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家湘

作品数:65 被引量:540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生物学
  • 29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植物
  • 13篇群落
  • 11篇区系
  • 11篇阔叶
  • 10篇亚热带
  • 9篇植被
  • 9篇植物区
  • 9篇物种
  • 9篇阔叶林
  • 8篇植物区系
  • 8篇灌丛
  • 8篇常绿
  • 8篇常绿阔叶
  • 7篇种子植物
  • 7篇常绿阔叶林
  • 5篇植物学
  • 4篇雪灾
  • 4篇植被分类
  • 4篇植物多样性
  • 4篇群落特征

机构

  • 59篇中南林业科技...
  • 13篇中国科学院植...
  • 11篇中国林业科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华...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南林学院
  • 2篇国家林业局中...
  • 2篇三峡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长沙民政职业...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江西省林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北京市生态环...

作者

  • 65篇李家湘
  • 13篇喻勋林
  • 13篇赵丽娟
  • 12篇谢宗强
  • 10篇徐文婷
  • 10篇王旭
  • 8篇徐永福
  • 8篇熊高明
  • 7篇周光益
  • 7篇李跃林
  • 6篇赵常明
  • 6篇黄世能
  • 5篇卢志军
  • 4篇朱宁华
  • 4篇王杨
  • 3篇吴磊
  • 3篇邱治军
  • 3篇景美清
  • 3篇项文化
  • 3篇胡文强

传媒

  • 9篇植物生态学报
  • 8篇中南林业科技...
  • 4篇林业科学
  • 4篇生态学报
  • 4篇湖南林业科技
  • 4篇中南林学院学...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中南林业调查...
  • 2篇林业调查规划
  • 1篇中国林业教育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亚热带植物科...
  • 1篇植物研究
  • 1篇Journa...

年份

  • 5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8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湘中丘陵区南酸枣阔叶林群落特征及群落更新被引量:15
2014年
南酸枣阔叶林群落是湘中丘陵区的重要的森林群落类型之一,在森林演替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湘中丘陵区长沙县大山冲林场的代表性群落——南酸枣阔叶林群落(The 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 broad-leaved community)设立1 hm2固定样地,对其群落学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其植物多样性和更新动态。结果表明:群落中胸径≥1cm的乔木树种共有25科42属59种。乔木层中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的重要值最大(23.57),是群落中的建群种;南酸枣胸径和树高结构均呈正态分布,南酸枣幼苗(1.0cm≤DBH<1.5cm)只有6株;群落中四川山矾(Symplocos setchuensis)的重要值(10.46)排第二,但胸径小于1.5 cm的幼树数量较多(占种群数量的22.0%),格药柃(Eurya muricata)、千年桐(Aleurites montana)和毛豹皮樟(Lindera coreana)的重要值分别为7.98(幼树数占种群数量的16.8%),5.39(幼树数占种群数量的11.7%),4.17(幼树数占种群数量的11.0%),这4个乔木树种的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分布;林分的成层结构中,上层木主要为南酸枣,下层木主要为四川山矾、格药柃、千年桐和毛豹皮樟。林下幼苗主要为常绿阔叶树种,且更新良好,并将成为下一个演替阶段的建群种。南酸枣的幼苗更新不良情况说明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在逐年降低,而四川山矾、格药柃、千年桐、毛豹皮樟等树种的优势地位呈上升趋势,表明湘中丘陵区的南酸枣阔叶林群落正在朝常绿阔叶林的方向演替。灌木、草本层中共有植物37种,重要值前5位的种为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is)、满山红(Rhododendron mariesii)、乌饭(Vaccinium bracteatum)、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分别为54.59、21.85、4.98、4.63、4.53,其中,檵木和满山红在灌木层中的优势地位明显。
易好邓湘雯项文化方晰赵丽娟李家湘崔飞
关键词:南酸枣植物多样性落叶阔叶林
中国低山丘陵热性常绿阔叶灌丛主要类型及群落特征被引量:1
2025年
低山丘陵热性常绿阔叶灌丛是热性常绿阔叶灌丛中分布面积最大的类型。于2011–2019年调查其中3个常见群系,共获得样方325个,采用中国经典植被分类与数量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划分群落类型,对各分类单位的群落结构、分布、生境等特征进行定量描述。主要结果:(1)岗松(Baeckea frutescens)灌丛分布范围为18.4°–25.9°N,105.2°–118.3°E,海拔0–1340 m;101个样方记录到维管植物170种,隶属52科124属,热带分布属占种子植物属数的79.5%,常绿阔叶木本植物的重要值为90%;该群系划分为5个群丛组,7个群丛。(2)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灌丛分布范围为18.2°–26.2°N,104.3°–118.8°E,海拔4–700 m;205个样方记录到维管植物373种,隶属79科241属,热带分布属占种子植物属数的70.2%,常绿阔叶木本植物的重要值为85%;该群系划分为4个群丛组,24个群丛。(3)番石榴(Psidium guajava)灌丛分布范围为22.1°–27.1°N,101.7°–113.8°E,海拔100–900 m;19个样方记录到维管植物83种,隶属38科76属,热带分布属占种子植物属数的71.8%,温带分布属占19.7%,常绿阔叶木本植物的重要值为81%;该群系划分为4个群丛组,5个群丛。研究表明,岗松灌丛和桃金娘灌丛在群落结构、生境特征和发生起源方面较为相似,两者均为本土天然次生灌丛,其分布区有较大重叠;番石榴灌丛是外来种为优势的群落,对本土植被生境的侵占较为严重,应在今后的监测研究中给予重视。
熊高明申国珍申国珍谢宗强徐文婷徐耀粘谢宗强李家湘
关键词:群落调查植被分类
中国檵木灌丛植被类型及群落特征被引量:1
2025年
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灌丛是中国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具有水源涵养、固土护坡和生物多样性保育等重要生态功能。然而,关于该灌丛群落特征与植被分类,仍然缺乏全国尺度上的系统性研究。该研究于2011–2019年在檵木灌丛分布区的典型地段采集了238个样方数据,结合中国经典植被分类和数量分类方法,对檵木灌丛的群落类型进行划分,并定量描述其群落结构、分布特征与生境条件。主要结果:(1)檵木灌丛主要分布于海拔35–1480 m的中低山地与丘陵;区域内年平均气温13.6–20.7℃,最冷月平均气温1.6–11.7℃,年降水量957–1802 mm,湿润指数0.9–1.0;土壤主要有红壤、黄壤、赤红壤、黄棕壤、石灰(岩)土等,pH 3.71–9.08。(2)记录到维管植物598种,隶属105科318属;种子植物有92科297属,其中热带分布属占52.5%,温带分布属占38.1%;群落中木本植物物种数占67.4%,常绿木本占比略高于落叶木本,草本植物中多年生草本和蕨类物种数约占80%。(3)灌木层平均盖度80%,平均高度1.7 m,平均物种丰富度12,檵木重要值33%,在群落中为优势种或共优势种;草本层平均盖度33%,平均高度0.5 m,平均物种丰富度4;苔藓层平均盖度27%,高度0.3–2.0 cm。(4)檵木灌丛群系划分为6个群丛组,34个群丛;依据其群落结构和生态特征,该群系可划分到低山丘陵暖性常绿阔叶灌丛群系组,属暖性常绿阔叶灌丛植被亚型、常绿阔叶灌丛植被型。该研究为理解中国檵木灌丛的生态地位及制定保护优先性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熊高明申国珍申国珍徐文婷赵常明谢宗强徐文婷徐耀粘王杨陈芳清
关键词:群落调查植被分类群系群丛
植被科学画符号系统设计和标准化绘图范式——以森林群落剖面图为例被引量:1
2025年
群落剖面图是综合表达植物群落结构、生境特征与生态关系的植被科学画,其信息容纳量、可视化效率和传播效率高,在植被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然而,传统群落剖面图受限于符号系统缺失、绘制主观性强及信息表达不完整等问题,阻碍了其有效实践及科学价值的深度挖掘。该研究以森林群落为对象,提出一套融合植被生态学、艺术设计与数字技术的植被科学画符号系统与标准化绘图范式,旨在实现群落结构与生境时空属性的精准可视化。基于亚热带典型植被类型的样方调查,结合正坡位与顺坡位双窄带绘制法,构建多层级符号体系(6大元素模块、21类图形符号),并创新性地引入中国画写实技法与数字绘图工具协同工作流,形成从现场草图到数字成图的标准化流程。该研究提出了一套森林群落剖面图符号系统、组成参数和绘图技法,包含地形、植被、土壤三大类符号库,实现群落垂直分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个体形态(胸径、冠幅、分枝角度)与生境因子(坡度、土壤质地、凋落物厚度)的定量化表达,清晰展现了群落的空间(植物个体的垂直分层和相对位置)和非空间(物种组成、个体大小和密度等)结构、种间关系和群落生境信息。通过11个群丛33幅分图的绘制实践,验证了其跨植被类型的普适性。该研究从元素组成和设计入手,规范森林群落剖面图构图、符号组成和表现技法,突破传统示意图范式,将群落剖面图升维为兼具科学精准性与艺术表现力的植被科学画,为《中国植被志》编研提供标准化制图工具。
李家湘刘文倩蒋国平赵丽娟徐永福吴磊喻勋林
关键词:植被生态学生境特征表现技法
闽西生态保护型乡村植物多样性特征及维护策略被引量:3
2023年
植物多样性是乡村生态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研究乡村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维持、提升乡村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解析闽西生态保护型乡村常口村植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类型,阐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因素对乡村植物群落组成的影响。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共调查到578种植物物种,隶属130科378属,其中野生植物物种396种,农业栽培物种53种,表现出高度的植物多样性;外来入侵植物有17种,以菊科为主,尚未对乡村生态环境构成威胁。2)共发现106个群系,其中自然与半自然植被52个,农业植被25个,绿地植被29个,群系类型具有地域代表性;自然与半自然植被以森林为主,农业和绿地植被面积很小,绿地植被以樟树+桂花配置为主,其种类组成主要为亚热带乡村常见的绿化树种。3)整体上乡村不同地点的物种组成差异与彼此间综合环境因子差异显著正相关,其中自然与半自然植被的物种组成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制约,绿地植被的物种组成差异随距道路距离和距居民点距离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结果表明,生态保护型乡村是植物多样性的重要保留地,具有重要的维护价值;乡村不同空间的植物种类组成及其群落类型截然不同,海拔在其中扮演着关键作用。研究结果突出了将生态保护型乡村纳入现有国家和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强调了乡村植物多样性的分区管理和构建生境网络等多种维护与提升策略,为中国其他地区乡村振兴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维护提供了有益的示范与借鉴。
葛结林熊高明徐文婷毛江涛秦晓琼马博宇徐凯高璐鑫李家湘武元帅谢宗强
关键词:乡村景观物种组成植物群落植物多样性
Application of Near-nature Management Theor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cenic Forest——With Shenzhen City as a Study Case被引量:1
2010年
With the present unceasing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society,ecological and social functions of forest have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This study with Shenzhen City as an example through elaborating the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ecological scenic forest and near-nature management,and combining with the present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cenic forest in Shenzhen City,specifically stated the requirements,principles and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of different aspects involv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cenic forest in Shenzhen,such as site classification,tree species selection,logging operation,community construction,tending management and benefit monitoring,and further expounded the application of near-nature management theories in this field.It was also stressed that the nature should be utilized and respected,artificial forest should be reformed into near-nature scenic forest with richer and more stable structure as well as higher protective eco-functions,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cenic forest and enhance its positive role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of Shenzhen.
王旭周光益李家湘邱治军
关键词:ECOLOGICALSCENICFORESTNATURE
长柄双花木分布格局对末次盛冰期以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长柄双花木Disanthus cercidifolius subsp.longipes是孑遗物种,为我国特有,濒危.该种是双花木Disanthus cercidifolius在中国—日本植物区系的变种,对于研究金缕梅科和...
冯贵祥涂荣慧李家湘喻勋林
湖南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被引量:14
2005年
报道了湖南植物区系中植物地理分布新纪录2属(亚菊属、琉璃繁缕属)。16个新纪录种(鳞茎堇菜、红毛虎耳草、光叶荛花、浙江山梅花、元宝槭、锐角槭、纳雍槭、紫花槭、茶条槭、亮叶槭、疏花槭、多花亚菊、朝鲜附地菜、华东菝葜、丝叶苔草、宽叶苔草),1 个亚种(枫叶槭),3个变种(南川长柄槭、钝角三峡槭、三裂飞蛾槭),1个变型(蓝花琉璃繁缕),隶属于10个科。
林亲众李家湘赵丽娟
关键词:植物学种子植物
双牌打鼓坪林场常绿阔叶林物种的多样性对比被引量:2
2008年
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研究是研究了解植物群落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动态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同差异,因此是群落生态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对湖南双牌打鼓坪林场位于山坡和山谷的常绿阔叶林群落乔木层树种的多样性指数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进行了对比调查.结果表明:群落内有乔木树种67种,隶属35科55属;山谷地带常绿阔叶林群落多样性指数普遍高于山坡地带,说明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会增加物种多样性,而高海拔地带的常绿阔叶林群落多样性指数有所增加,说明演替进入一定阶段,乔木层物种相对稳定.
牟村喻勋林李家湘
关键词:植物学常绿阔叶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中国南方灌丛优势木本植物叶的氮、磷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6
2017年
探索植物器官中氮(N)、磷(P)含量沿环境梯度的分异规律,有助于揭示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植物养分适应策略的过程和机制。该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中国南方12个省市区布设462个灌丛样点,对其中193种优势木本植物叶N、P含量进行调查取样。结果表明:1)南方灌丛优势木本植物叶的N、P含量几何均值分别为16.57 mg·g^(–1)和1.02 mg·g^(–1);其中,落叶木本植物(17.91 mg·g^(–1)、1.14 mg·g^(–1))显著高于常绿木本植物(15.19 mg·g^(–1)、0.89 mg·g^(–1));叶P含量较N含量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和环境依赖性。2)随年平均气温(MAT)的升高,常绿木本植物叶N、P含量降低,落叶木本植物叶N、P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随年降水量(MAP)的增加,常绿木本植物叶N含量降低,落叶木本植物叶N含量增加,两者P含量下降。3)土壤N含量的增加对两者叶的N含量无显著影响;但随土壤P含量的增加,常绿和落叶木本植物叶P含量均显著增加。4)广义线性回归显示,植物生活型分别可解释叶N、P变异的7.6%和14.4%,MAP和土壤P含量分别解释了0.8%和16.4%的叶P变异。结果表明,中国南方灌丛中优势植物叶的N含量主要受不同生活型植物生长需求所决定,而P含量则受气候、土壤和植物生活型共同决定。
李家湘徐文婷熊高明王杨赵常明卢志军李跃林谢宗强
关键词:热带亚热带植物生活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