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
- 作品数:30 被引量:185H指数:7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获得性骨肥大综合征二例报告
- 2018年
- 获得性骨肥大综合征,即SAPHO综合征,由滑膜炎(synovitis)、痤疮(acne)、脓疱病(pustulosis)、骨肥厚(hyperostosis)和骨炎(osteitis)组成,是一种罕见的累及骨、关节、皮肤的慢性无菌性炎性疾病.本病临床表现多样,首发症状不一,病情间歇发作,骨关节病与皮肤损伤发病时间不统一,诊断较困难.我院于2017年4—5月收治2例获得性骨肥大综合征患者,现报道如下.
- 陈昕彦于萌李湘王璐林奕辰郑德禄刘晓丹
- 关键词:获得性SAPHO综合征皮肤损伤骨关节病炎性疾病首发症状
- UCP1蛋白和UCP3基因表达减少与OLETF鼠早期肥胖有关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肥胖2型糖尿病模型OLETF鼠体质量变化和解偶联蛋白(UCPs)转录基因或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测量OLETF大鼠和对照组LETO大鼠不同周龄阶段体质量,在7、10和25周时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棕色脂肪组织(BAT)中的UCP1蛋白,用Northern blot方法测定骨骼肌中UCP2和UCP3mRNA量。结果 OLETF大鼠体质量增加比LETO大鼠快,9周前后两组体质量增加差异最明显。10周时LETO组UCP1是OLETF组的1.9倍(P<0.05);UCP3mRNA量约为OLETF组的5.5倍(P<0.01)。结论体质量增加差异明显的阶段UCP1蛋白和UCP3基因表达的减少可能是引起OLETF大鼠肥胖的病因之一。
- 金成吉王晓梅李湘母义明
- 关键词:肥胖UCP2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观察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和血管内皮功能血清相关标志物的变化。方法正常健康对照者200名(正常对照组),男51名,女149名,平均年龄为(53.4±10.6)岁;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诊断为冠心病患者200例(CAG阳性组),男163例,女37例,平均年龄为(60.3±10.4)岁;经CAG排除的非冠心病患者135例(CAG阴性组),男82例,女53例,平均年龄为(57.8±8.2)岁。患者为2004年9月至2006年1月在我院行首次CAG的住院患者,并排除合并脑血管意外等病变者。评估各组人群的糖、脂代谢等情况。采用分光比色法测定各组受试者的血清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活力、脂质过氧化物(MDA)、一氧化氮合酶总活力(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和一氧化氮(NO)水平,并对这些指标与冠心病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AG阳性组的血清抗O2(?)活力、tNOS、iNOS、NO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01),血清MDA水平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CAG阳性组血清抗O2(?)活力与CAG阴性组相近(P=0.634),但MDA水平仍明显高于CAG阴性组,同时tNOS、iNOS和NO水平均明显低于CAG阴性组(P值均≤0.001)。CAG阴性组血清抗O2(?)活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2),MD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两组间tNOS水平相近(P=0.967),但CAG阴性组的iNOS和N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CAG阳性组患者血清NO水平等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无明显线性相关。高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者患冠心病的风险减少(P=0.002),而男性、高龄、糖尿病及血清高MDA水平增加冠心病患病风险(P值均≤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体内氧化应激水平较高,其血清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下降。监测冠心病高危人群的血清NOS和MDA水平有助于冠心病风险的评估。
- 张斌高鑫李湘高健
- 关键词:氧化应激氧化亚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核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抽4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余20只为正常对照组。成模大鼠随机分成两组,糖尿病非药物干预组及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干预组予阿托伐他汀(2 mg.kg-1.d-1)灌胃,对照组及糖尿病非药物干预组给予等量饮用水。大鼠分别于3,6个月时按比例处死。取一眼视网膜组织抽提RNA,另一眼固定后做免疫组织化学观察。RT-PCR法扩增NF-κB基因,比较3组大鼠的NF-κB mRNA表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NF-κB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PCR结果示糖尿病大鼠视网膜NF-κB mRNA表达较正常大鼠明显增高(P<0.05),药物干预的大鼠,NF-κB mRNA表达比糖尿病非药物干预组明显减少(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视网膜上,NF-κB主要分布在血管层,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NF-κB阳性的细胞比正常组明显增多(P<0.05),且着色较深。阿托伐他汀干预组NF-κB阳性的细胞比糖尿病大鼠明显减少(P<0.05),且着色较浅。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NF-κB mRNA及NF-κB蛋白质的表达,减缓视网膜病变进展。
- 魏薇于晓静王晓梅隋淼朱瑞萍李湘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F-ΚB
- 上海市长风社区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糖代谢异常和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糖代谢异常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40~80岁符合糖尿病高危人群招募条件的1197位上海市长风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检和生化检测,确定是否有糖尿病高危因素。同时予75 g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根据检测结果,982人符合糖尿病高危人群定义(高危组),215人不符合糖尿病高危人群定义(非高危组)。高危组中糖代谢异常占47.9%(470/982),新诊断糖尿病占11.5%(113/982),糖调节受损占36.4%(357/982),其中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占14.8%(145/982),单纯糖耐量异常(IGT)占10.7%(105/982),IFG 合并IGT 占10.9%(107/982),明显高于非高危组[分别为17.2%(37/215),0.9%(2/215),16.3%(35/215),9.3%(20/215),5.1%(11/215),1.9%(4/215)](P 均
- 江孙芳高鑫盛建华陈旭昇吴琳李湘张斌赵耐青
- 老年人肺癌术后低钠血症1例分析
- 2005年
- 低钠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特别在老年人中,年龄每增加10岁,血钠平均值比年轻人降低1 mmol/L.因慢性病住院的患者,22.5%有低钠血症[1].本文分析14例肺癌术后老年人,其出现的低钠血症由于及时筛查皮质醇激素得以正确诊断和治疗.
- 李湘林寰东高鑫
- 关键词:低钠血症肺癌术后电解质紊乱皮质醇激素
- 272例冠心病患者代谢综合征伴随情况及糖代谢状态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调查首次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中代谢综合征伴随情况,并评价其糖代谢状态。方法对272例冠心病患者测量形体参数及检测血液生化指标,采用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ATPⅢ)评估代谢异常。结果ATPⅢ定义下该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36·0%,经上海市人口标化后患病率为22·8%,高于中国城市社区20岁以上成年人(10·95%,P<0·01)。该人群正常糖耐量105人(39%),糖代谢异常者167人(61%)。结论冠心病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于城市社区人群,多数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
- 李湘高鑫张斌高键赵耐青
-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代谢综合征葡萄糖代谢障碍
- S-腺苷甲硫氨酸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L—methionine,SAMe)对肿瘤坏死因子仪(TNF-a)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式将大鼠VSMC分为对照组、TNF—a组、SAMe组和TNFa+SAMe组4组。刮片法观察VSMC迁移距离,MTF法测定VSMC增殖,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分析检测核因子KB(NF—KB)的活性,North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mRNA表达水平。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生理盐水注射组(损伤组)和SAMe治疗组(15mg·kg-1·d-1)3组,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血管内膜增生和管腔面积变化。结果(1)TNF-a组VSMC迁移距离、490nm吸光度值、PDGFmRNA表达水平、NF—KB活性大于对照组(P均〈0.01),TNF—d+SAMe组上述指标均小于TNF-a组(P均〈0.01),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损伤组和SAMe治疗组大鼠血管内膜面积均大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管腔面积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SAMe治疗组大鼠血管内膜面积小于损伤组(P〈0.01),而管腔面积大于损伤组(P〈0.01)。结论SAMe可抑制TNF-a诱导的VSMC增殖和迁移,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KB活性和PDGF基因表达有关。
- 金成吉王晓梅段薇李湘曲建梅张弢刘璟瑶
- 关键词:血管S-腺苷甲硫氨酸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9
- 2006年
- 目的分析无糖尿病(DM)史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AFL)患者糖代谢异常及代谢综合征(MS)的伴随情况,探讨NAFL与MS的关系。方法测量NAFL组(118例)和对照组(56例)的形体参数、血压、血脂谱、OGTT等,MS采用NCEP-ATPⅢ定义。结果NAFL组糖代谢异常的比率达43·2%,明显高于对照组12·5%(P<0·01)。NAFL组中MS伴有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1·4%vs5·4%,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hPG、NAFL、肥胖家族史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以NAFL取代MS五个组分中的任何一个后,与原诊断定义相比一致性均很高(Kappa值均>0·6,P<0·0001)。结论无DM病史的NAFL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比率、MS的伴有率明显增高。NAFL可以作为MS组成成分之一。
- 颜红梅高鑫刘蒙顾迁张斌李湘高键赵耐青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糖代谢异常代谢综合征
- S-腺苷甲硫氨酸改善OLETF大鼠胰岛素敏感性
- 2011年
- 目的观察S-腺苷甲硫氨酸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模型OLETF鼠骨骼肌mtDNA量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每日给大鼠腹腔内注射S-腺苷甲硫氨酸(15 mg/kg)或安慰剂,测定食物摄入量、体质量及骨骼肌mtDNA量。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和正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实验评价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S-腺苷甲硫氨酸治疗后OLETF大鼠进食量减少,体质量增加幅度下降,骨骼肌mtDNA量增加,葡萄糖输注速度增加,骨骼肌mtDNA量与体质量呈负相关(γ=0.696,P<0.05)。结论 S-腺苷甲硫氨酸可以改善OLETF鼠胰岛素敏感性,抑制体质量增加,增加骨骼肌mtDNA量。
- 金成吉王晓梅李湘冯海娟母义明
- 关键词:S-腺苷甲硫氨酸MTDNA胰岛素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