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孝琼

作品数:37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水稻
  • 17篇基因
  • 11篇野生
  • 11篇野生稻
  • 10篇分子标记
  • 9篇性状
  • 8篇小粒野生稻
  • 6篇育种
  • 6篇水稻基因
  • 6篇水稻基因组
  • 6篇恢复系
  • 6篇基因组
  • 6篇褐飞虱
  • 6篇飞虱
  • 6篇高产
  • 6篇高产性
  • 6篇高产性状
  • 6篇QTL定位
  • 5篇杂交
  • 5篇抗性

机构

  • 33篇广西农业科学...
  • 7篇广西大学
  • 5篇广西作物遗传...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湖南杂交水稻...
  • 1篇广西亚热带生...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布隆迪国家农...
  • 1篇上海天谷生物...

作者

  • 37篇李孝琼
  • 30篇郭嗣斌
  • 22篇韦宇
  • 21篇刘开强
  • 15篇高国庆
  • 9篇邓国富
  • 6篇李容柏
  • 5篇黄凤宽
  • 5篇黄大辉
  • 5篇张月雄
  • 4篇陈乔
  • 4篇黄玉溢
  • 4篇刘驰
  • 4篇马增凤
  • 4篇韦素美
  • 3篇陈英之
  • 3篇阳海宁
  • 3篇杨朗
  • 2篇黄悦悦
  • 2篇刘开雨

传媒

  • 7篇南方农业学报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Agricu...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作物研究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2013全国...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粒野生稻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利用导入系群体检测来自小粒野生稻产量相关性状的有利QTL,为水稻超高产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方法】利用小粒野生稻与栽培稻IR24构建的高代回交导入系,通过早、晚两季的重复试验,应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该群体进行每株穗数(PNR)、单穗长(PLH)、千粒重(TGW)、每穗实粒数(FGP)、每穗总粒数(SPP)、单株重(YGP)等6个产量相关性状的QTL检测及遗传效应分析。【结果】早、晚两季分别检测到20和17个与产量相关的QTL,其中,控制每株穗数、单穗长、千粒重、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和单株重的QTL分别有3、6、6、4、3和5个。两季均检测到的QTL有10个,分别为单穗长QTL q PLH-2、q PLH-5,千粒重QTL q TGW1.1、q TGW3、q TGW9、q TGW12,每穗总粒数QTL q SPP-1,单株重QTL q YGP-1.2、q YGP-3、q YGP-12,其平均表型贡献率分别为7.38%、10.01%、8.51%、14.66%、10.23%、17.00%、6.80%、7.69%、20.35%和16.23%。【结论】两季共检测到13个来自小粒野生稻的有利QTL,其中q PLH-2、q TGW-1.1、q TGW-9、q TGW-12、q SPP-1、q YGP-12等6个QTL在两季试验中均稳定表达,推测其可能在超高产育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韦宇李孝琼黄克宁陈颖高国庆邓国富郭嗣斌
关键词:小粒野生稻产量相关性状导入系群体QTL定位
用于鉴定水稻穗长性状的dCAPS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鉴定水稻穗长性状的dCAPS分子标记及应用,其为PL‑dCAPS标记,在水稻基因组DNA中使用引物可扩增出316bp的条带,长穗品种的水稻扩增条带经限制性内切酶Xba I酶切后,只有一条条带;短穗品种的水...
郭嗣斌李孝琼韦宇陈颖刘开强
文献传递
肥密对超级杂交稻特优233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充分发掘特优233的高产潜力,组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对该组合的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能使特优233产量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栽培方式是合理稀植,提高施肥水平,即每公顷施用纯N300kg,栽植21万蔸。
容林熙莫振茂黄春东黄春兴李孝琼李英张玲白德朗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栽培施肥特优233
水稻恢复系桂1025和桂99的螟虫抗性改良
螟虫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是导致我国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尚未发现有效的抗螟虫的水稻基因资源,运用转基因技术改良水稻的螟虫抗性,是培育抗螟虫水稻新品种的最有效途径。本研究以T1C-19(含抗螟虫基因Cry1...
韦宇李孝琼徐俊英陈颖高国庆邓国富郭嗣斌
关键词:水稻恢复系
抗稻瘟病杂交稻旱优786的特征特性与稻瘟病抗性基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明杂交稻稻瘟病抗性基因来源,为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种质基础。[方法]以抗稻瘟病杂交稻旱优786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试验数据,综合评价旱优786的特征特性;在长江中下游6个省份对旱优786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分析,并对其父本旱恢786和母本沪旱7A进行Pi2、Pita、Pi5等16个抗稻瘟病基因荧光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在湖北省迟熟中稻品种区域试验中,旱优786在2020年、2021年产量分别为717.04 kg/667m^(2)和657.53 kg/667m^(2),与对照品种丰两优4号相比,2年增幅分别达7.52%和4.21%,平均增幅达5.91%;旱优786出糙率80.7%,精米率71.2%,整精米率60.7%,垩白粒率20.0%,垩白度4.9%,直链淀粉含量16.2%,胶稠度77 mm,米质达农业行业标准《食用稻品种品质》(NY/T 593-2013)三级优质米;旱优786对稻瘟病表现中抗水平。旱优786携带2个稻瘟病抗性纯合型基因(Pib和Pi54)和8个杂合型基因(Pi2、Pita、Pi5、Pit、Pi46、Pi33、Pi41和Pid2);父本携带7个稻瘟病抗性纯合型基因(Pi2、Pita、Pi5、Pit、Pib、Pi54和Pid2),母本携带5个稻瘟病抗性纯合型基因(Pib、Pi54、Pi46、Pi33和Pi41),其中,Pib和Pi54为2个亲本共有抗稻瘟病基因。[结论]旱优786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可作为优质且抗稻瘟病的品种推广应用。
韩金玲刘开强齐金岗陈颖张雷沙爱华郭嗣斌李孝琼李明寿
关键词:杂交稻稻瘟病抗性基因
水稻恢复系桂1025和桂99的螟虫抗性改良
螟虫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是导致我国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尚未发现有效的抗螟虫的水稻基因资源,运用转基因技术改良水稻的螟虫抗性,是培育抗螟虫水稻新品种的最有效途径。本研究以T1C-19(含抗螟虫基因Cry1...
韦宇李孝琼徐俊英陈颖高国庆邓国富郭嗣斌
关键词:水稻恢复系
文献传递
广西普通野生稻抗病虫性资源基因鉴定、分子标记和利用
李容柏韦燕萍杨朗刘驰陈英之黄大辉黄思良黄凤宽岑贞陆马增凤韦素美李丽淑陈乔孙荣科李孝琼胡春锦
水稻是该区最主要粮食作物。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是水稻的主要病虫害,稻纹枯病近年来已上升为水稻的主要病害,而细菌性条斑病是急性病害,时有发生,这些病虫害往往对生产上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培育抗性品种是对水稻病虫害的最经济...
关键词:
关键词:野生稻基因鉴定分子标记
标记辅助培育水稻抗稻褐飞虱和稻白叶枯病基因聚合系被引量:28
2010年
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是水稻的主要病虫害,利用优良的抗性基因培育抗性基因聚合系对于防治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回交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将抗稻白叶枯病基因Xa23和抗稻褐飞虱基因Bph3分别导入主栽杂交水稻品种的保持系先B、天B、盟B、龙特甫B和桂B中。结果表明,获得稳定的单抗性基因导入系1436份和双抗性基因聚合系144份。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显示,Xa23导入系和Xa23Bph3聚合系对抗稻白叶枯水平达到中抗和接近高抗的水平(1.1~3.0级),Bph3导入系和Xa23Bph3聚合系抗褐飞虱水平达中抗到抗的级别(3.2~4.0级)。农艺性状分析显示多数抗性基因聚合系的株高、剑叶长宽度、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与受体差异不显著,只有少数聚合系有1~2个性状的差异。SSR标记分析表明抗性基因聚合系的遗传背景回复率达89.6%~97.8%,等位性位点纯合度达95.6%~99.9%。初步证明本研究已成功地获得抗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基因的聚合系,这些抗性改良保持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并为建立完善的分子设计育种平台提供了重要育种材料基础。
阳海宁韦绍丽李孝琼张月雄刘驰陈乔陈乔岑贞陆韦素美杨朗黄凤宽何文强刘开雨黄大辉马增凤黄悦悦宋建东
关键词:杂交水稻保持系设计育种
用于鉴定水稻穗长性状的CAPS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用于鉴定水稻穗长性状的CAPS分子标记及应用,其为CAPS730标记,在水稻基因组DNA中使用引物可扩增出302bp的条带,长穗品种的水稻扩增条带经限制性内切酶SapI酶切后,得到两条条带;短穗品种的水稻扩增条带经...
郭嗣斌李孝琼陈颖刘开强
用于鉴定水稻粒重性状的dCAPS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用于鉴定水稻粒重性状的dCAPS分子标记及应用,其为dCAPS750标记,在水稻基因组DNA中使用引物可扩增出427bp的条带,大粒品种的水稻扩增条带经限制性内切酶Xho I酶切后,得到两条条带;小粒品种的水稻扩增...
李孝琼郭嗣斌陈颖王小姣刘开强齐金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