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卉
-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治疗对慢性疼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疗效的非随机前瞻性试验被引量:27
- 2012年
-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保守治疗对慢性疼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在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方面的疗效。方法 81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施行PVP(n=41,A组)或保守治疗(n=40,B组)。患者均经MRI证实患有慢性压缩性骨折,且疼痛持续在3个月或以上。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1、3、6个月和1年的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共有71例(A组37例和B组34例)完成了1年随访评估。通过在1周,1、3、6个月和1年的视觉模拟评(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欧洲基金会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生活品质问卷评分和罗兰莫里斯残疾评分显示,A组在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方面显著优于B组,各时间点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最终的临床随访评估中A组有30例、B组13例患者疼痛达到完全缓解(P<0.01)。结论 PVP在治疗慢性压缩性骨折和持续性疼痛的缓解及功能恢复方面优于保守治疗。
- 李卉顾一峰李永东吴春根李明华宋红梅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疼痛经皮椎体成形术保守治疗
- 胰头癌侵犯前路与非前路神经通路的多层螺旋CT表现分析及生存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比较胰头癌侵犯前路与非前路神经通路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附属第六人民医院93例胰头癌患者的术前多层螺旋CT图像,根据胰头癌侵犯不同神经通路分为A组(侵犯前路神经通路)和B组(侵犯胰丛1/胰丛2/肠系膜根部神经通路),分析两组胰头癌的多层螺旋CT特征(肿瘤大小、胆总管及主胰管扩张、十二指肠浸润),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预后。结果A组肿瘤大小(3.00±0.94)cm,B组为(3.00±0.92)cm。A组胆总管扩张比例55.81%,B组为比例58.00%。A组主胰管扩张比例76.74%,B组为74.00%。A组十二指肠侵犯率为60.57%,B组为48.00%。两组患者肿瘤大小(P=0.882)、胆总管(P=0.832)及主胰管(P=0.760)扩张、十二指肠浸润情况(P=0.22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总生存期为304 d,明显短于B组(52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侵犯前路神经通路和侵犯胰丛1/胰丛2/肠系膜根部神经通路的胰头癌多层螺旋CT表现无显著差异,但侵犯前路神经通路的胰头癌患者总生存预后明显较差。
- 平鸿坤谭广李卉
- 关键词:侵犯神经通路多层螺旋CT
- 基于CTSE酶响应型分子探针的胰腺癌双模态成像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构建酶响应型分子探针Fe3O4-HSP-QM,用于胰腺癌细胞PANC1-CTSE的磁共振与荧光双模态成像。方法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癌细胞中组织蛋白酶E的表达水平,检验QM-COOH聚集诱导发光特性以及Fe3O4荧光淬灭特性,通过细胞毒性试验(MTT)验证Fe3O4-HSP-QM和Fe3O4的细胞毒性,并测量二者弛豫率,行体外磁共振成像以及细胞荧光成像。结果Western Blot表明胰腺癌细胞高表达组织蛋白酶E。QM-COOH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Fe3O4能够淬灭荧光。MTT法表明Fe3O4-HSP-QM和Fe3O4无明显细胞毒性(P>0.05)。相比于Fe3O4,Fe3O4-HSP-QM具有更高的横向弛豫率r2,体外磁共振成像表明,Fe3O4-HSP-QM呈现出更明显的T2信号变化趋势。荧光成像表明,Fe3O4-HSP-QM在胰腺癌细胞可见明显荧光,而对照组细胞荧光信号一直处于淬灭状态。结论Fe3O4-HSP-QM可用于胰腺癌细胞的磁共振与荧光双模态成像,相比于Fe3O4,Fe3O4-HSP-QM磁共振成像具有一定优势。
- 谭广平鸿坤李卉
- 关键词:胰腺癌细胞
- MRI监测氯喹抑制肿瘤自噬的影像学评估与疗效分析
- 目的 探讨MRI 监测氯喹抑制肿瘤自噬的影像学评估及疗效分析效果.方法 选取两组具有自噬活性肿瘤细胞系,分别作为对照组和氯喹处理组,液氮中保存.两组肿瘤细胞处理,氯喹处理组自噬活性肿瘤细胞弃去培养液,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氯...
- 于佳琪李卉
- 关键词:氯喹影像学评估疗效分析
- T细胞运载金纳米粒子活体成像的初步实验
- 2012年
- 目的为直观评价过继免疫疗法的疗效,尝试用电穿孔法将显像剂标记的金纳米粒子(AuNPs)导入T细胞,再对T细胞进行活体成像。方法3只雄性BALB/C-nu/nu裸鼠,6周龄,体质量18~22 g。①以氨羧络合剂(DTPA或DOTA)对AuNPs的表面进行改性,再用聚乙二醇(PEG)修饰,最后对AuNPs进行111In或64Cu标记。②通过电穿孔法将AuNPs导入正常人T细胞。③将含111In标记AuNPs的T细胞直接注射到裸鼠1肺内,采用微型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micro-SPECT)/CT对其活体成像。再以微型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micro-PET)/CT对含有64Cu标记AuNPs的T细胞于裸鼠2及64Cu标记AuNPs于裸鼠3体内生物学分布进行活体成像。结果电穿孔法将111In标记的AuNPs导入T细胞后直接注射入裸鼠1肺内,以micro-SPECT/CT对其成像,结果为阳性,裸鼠1右肺内见高摄取区。用正电子核素64Cu标记AuNPs,同时尝试各种电转条件以进一步提高转染效率(2.3×105AuNPs/cell)和细胞存活率(65.4%),经尾静脉注射入裸鼠2体内,micro-PET/CT于注射后立刻成像、注射后2 h及18 h分别成像,清晰地显示含有64Cu标记AuNPs的T细胞在正常裸鼠2体内的动态生物学分布。作为对照,同时对64Cu标记的AuNPs本身于裸鼠3体内活体成像,发现含有AuNPs的T细胞与AuNPs本身的生物学分布显著不同。结论初步研究表明运载显像剂标记AuNPs的T细胞活体成像是可以实现的。
- 梁欣李卉董坤李永东
- 关键词:金纳米粒子T细胞活体成像铟
- 靶向性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早期诊断胰腺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0年
- 胰腺癌是常见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预后较差,目前治疗效果欠佳,因此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SPIO)作为临床常用磁共振造影剂,具有易于表面化学修饰的特点,若结合靶向功能基团可以实现主动靶向功能,靶向性SPIO可以实现更精准、更早期的诊断。近年来,SPIO结合胰腺癌不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靶向基团可以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这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开辟了新方法,也为SPIO的临床转化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 谭广李卉
- 关键词:胰腺癌肿瘤标志物
- MRI监测氯喹抑制肿瘤自噬的影像学评估与疗效分析
- 目的 探讨MRI监测氯喹抑制肿瘤自噬的影像学评估及疗效分析效果.方法 选取两组具有自噬活性肿瘤细胞系,分别作为对照组和氯喹处理组,液氮中保存.两组肿瘤细胞处理,氯喹处理组自噬活性肿瘤细胞弃去培养液,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喹...
- 于佳琪李卉
- 关键词:氯喹影像学评估疗效分析
- CT血管造影与DSA诊断肺隔离症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3
- 2012年
- 目的评估64排CT血管造影(CTA)对肺隔离症(PS)的诊断价值。方法 43例疑似肺隔离症患者在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或手术前接受64排CTA检查。从患者及异常供血动脉方面评估CTA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肺隔离症在CT平扫显示为囊性(5例)、实性(25例)或囊实性病灶(13例),病灶从1.5 cm至12 cm不等。CTA诊断37例患者为肺隔离症,6例为非肺隔离症。DSA和(或)手术显示37例患者为肺隔离症,6例为非肺隔离症。从患者方面评估,CTA诊断肺隔离症的准确率为97.7%,敏感度为97.3%的,特异度为100%,PPV为100%,NPV为85.7%。从异常供血动脉方面评估,CTA诊断肺隔离症的准确率为98.0%,敏感度为97.8%,特异度为100%,PPV为100%,NPV为85.7%。从患者、血管两方面比较,CTA与DSA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可以替代DSA用于术前诊断肺隔离症。CTA不仅能显示异常的供血动脉,而且可以提供异常肺实质、气管及周围肺气肿等具体信息。
- 梁欣李卉张国滨李明华赵俊功
- 关键词:肺隔离症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
-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在胰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 2019年
-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采用双指数模型,通过多个b值分析,无需使用对比剂即能获得水分子扩散运动和微循环灌注信息,可较准确地量化评估胰腺疾病的微观结构变化,为胰腺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理分级及分期、疗效评估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IVIM-DWI在胰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做简要综述。
- 陈芙蓉李卉
- 关键词:胰腺疾病
- CT评估胰腺癌不同神经通路侵犯的预后价值及模型构建
- 2024年
-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CT评估胰腺癌侵犯周围不同组神经通路的预后价值,并结合其他CT影像学特征,建立预测胰腺癌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根据肿瘤侵犯不同神经通路分为A组(侵犯前路神经通路)和B组(侵犯胰丛1/胰丛2/肠系膜根部神经通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特征,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此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来评估列线图的性能。结果 B组中位总生存期长于A组(P=0.002)。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静脉畸形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585, 95%CI:1.397~4.785,P=0.003),B组相较于A组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HR=0.537, 95%CI:0.323~0.893,P=0.017)。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体现了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 侵犯前路神经通路的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较短。基于CT评估的静脉畸形和周围不同组神经通路侵犯的列线图模型可以协助预测胰腺癌患者的预后。
- 郁念慧李卉
-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