:胆管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肺部结核瘤的CT诊断97例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进一步研究肺部结核瘤CT征象,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97例临床随访和病理证实的肺部结核瘤均进行了螺旋平扫,其中52例加做了高分辨CT(HRCT),65例做了增强薄层扫描,对本组所有病例的各种CT征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经临床治疗随访(超过2年)证实48例,经皮肺穿病理证实31例,手术病理证实18例(术前均误诊为周围型肺癌)。结论CT诊断结核瘤仍是目前最好的影像学方法,HRCT对肺内孤立结节各种CT征象的观察更具优越性,增强薄层扫描对肺部结核瘤的诊断很有意义。
- 杜秀琴王峰郭勇郭富强温平贵
- 关键词:结核瘤肺部CT诊断CT征象HRCT薄层扫描
- 高脂血症的预防与治疗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寻找机关工作人员防治高脂血症的有效途径。方法用中西医学理论从内外环境寻找病因。结果情绪紧张、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合理、缺少运动是机关工作人员高脂血症的致病原因。结论采取三级防治措施是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手段。
- 杜秀琴梁旭燕
- 关键词:高脂血症病因
- 18G活检抽吸针在肺部疾病中的治疗价值
- 2013年
- 目的探讨18 G活检抽吸针在肺部疾病中的介入治疗价值。方法在CT导向下,确定病变的穿刺点、穿刺角度和深度,在局麻下进行穿刺,根据抽出物性质或病理结果分别注入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靶向治疗性病例91例,肺囊肿硬化治疗患者12例,包裹性积液及脓胸9例,慢性炎症及肺脓肿靶向治疗32例,肺结核靶向治疗12例,肺癌疗效判定并靶向治疗26例。并发气胸6例,占6.6%(6/91),其中1例作微创性胸腔闭式引流;少量咯血3例,占3.3%(3/91),没有发现致命性并发症。结论使用18 G活检抽吸针对肺部疾病的治疗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孙勇杨敏高剑波杜秀琴温平贵宋艳芳韩静蒿景龙
- 关键词:针吸囊性病灶介入治疗
- 全腹部多层螺旋CT扫描对肠系膜扭转、肠扭转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总结小肠系膜扭转、肠扭转的多层螺旋CT征象,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对63例术前CT诊断为肠系膜扭转、肠扭转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病例进行全腹部扫描,1.25mm薄层重建,主要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结合窗宽技术进行动态连续观察,并将CT扫描诊断结果与手术所见进行比较。结果:63例经CT确诊的患者中,58例肠系膜扭转、肠扭转合并肠梗阻经手术确诊,CT诊断与手术确诊符合率为100%,5例为单纯系膜扭转、肠缺血。主要征象有肠系膜血管的"旋涡征"(显示率100%),肠管的"鸟嘴征"(35/63),全部病例均显示不同程度肠系膜增厚、水肿,腹腔积液51例。结论:肠系膜血管的"旋涡征"是诊断肠系膜扭转、肠扭转的特异性征象,全腹部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组对该病的显示率极高,对临床及时诊断和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杜秀琴陈韩杰丁会温平贵
- 关键词:肠系膜肠扭转体层摄影术X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