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模型构建
  • 2篇血清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耐药
  • 2篇可及性
  • 2篇防控措施
  • 2篇分析模型
  • 2篇IPA
  • 1篇单胞菌
  • 1篇蛋白
  • 1篇血清铁
  • 1篇血清铁蛋白
  • 1篇血压
  • 1篇亚群
  • 1篇预防卫生服务
  • 1篇预后
  • 1篇增生
  • 1篇身体活动
  • 1篇生存预后

机构

  • 8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长治医学院
  • 1篇万荣县人民医...

作者

  • 8篇李靓
  • 4篇董文兰
  • 4篇杨静
  • 4篇周脉耕
  • 4篇张岩波
  • 1篇张志琴
  • 1篇张润梅
  • 1篇严国栋
  • 1篇康建邦

传媒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IPA决策模型的促进身体活动措施优先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究促进人群身体活动措施的优先级排序,为制定促进身体活动相关策略和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由488个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对13个维度下的47项促进人群身体活动措施的可行性和重要性进行打分;采用重要性-绩效分析(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IPA)模型对促进身体活动维度指标进行象限划分;采用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标准化因子载荷系数确定同一象限内维度指标优先级和各维度内措施的优先级。结果最高优先级内各维度指标优先级顺序为:人员培训、工作场所干预、学校干预、宣传与社区活动、体育部门干预、提高设施/场所可及性。优先改进级内维度指标为改善环境。最低优先级内各维度指标优先级顺序为:其他场所和人群干预、领导力和合作伙伴关系、医疗保健机构干预、加强建筑设计、筹资与财政支持、监测与评估。结论结合验证性因子分析,IPA模型能够较好地实现身体活动促进决策模型构建。
杨静李靓冯佳雨徐晓慧徐婷玲张岩波周脉耕董文兰
关键词:身体活动可行性
基于重要性与可及性的高血压防控措施重要性-绩效分析决策模型构建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构建高血压防控优先决策模型,确定高血压防控措施的优先级,为各地开展高血压防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该研究以全国被评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全部488个区(县)为调查地区,由各示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控业务骨干负责调查问卷的具体填写。收集高血压防控措施实施的重要性、可及性情况。采用重要性-绩效分析(IPA)模型对高血压防控的维度指标进行象限划分;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标准化因子载荷系数对同一象限内的维度指标进行排序;采用项目反应理论的区分度指标对措施条目的优先级进行排序。统计分析软件为R 4.0。结果实际回收468份有效问卷。高血压防控维度可及性-重要性IPA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最高优先级象限内,各维度指标优先级顺序为政策制定、体系建设、社区规范化管理;其次改进级象限内,维度指标为环境支持;最低优先级象限内,维度指标为监测与评估。结合区分度对同一维度指标内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排序,所有具体措施中,优先级最高的3个措施为生活方式干预中的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和合理膳食措施。分维度来看,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是政策制定维度优先级最高的措施,高血压管理团队建设是体系建设维度优先级最高的措施,适量运动是社区规范化管理维度优先级最高的措施,社区健康教育是环境支持维度优先级最高的措施。结论对高血压防控措施重要性和可及性进行评分,从而构建的高血压防控优先决策模型,可以为各地开展高血压防控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徐婷玲李靓冯佳雨宜准徐晓慧杨静周脉耕张岩波董文兰
关键词:高血压防控措施可及性
山西太原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的调查分析及产金属酶基因型研究
目的:(1)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2)研究探讨本地区产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的流行情况,为临床实验室对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菌株实施有效监控提供参考依据,...
李靓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型
基于经济性与重要性的糖尿病防控重要性-绩效分析决策模型构建
2022年
目的构建糖尿病防控重要性-绩效分析(IPA)决策模型并探讨糖尿病防控措施的优先级。方法采用重大慢性病防控措施的重要性、可行性及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对488个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进行线上调查。调查内容分为个体和群体层面,共10个维度指标、44项措施,分别获取经济性和重要性得分。采用IPA模型对糖尿病防控维度指标进行象限划分;采用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标准化因子载荷系数确定同一象限内维度指标优先级;各维度内的防控措施优先级则采用项目反应理论的区分度参数确定。结果经济性和重要性总分均值分别为66.50和89.94分,由此将矩阵划分为4个象限,第1象限重要性和经济性均高,为"最高优先级",包括:医保与家庭医生、健康教育、高危发现与干预、患者管理和社区行动;第2象限重要性高而经济性低,为"优先改进级",仅包括并发症筛查1项维度指标;第3象限重要性和经济性均低,为"最低优先级",包括:个人健康服务评估随访、环境支持、糖尿病合并感染预防和降糖政策;第4象限重要性低而经济性高,为"其次改进级"。不同象限内优先考虑的措施分别为:(1)最高优先级:控制血脂、职业场所、防控工作计划、血糖检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优先改进级:年度神经病变筛查;(3)最低优先级:普及风险评分、健康饮食、健康餐饮创新活动和结核病筛查。结论 IPA模型可用于构建糖尿病防控决策模型并确定糖尿病防控措施的优先级。
李靓杨静冯佳雨徐晓慧徐婷玲董文兰张岩波周脉耕
关键词:糖尿病预防卫生服务决策支持技术
NucliSens miniMag与QIAamp系统检测血清丙型肝炎病毒RNA效能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研究NucliSens miniMag与QIAamp系统检测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RNA的效能。方法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集的103例抗-HCV阳性血清标本,分别采用NucliSens miniMag系统(方法A)和QIAamp Viral RNA Mini Kit(方法B)提取HCV 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载量。取高载量和低载量两份标本,分批重复检测,计算两种方法批内变异系数(CV)。取HCV RNA强阳性质控标本,梯度稀释后检测,评估两种方法检测的敏感度。结果在103例血清抗-HCV阳性血清标本中,经方法A和方法B提取核酸,检测血清HCV RNA阳性率分别为86.4%和8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A提取核酸检测的血清HCV RNA载量为(5.4±1.2)lg IU/mL,方法B检测结果为(5.0±1.6)lg 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8,P=0.039);方法A提取核酸检测血清HCV RNA载量低值和高值的CV分别为2.4%和2.2%,方法B检测为4.7%和4.5%,方法A提取核酸检测HCV RNA的重复性优于方法B;方法A提取检测血清HCV RNA最低载量为2.8×10^(-6)lg IU/mL,低于方法B检测的3.5×10^(-6)lg IU/mL,表明更灵敏。结论与QIAamp Viral RNA Mini Kit相比,NucliSens miniMag系统检测血清HCV RNA的效能更高。
李靓段丽祥孙晓红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RNA
糖尿病防控可及性IPA决策模型构建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糖尿病防控措施的优先级排序,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重要性-绩效分析(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IPA)模型对糖尿病防控一级指标进行象限划分,采用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标准化因子载荷系数确定同一象限内一级指标优先级,二级指标优先级则采用项目反应理论的区分度参数确定。结果最高优先级区域内,医保与家庭医生、社区行动、高危发现与干预三个一级指标优先于健康教育;优先改进级区域内,患者管理优先于并发症筛查;最低优先级区域内,各一级指标优先级顺序为:个人健康服务评估随访、环境支持、降糖政策、糖尿病合并感染预防。结论结合验证性因子分析与基于现代测量理论的项目反应理论,IPA模型可以很好地实现糖尿病防控决策模型构建。
冯佳雨杨静李靓徐晓慧徐婷玲周脉耕董文兰张岩波
关键词:糖尿病防控措施
鲍曼不动杆菌468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太原市某医院2009年1月至12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2009年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468株,主要分布在呼吸科及重症监护病房(ICU),来自痰标本76.3%,其他标本23.7%。米诺环素的耐药率最低(13.4%),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29.0%、亚胺培南31.2%、美罗培南31.8%、左氧氟沙星46.6%、阿米卡星49.0%,对其他的10种抗生素耐药率达50%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现象严重。通过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监测有助于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降低多重耐药株及泛耐药株的产生,并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张志琴严国栋张润梅康建邦李靓李艳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
铁过载对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生存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铁过载对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8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清铁蛋白(SF)水平将其分为铁过载组(SF≥1 000 ng/mL,27例)和非铁过载组(SF<1 000 ng/mL,31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淋巴细胞亚群及生存预后。结果 铁过载组SF、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高于非铁过载组,外周血CD3^(+) T淋巴细胞、CD4^(+) T淋巴细胞和CD8^(+) 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非铁过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铁过载组和非铁过载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个月和30个月,非铁过载组的总生存期显著优于铁过载组(log-rank检验:χ^(2)=5.368,P=0.02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铁过载[HR(95%CI)=3.50(1.46~8.39),P=0.005]、IPSS-R危险分类为极高危[HR(95%CI)=6.28(1.15~34.27),P=0.034]是影响MDS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铁过载是MDS患者不良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可影响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值得临床医师关注。
段丽祥余文君李靓焦晓琳赵丹马爻芳陶永明
关键词:铁过载血清铁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生存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