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荣
- 作品数:4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昼夜节律对PEMFs暴露小鼠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脆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探讨昼夜节律对脉冲电磁场暴露小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n=10): 对照组、磁场A组和磁场B组.两磁场组饲养于强度为8×10-4 T的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环境中(f=15 Hz),暴磁时间均为6 h/d(磁场A组为白天10∶00~16∶00,磁场B组为夜间22∶00~4∶00).对照组饲养于线圈中,但不暴磁.10 d后统一摘右眼取血,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红细胞脆性进行测定.结果: 磁场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液流变学特性以及红细胞脆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磁场组(A,B)之间比较,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和开始溶血NaCl溶液浓度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完全溶血的浓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PEMFs可以改善小鼠血液流变特性,降低红细胞脆性,白天暴磁效果优于夜间,提示昼夜节律对其生物效应有影响.
- 申广浩罗二平路丽华吴小明徐巧玲周龙甫李丽荣刘鲁伟
- 关键词:脉冲电磁场小鼠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脆性
- 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5年
- 目的: 观察低强度脉冲电磁场 (pulsedelectromag neticfields,PEMFs)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体外骨形成的影响.方法: 取出生后( <24h)的SD仔鼠 2只,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成骨细胞.频率 15Hz,场强 8Gs的PEMFs作用于成骨细胞.应用MTT方法、碱性磷酸酶测定、四环素荧光标记检测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体外骨形成情况.结果:①MTT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A490nm值为(0 330±0 020),实验组A490nm值为 ( 0 379±0 038 ),两组间有显著差异 (P<0 01).②ALP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A410nm值为 ( 0 170±0 029),实验组A410nm值为 (0 206±0 018),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 01 ).③钙结节数量实验组也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 PEMFs作用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加速了体外骨形成.
- 李丽荣罗二平申广浩韩利华吴晓明周娅蕾周龙甫
- 关键词:脉冲电磁场成骨细胞细胞分裂细胞分化骨生成
- 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对大鼠骨密度及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对大鼠骨密度及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 :将 32只 3mo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n =8) :去势组、对照组、磁场A组、磁场B组 ;各组大鼠均采用下腹部切口 ,去势组及磁场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 ,对照组仅行开腹术 .其中 ,磁场A组暴露于强度为 4× 10 - 4T的脉冲磁场环境中 ,磁场B组暴露于强度为 8× 10 - 4T的脉冲磁场环境中 ,两组磁场频率f均为 15Hz,τ为 5ms,暴磁时间为6h d .各组动物饲养条件相同 ,8wk后处死 ,测定全身骨密度及骨形态计量学指标 .结果 :与去势组大鼠相比 ,磁场组全身骨密度、股骨远端骨密度、骨小梁面积百分比、骨小梁宽度、骨小梁数目均有增加 (P <0 .0 5 ) ,骨小梁间隙减小 (P <0 .0 5 ) ;而与对照组相比 ,磁场B组全身骨密度、骨小梁面积百分比以及骨小梁数目等指标间的差异则没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磁场组之间作比较 ,全身骨密度和骨小梁数目的差异显著(P <0 .0 5 ) .结论 :PEMFs对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磁场生物效应存在明显的窗口效应 .
- 徐巧玲路丽华罗二平申广浩刘冬焕化前珍吴晓明李丽荣
- 关键词:脉冲电磁场骨质疏松骨密度骨形态计量学
- 脉冲电磁场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被引量:7
- 2005年
- 脉冲电磁场影响体外培养的成骨样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并加速骨样组织形成,对成骨细胞形态学上也有一定影响,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电磁场对成骨细胞作用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
- 李丽荣罗二平申广浩吴晓明
- 关键词:电磁场成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