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振柏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区旅游
  • 1篇洞穴堆积
  • 1篇洞穴堆积物
  • 1篇堆积物
  • 1篇形成演化过程
  • 1篇天坑
  • 1篇资源特色
  • 1篇孢粉
  • 1篇洼地
  • 1篇旅游
  • 1篇旅游资源
  • 1篇开发新理念
  • 1篇峰丛

机构

  • 3篇广西区域地质...

作者

  • 3篇李振柏
  • 1篇周雄菊
  • 1篇黄宜燕
  • 1篇张建识

传媒

  • 1篇广西科学院学...
  • 1篇科技与企业
  • 1篇南方国土资源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新县下雷地区旅游资源特色及开发新理念
2012年
文章介绍了大新县下雷地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即该区有国内一流锰矿业的科学考察基地、世界著名的山水风景、奇特迷人的边境民风异俗、丰富的衬景等,并在此基础上建议该地区立足主业,积极发展工业旅游,将该地区打造成国家级矿山地质公园,走集体创业、效益共赢之路。
傅中平李振柏蒲小萍姚杜琳
关键词:旅游资源
乐业大石围天坑洞穴堆积物孢粉组成特征及天坑形成时代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大石围天坑蚂蜂洞内河流—湖沼相堆积物含丰富的植物孢粉化石,主要有被子植物的桦粉属Betulaepollenites、栎粉属Quercoidites、桤木粉属Alnipollenites、栗粉属Cupuliferoipollenites等,裸子植物双束松粉属Pinuspollenites、蕨类的水龙骨单缝孢属Polypodiaceaaesporites、桫椤孢属Cyathidites等。是至今广西所发现海拔最高的新近纪地层剖面。推测蚂蜂洞应当是大石围天坑早期的一条地下河,形成于始新世,在渐新世后期遭受强烈改造并接受河流—湖沼相堆积。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对比,认为大石围形成过程应始于古新世早期,经始新世的溶蚀溶解作用,于渐新世初出现雏形,在中新世和上新世时期快速崩塌抬升,定型于更新世末期,天坑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
李振柏黄宜燕
关键词:孢粉
广西大化七百弄高峰丛深洼地的特征及形成演化过程被引量:2
2013年
大化七百弄高峰丛深洼地以峰丛密度大、洼地深和体积大为主要特征,洼地及谷地的分布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十分明显,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大化七百弄高峰丛深洼地是在水文气候、岩溶岩组成和地质构造等多种地质因素作用下,经历了白垩纪的岩溶初始阶段,由古近纪古新世至第四纪的发展演化逐发新世末期的发展演化逐步形成。
李振柏张建识周雄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