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刚
- 作品数:12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邹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16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李淑刚
- 关键词:胺碘酮心律失常急诊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24例机械通气治疗效果分析
- 2006年
- 李淑刚
- 关键词: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病人机械通气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毒方式AOPP
- 脑出血术后应用机械通气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8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术后使用机械通气(19例);B组术后予以吸氧而未使用机械通气(19例)。进行两组间呼吸监测指标(PaO2、PaCO2、SaO2)、机械通气前后呼吸监测指标以及预后的对比分析。结果A组机械通气后PaO2、PaCO2、SaO2等指标较B组有明显改善,使用机械通气前后各呼吸监测指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按GOS预后判断,A组生存质量优于B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能改善脑出血术后患者的预后转归。
- 李淑刚
- 关键词:脑出血机械通气
- 探讨重症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相关因素
- 2021年
- 目的:分析影响重症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对心肺复苏患者早期预后价值做出判断。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0月行心肺复苏术后恢复自主循环的ICU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跟踪回访的形式对相关因素进行收集并统计。结果:影响重症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心搏骤停到复苏开始时间、复苏后患者72 h体温、复苏后患者血液pH值、患者年龄及性别等。除此之外,还与CPR抢救持续时间、胸外按压方式、电除颤的应用、高级生命支持等有关。结论:影响重症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相关因素较多,临床急救中需要医护人员针对具体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患者提高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李淑刚
- 关键词:重症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心肾功能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心衰合并肾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邹城市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60例重症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合并肾衰竭患者作为探讨对象,对患者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n=30)用常规方式进行血液净化,观察组(n=30)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血气指标、心功能和肾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前指标逐项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更低,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心排血量、每搏输出量和肌酐清除率更高(P<0.05)。结论予以重症心衰合并肾衰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可维持良好生命体征,对血气指标有改善作用,也可提高心肾功能,有应用价值。
- 林久兰李淑刚张文申
-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血气指标肾功能
-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分析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22年9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行序贯机械通气,对比两组血气指标、机械通气相关指标、肺功能、炎症因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氧分压、血氧饱和、氧合指数比对照组高,二氧化碳分压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H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机械通气相关指标、炎症因子低,肺功能指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20)。结论 序贯机械通气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提高肺功能,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
- 林久兰李淑刚张文申
- 关键词:序贯机械通气重症肺炎呼吸衰竭
- 一种用于急诊科现场急救的头部调节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急诊科现场急救的头部调节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机构与固定座连接,在使用本装置时使用者可以拉动两个固定机构移动至固定座两侧,此时...
- 李淑刚林久兰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3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冠脉再通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病例的成功复通率为72.2%(26/36),未成功复通的10例患者中,死亡2例(5.56%)。成功复通者中,溶栓时间<6h患者的复通成功率明显高于溶栓时间在6~12h的患者,P<0.05。溶栓治疗后,出现T波倒置患者的冠脉成功复通率明显高于未倒置者,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的复通成功率较高,且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李淑刚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冠状动脉
-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方法对130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经过院前急救的65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将自行来院的没有进行院前急救的65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并能尽早的恢复。
- 李淑刚
- 关键词:急性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急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