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北兴

作品数:56 被引量:227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17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6篇农药
  • 14篇悬浮剂
  • 8篇微囊
  • 7篇杀虫
  • 7篇微囊悬浮剂
  • 6篇杀虫剂
  • 6篇线虫
  • 5篇毒力
  • 5篇农药微胶囊
  • 5篇微胶囊
  • 5篇物理稳定性
  • 4篇炭疽
  • 4篇农药活性
  • 4篇根结线虫
  • 3篇炭疽病
  • 3篇离子
  • 3篇滤头
  • 3篇辣椒
  • 3篇番茄
  • 3篇复配农药

机构

  • 56篇山东农业大学
  • 3篇宁夏农林科学...
  • 2篇南开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东省农药检...
  • 1篇山东医药技师...
  • 1篇山东康乔生物...

作者

  • 56篇李北兴
  • 43篇刘峰
  • 28篇慕卫
  • 28篇张大侠
  • 7篇管磊
  • 7篇林琎
  • 7篇王凯
  • 5篇王伟昌
  • 4篇高杨杨
  • 4篇张灿光
  • 3篇李华
  • 2篇张鹏
  • 2篇张鹏
  • 2篇郭贝贝
  • 2篇张宪鹏
  • 2篇杨松
  • 1篇刘会香
  • 1篇原雪峰
  • 1篇曹立冬
  • 1篇李金

传媒

  • 14篇农药学学报
  • 3篇农药科学与管...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现代农药
  • 1篇世界农药
  • 1篇应用化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国化工学会...

年份

  • 3篇2025
  • 7篇2024
  • 5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生物质基农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基农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采用生物质为原料,通过高温预处理‑水热碱催化首先得到浓度高、品质好的腐植酸母液,随后用于农药微囊剂的囊壁材料的自组装成壳。本发明的农药微胶囊对活性成分包覆...
张鹏李北兴孙红文刘峰慕卫
防治作物根结线虫病农药制剂的特性、纳米化需求及对策
2025年
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蔬菜等作物根结线虫病发生与为害程度逐年加剧,对新型高效、环境友好型杀线虫制剂的需求显著增加。近年来,纳米农药制剂的研究发展迅速,在提高药剂生物利用率和降低用药量方面潜力巨大。本文主要从杀线虫纳米制剂的加工工艺、应用现状和特点等方面综述了杀线虫剂及其防治根结线虫病的纳米化需求。相较于传统制剂,纳米制剂的小尺寸效应能够显著提高其杀线虫活性;对纳米载体进行功能化修饰,还可使其具备如提高纳米制剂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改善对根结线虫表皮及植物根系的渗透性能,以及实现纳米载体对酶、pH值等特定影响因子的响应释放等诸多功能,提高综合防控效果。但杀线虫剂的纳米化目前也亟待解决以下问题:如兼顾性能与开发成本,以提高纳米杀线虫剂剂对现有商品制剂的竞争力;全面评估纳米杀线虫剂的安全和环境等风险,制定合理的生产及用药管理规范等。
杜江唐剑锋孙攀韩志任赵洪海李北兴张大侠刘峰
关键词:纳米制剂根结线虫病杀线虫剂农药利用率
双委夜蛾幼虫对不同类别杀虫剂的敏感性及中毒症状被引量:5
2017年
为筛选防治农业新发害虫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Hampson)的有效药剂,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其不同龄期幼虫对8类18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并观察了幼虫对不同药剂的中毒症状。结果表明:3~6龄双委夜蛾幼虫对辛硫磷、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较高,LC_(50)值为0.138 1~27.40 mg/L;3龄及4龄幼虫对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氟啶脲、茚虫威和虫螨腈敏感性较高,LC_(50)值小于22.63 mg/L,而5龄和6龄幼虫对上述药剂的敏感性均有所降低,LC_(50)值大于38.13 mg/L;各龄期幼虫对甲基嘧啶磷、灭幼脲及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均较低,LC_(50)值大于40.83 mg/L。双委夜蛾幼虫对不同类别杀虫剂的中毒症状存在差异,其中,经有机磷类、新烟碱类、吡咯类及齅二嗪类杀虫剂处理后,幼虫表现为体表干燥、体壁皱缩;而经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处理后幼虫表现为体壁柔软、充满体液。就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而言,推荐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辛硫磷、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及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剂可用于双委夜蛾的应急防治。
丁金凤赵云贺李北兴刘峰慕卫
关键词:杀虫剂敏感性中毒症状
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在优化噻虫胺悬浮剂物理稳定性上的应用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比较正交和均匀设计两种多因素试验方法在水悬浮剂配方中应用的优缺点,为该方法在农药制剂学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采用流点法初筛得到润湿性能良好的润湿分散剂之后,分别采用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制备30%噻虫胺悬浮剂。综合考察润湿分散剂和黏度调节剂对制剂热贮析水率、离心沉淀率、黏度、流动性、分散性、热贮前后样品的粒度分布(D10、D50和D90)和悬浮率的影响。通过主效应图分析正交试验结果,采用逐步回归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均匀试验结果,最后检验优化配方的各项性能。【结果】正交试验和均匀试验的所有样品黏度均在144.50—317.84 m Pa·s,均具有良好(良级或优级)的流动性和分散性。由于奥氏熟化作用,样品经热贮后,粒子的粒径轻微增大,D10、D50和D90分别由0.56—1.00、0.88—1.53和1.77—2.68μm变为0.76—1.02、1.12—1.56和2.07—3.25μm。所有样品贮前悬浮率均在91.88%—96.39%,经热贮后样品的悬浮率变化不大,分别在91.91%—96.13%,符合悬浮剂质量控制的一般要求,故本研究主要优化了热贮析水率和离心沉淀率两个指标。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T2700、黄原胶和硅酸镁铝的用量对热贮析水率和离心沉淀率均有显著影响,且均随用量增加而降低,而NR1601的用量对两个因变量的影响不显著。采用正交设计优化的配方,样品黏度为229.6 m Pa·s,流动性和分散性良好,热贮前后悬浮率分别为(94.76±0.70)%和(93.50±0.20)%,热贮析水率为(4.23±0.19)%,离心沉淀率也低于10%。均匀设计中,PLS平方项模型对热贮析水率有良好的预测性,热贮析水率为(2.55±0.03)%,离心沉淀率也仅为(4.36±0.21)%,优化样品的黏度为324.16 m Pa·s,流动性和分散性良好,热贮前后悬浮率分别为(93.19±0.09)%和(92.77±0.22)%,粒子的粒径小且分布较窄。PLS线性模型对离心沉淀率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性,�
李北兴王伟昌张大侠王凯管磊刘峰
关键词:正交设计均匀设计偏最小二乘法物理稳定性
一种防治线虫的三氟吡啶胺复配农药组合物
本发明属于线虫防治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治线虫的三氟吡啶胺复配农药组合物。有效成分为三氟吡啶胺分别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伊维菌素、阿维菌素B1或阿维菌素B2复配。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范围内进行复配,均能够产生增效作用,...
张大侠慕卫李北兴朱红苹刘阳邹楠
农药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制备、发展现状及展望被引量:4
2023年
新农药创制研发周期长、成本高,而基于现有品种研发与优化农药剂型能够显著减少农药流失、提升防治效果、提高农药利用率,是我国农药“减施增效”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在目前的农药剂型中,可分散油悬浮剂因具有环境友好、润湿铺展性好、抗冲刷能力强及增效作用明显等突出优势,已经成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农药剂型之一。本文从可分散油悬浮剂定义、特点、研究进展、配方构成和筛选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可分散油悬浮剂或其他剂型的发展提供借鉴和理论指导。
胡帅上官文杰程雪健李北兴黄啟良曹立冬
关键词:农药制剂
一种微胶囊囊芯释放率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胶囊囊芯释放率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微胶囊囊芯释放率的测试方法中,将微胶囊样品置于有机滤头内,然后向有机滤头内加入少量的释放介质,测试过程所需的释放介质非常少;另外,微胶囊不会透过有...
刘峰慕卫张大侠李北兴崔凯娣王伟昌
一种纳米农药助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农药助剂,所述纳米农药助剂包括棕腐酸和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季铵盐‑7,棕腐酸的用量与农药活性成分的质量比为1‑10:1,所述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占农药制剂的百分含量为0.1‑2%;通过本发...
林琎刘骁驰唐蕴瑜李北兴慕卫顾爱国
农药学研究生培养及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18年
为更好地提升研究生综合能力,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加工与应用技术课题组探索了一系列培养、激励、保障机制,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研究生培养和能力提升的方法和途径。如:定期课题汇报,组成"传帮带"研究小组,全员参加开题答辩等,并从物质奖励和满足研究生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两方面试行了一系列激励措施。通过多年努力和实践,研究生的科研工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均有大幅度提升。实验室的保障和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研究生的科研工作热情,科研视野得到了拓展,逻辑思维能力得到系统锻炼,科研水平得到了稳步提高。
慕卫刘峰李北兴刘会香
关键词:农药学激励机制
均匀设计和响应面法联用优化30%噻虫胺悬浮剂配方被引量:5
2016年
将均匀设计和响应面法联用,优化了30%噻虫胺悬浮剂配方。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二次多项式回归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润湿分散剂和黏度调节剂对制剂热贮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回归方法拟合热贮析水率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41 1和0.999 9,可用于预测热贮析水率。经验证,对热贮析水率的预测配方均为优化配方,样品的热贮析水率均低于5%,热贮前后样品的悬浮率均高于92%。两种回归方法中,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模型对热贮析水率的预测性更好,相对标准偏差仅为–4.85%。所得最优配方(均为质量分数)为:3%T2700(聚羧酸盐类润湿分散剂)、0.4%NR1602(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0.22%黄原胶和2%硅酸镁铝,此时热贮析水率最小为2.27%±0.08%,热贮前后制剂的悬浮率分别为92.51%±0.25%和92.02%±0.46%,热贮后未发现絮凝、结块或结底现象,而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流动性。结合响应面结果,适当降低T2700用量后,样品的热贮析水率仍低于5%,且其他性能均合格。可见,均匀设计和响应面法联用对悬浮剂配方进行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王伟昌张宪鹏张大侠李北兴刘峰
关键词:均匀设计响应面法偏最小二乘噻虫胺悬浮剂物理稳定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