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沁

作品数:73 被引量:215H指数:8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0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酸岩反应
  • 16篇储层
  • 15篇盐岩
  • 15篇酸蚀
  • 15篇碳酸
  • 15篇碳酸盐
  • 15篇碳酸盐岩
  • 11篇压裂
  • 10篇酸蚀裂缝
  • 10篇酸压
  • 9篇导流能力
  • 9篇酸液
  • 7篇酸化
  • 7篇裂缝导流
  • 6篇页岩
  • 6篇碳酸盐岩储层
  • 5篇水力压裂
  • 5篇酸化压裂
  • 5篇酸蚀裂缝导流...
  • 5篇裂缝导流能力

机构

  • 73篇成都理工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石化西南石...
  • 1篇四川省科源工...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中海石油(中...
  • 1篇川南航天能源...

作者

  • 73篇李沁
  • 43篇伊向艺
  • 29篇卢渊
  • 27篇陈文玲
  • 13篇吴元琴
  • 9篇刘旭
  • 5篇周文
  • 4篇张晖
  • 4篇张婷婷
  • 4篇张建伟
  • 4篇张浩
  • 4篇张紫薇
  • 4篇李成勇
  • 3篇李莹
  • 3篇邓虎成
  • 3篇宋毅
  • 3篇任杰
  • 3篇汪道兵
  • 3篇李月丽
  • 2篇姬伟

传媒

  • 6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钻井液与完井...
  • 3篇中外能源
  • 2篇油田化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石油化工应用
  • 2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钻采工艺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岩石学报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天然气与石油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科技和产业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油气藏评价与...
  • 1篇矿山工程
  • 1篇自然科学

年份

  • 9篇2025
  • 9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8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分级启动式深井捞砂筒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级启动式深井捞砂筒,由上接头、滑动短节组及集砂筒组上下连接构成,上接头与多个滑动短节所构成的滑动短节组通过钢缆连接,上下相邻间的滑动短节之间通过T型杆串接,最下一个滑动短节的下部同轴套接最上折叠集砂筒组的...
卢渊伊向艺李沁陈文玲张浩
文献传递
一种页岩油储层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定量分析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页岩油储层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定量分析的方法,涉及油气开发技术领域;准备质量相同的A、B两组或两份页岩油储层样品;A组或A份页岩油储层样品依次经过抽提页岩油、分解游离态固体沥青、抽提吸附态固体沥青、热解可转化...
陈文玲易婷周文李沁周秋媚邓虎成
文献传递
顺北碳酸盐岩储层长期酸蚀裂缝导流能力预测方法被引量:4
2022年
顺北碳酸盐岩油气藏温度压力高,储层酸压改造难度大。为解决在闭合应力长期作用下,酸蚀裂缝导流能力损失,导致酸压效果大幅降低的问题。通过酸蚀裂缝导流能力评价实验,研究不同酸液质量分数、温度和闭合时间条件下的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变化规律。综合各条件下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关系式,建立并验证了顺北碳酸盐岩储层长期酸蚀裂缝导流能力预测方法,模拟计算了不同时间和排量下的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闭合应力下,酸液反应速率是酸蚀裂缝导流能力主控因素。高闭合应力下,闭合应力、岩石特征和岩面非均匀性是酸蚀裂缝导流能力主控因素。闭合应力是影响岩石表面变形的主控因素,是长期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决定因素。闭合应力长期作用时裂缝深部导流能力下降幅度比缝口大。人工裂缝中长期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分布规律受酸岩反应速率控制。
李春月李沁李德明吴霞
关键词:碳酸盐岩酸蚀裂缝长期导流能力
一种酸蚀裂缝长期导流能力确定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酸蚀裂缝长期导流能力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工区岩石矿物组成、孔隙度、渗透率、地层杨氏模量、地层闭合应力、地层泊松比、酸液浓度和温度;基于岩石矿物组成、孔隙度、渗透率、杨氏模量、酸液浓度...
李沁郑环陈文玲代朝辉刘旭邓洪易欣宇曹茂盛
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酸蚀壁面形态预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酸蚀壁面形态预测方法,涉及石油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为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流体有限元软件,对岩板裂缝面进行三维建模,得到裂缝空间模型;基于裂缝空间模型,对裂缝空间模型的压力场与速度场进行耦合求解...
刘旭李沁陈文玲张建伟代朝辉曹茂盛邓洪易新宇
碳酸盐岩酸压裂缝内净压力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酸化压裂是开发碳酸盐岩储层最常用的增产技术,而酸压裂缝内净压力是反映裂缝扩展特征、推断裂缝几何形态的重要参数。以水力压裂裂缝延伸机理为基础,基于酸岩反应理论,考虑酸岩反应导致的缝宽变化、CO_(2)气体膨胀、酸液滤失及岩石力学性质变化,结合PKN模型,建立酸压裂缝内的净压力计算模型并进行验证。研究分析酸压裂缝内净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结果表明:距缝口距离越远,水力裂缝与酸压裂缝的缝宽均越小,酸液的溶蚀作用会使裂缝宽度增大。随着液体的滤失,离缝口越远液体越少,水力裂缝与酸压裂缝净压力逐渐减小,越靠近裂缝尖端净压力衰减越快。随着作用时间延长,酸压裂缝缝宽逐渐增大,前期随着大量CO_(2)生成,净压力迅速增大,随着酸液消耗与滤失增加,之后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随着排量的增大,滤失增大,酸压裂缝缝宽及净压力均逐渐增大且增量越来越小。在黏度较小的情况下,滤失较大,净压力逐渐减小;在黏度较大的情况下,CO_(2)膨胀作用大于滤失作用,净压力逐渐增大。随着酸液浓度的增大,酸岩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生成CO_(2)增多,净压力逐渐增大。
雷雲林亮李沁陈文玲汪曌玥敬伟
关键词:净压力酸岩反应酸液滤失碳酸盐岩
一种平板流模拟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行板流模拟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试装置,所述高温高压滤失釜内中部同轴固装橡胶螺旋套,该橡胶螺旋套内啮合安装有螺杆,该螺杆由釜外的伺服电机进行同轴传动,平流泵通过管路连接高温高压滤失釜的高温高压腔,在该...
卢渊伊向艺李沁张晖吴元琴汪道兵李莹
文献传递
一种温控游动式旋流气井排水柱塞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控游动式旋流气井排水柱塞,包括外筒、储液筒、伸缩波纹管、控制杆,外筒内一侧同轴间隙安装有控制杆,在外筒内的另一侧固装有储液筒,该储液筒与控制杆之间同轴安装有伸缩波纹管;在外筒外缘面对应控制杆位置同轴径向固...
卢渊李沁伊向艺李成勇
文献传递
直井射孔相位对水力压裂中破裂压力的影响规律研究
2025年
致密砂岩储层水力压裂时破裂压力高,导致压裂作业的难度与风险较大。射孔直井的射孔孔道是传递水力压力的通道,合理的射孔相位设计能够降低水力压裂时的破裂压力。本文根据最低起裂原则,建立了影响破裂压力的数学简化模型,分析了射孔方向和主应力夹角对破裂压力的影响规律,再以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砂岩储层数据为参考,建立基于内聚力单元的射孔井水力裂缝扩展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射孔相位角对破裂压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沿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采用定向射孔时,岩石最易破裂,破裂压力约等于最小水平主应力加岩石抗张强度;采用螺旋射孔的情况下,某一孔眼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重合时,螺旋射孔相位越大,破裂压力越高;当所有孔眼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有夹角时,破裂压力随射孔相位角增大呈余弦变化,其中射孔相位角为45˚时破裂压力最低。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exhibit high fracture pressures during hydraulic fracturing, increasing the difficulty and risk of fracturing operations. The perforation tunnels in perforated vertical wells serve as conduits for transmitting hydraulic pressure. A rational design of the perforation phase can reduce fracture pressure during hydraulic fracturing.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minimum initiation pressure,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simplified mathematical model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perforation direction and the angle between the perforation and the principal stress on fracture pressure. Using data from the sandstone reservoirs in the Hangjin Banner region of the Ordos Basin, a finite element model incorporating cohesive elements is developed to simulate hydraulic fracture propagation in perforated wells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perforation phase angle on fracture pressur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irected perforation along the direction of maximum horizontal principal stress leads to the easiest fr
任杰陈文玲李沁代朝辉张琴
关键词:有限元模拟
超深层碳酸盐岩酸压改造效果模拟研究
2025年
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中地层温度较高,闭合应力较大,因此酸蚀裂缝的有效作用距离越长,其导流能力可能会相对越低。以蓬莱气区灯二储层为例,建立了碳酸盐岩酸压改造效果计算模型,结合酸岩反应实验结果,模拟计算了超深层碳酸盐岩的地层温度、闭合压力、岩石物性和弹性模量对酸压改造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超深层碳酸盐岩比常规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的反应速率快2~3倍,有效作用距离短50%~90%,酸蚀裂缝导流能力高1个数量级;地层温度由100℃增至200℃,酸液有效作用距离降低88.51%,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增加50.4倍;超深层碳酸盐岩闭合应力由10 MPa增至200 MPa,酸液有效作用距离不变,酸蚀裂缝导流能力降低99.12%;孔隙度由1%增至10%,酸液有效作用距离降低88.1%,酸蚀裂缝导流能力提高18.16倍;弹性模量从20 GPa增至80 GPa,酸液有效作用距离降低55.01%,酸蚀裂缝导流能力提高9.88倍;超深层碳酸盐岩中酸液有效作用距离主控因素为地层温度和闭合压力,酸蚀裂缝导流能力主控因素为岩石的孔隙度和弹性模量。研究揭示了超深层碳酸盐岩酸压改造的关键控制因素,为高温高压条件下工艺优化与增产效果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程借鉴。
张琴李沁陈文玲任杰代朝辉郑环罗志彬
关键词:碳酸盐岩酸压改造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