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月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公民
  • 2篇民社
  • 2篇公民社会
  • 1篇政府干预
  • 1篇社会建设
  • 1篇社会问题
  • 1篇社会主义
  • 1篇主义
  • 1篇网络公民
  • 1篇网民
  • 1篇公共政策

机构

  • 4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李月
  • 1篇陈兆旺

传媒

  • 1篇理论界
  • 1篇大连干部学刊
  • 1篇安徽警官职业...
  • 1篇辽宁科技大学...

年份

  • 4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形态
2009年
关于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理论论述,各种论者因其所处时代不同、关注问题的视角不同而众说纷纭。本文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试图勾勒出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形态,从而判明具有社会主义特色公民社会的应然形态。
李月
关键词:公民社会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在当代中国的印象
2009年
社会主义公民社会这一概念是脱形于"公民社会"这一大范畴之下的理论模式,源于西方的历史经验及知识传统,其形态随着现代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而逐步显现出来,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因此,从这一概念入手,可以探析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在当代中国的印象。
李月
关键词:公民社会
公共政策供求问题分析及对策
2009年
应用政策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分析理论对政策供求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由于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法治建设的滞后、个人的习惯依赖性等原因造成了当前中国的政策供求问题。为解决公共政策供求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准确定位政府职能;健全民主法治建设,加强政策有效性;增强公民自治能力,推进公民社会建设;提升政府决策能力,推动政策创新等。
李月陈兆旺
关键词:社会问题政府干预
从网民到网络公民——浅谈网络公民社会建设被引量:3
2009年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它不仅为中国的老百姓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的平台,更赋予百姓一种在网上平等交流、平等沟通、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力。必须承认的是,互联网就是一个虚拟社会,从网民到网络公民这个发展趋势下,必须重视网络公民社会建设,加快互联网的法制建设、提高网民素质、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
李月
关键词:网民网络公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