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丹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牙周
  • 2篇牙周炎
  • 1篇蛋白
  • 1篇新癀片
  • 1篇牙周基础治疗
  • 1篇牙周炎患者
  • 1篇牙周指标
  • 1篇牙周指数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氧化钙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腮腺
  • 1篇腮腺部分切除...
  • 1篇腮腺浅叶切除
  • 1篇腮腺浅叶切除...
  • 1篇疼痛
  • 1篇疼痛情况
  • 1篇年轻恒牙

机构

  • 5篇九江市第一人...

作者

  • 5篇李丹
  • 4篇陈羿
  • 1篇徐拥军
  • 1篇邹辉文
  • 1篇段飞
  • 1篇李瑾
  • 1篇周美华

传媒

  • 2篇当代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天津药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抗生素用于根尖诱导的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分析运用抗生素糊剂消毒根管对年轻恒牙的根尖诱导成形的疗效。方法:将72例78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颗使用抗生素糊剂消毒根管后再使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尖诱导成形。对照组38颗直接使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尖诱导成形。观察两组术后两年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成功率97.5%,对照组成功率81.5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抗生素糊剂消毒根管后再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尖诱导成形,可以提高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成功率。
李瑾周美华李丹
关键词:抗生素氢氧化钙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
新癀片糊剂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评估新癀片糊剂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门诊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牙周基础治疗龈下刮治操作后,用双氧水冲洗,放置碘甘油于牙周袋内;观察组在牙周基础治疗龈下刮治操作后,用双氧水冲洗,放置新癀片糊剂于牙周袋内。统计分析两组牙周指数、术后24 h VRS评分、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龈下刮治术前的PD、BI、GI、BOP、AL、牙齿松动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龈下刮治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PD、BI、GI、BOP、AL、牙齿松动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24 h V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癀片糊剂联合牙周基础治疗能更加有效地杀灭牙周致病菌,减轻患者治疗后的疼痛,促进牙周组织的愈合。
李丹陈羿汪方
关键词:牙周基础治疗牙周指数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免疫调节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蛋白-3水平与疾病活动和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oluble 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1,sPD-1)、免疫调节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蛋白-3(immunoregulatory molecule 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3,Tim-3)水平与疾病活动和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OL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型标准分为糜烂型组(n=38)与非糜烂型组(n=32),另选5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sPD-1、Tim-3水平、疾病活动度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并分析OPL患者血清sPD-1、Tim-3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和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糜烂型组与非糜烂型组血清sPD-1、Tim-3、CD8^(+)、IgM、网纹-糜烂-溃疡疾病活动积分(reticulation-erythema-ulceration,REU)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糜烂型组均高于非糜烂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糜烂型组与非糜烂型组CD3^(+)、CD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糜烂型组均低于非糜烂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OPL患者血清sPD-1、Tim-3水平与CD8^(+)、IgM呈正相关(P<0.05),与CD3^(+)、CD4^(+)呈负相关(P<0.05)。结论OLP患者血清sPD-1、Tim-3表达较正常群体明显偏高,二者共同参与OLP患者的病情进展及免疫功能调节。
李丹陈羿徐拥军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免疫功能
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与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与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与改良组,每组42例。常规组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改良组采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改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切口长度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与腮腺浅叶切除术均可用于治疗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清除肿瘤组织,且远期疗效相当,但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术中出血风险较低,手术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更少。
陈羿段飞李丹邹辉文
关键词:腮腺浅叶切除术肿瘤复发
米诺环素联用奥硝唑治疗牙周炎的疗效及对患者龈沟液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牙周炎患者联合应用米诺环素、奥硝唑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12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周炎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奥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龈沟液炎性因子、牙周指标、疼痛程度、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46/47),高于对照组的82.98%(39/47),有统计学差异(χ^(2)=4.424,P=0.035);治疗后,观察组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6.56±1.03)pg/m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为(7.34±1.01)mg/L,白细胞介素-6(IL-6)为(9.10±1.07)pg/mL,白细胞介素-8(IL-8)为(63.28±3.10)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8.78±1.05)pg/mL、(10.61±1.17)mg/L、(12.53±1.36)pg/mL、(78.26±5.31)pg/mL,有统计学差异(t=10.348、14.504、13.589、16.702,P均<0.001);观察组菌斑指数(PI)为(1.83±0.41)分,龈沟出血指数(SBI)为(1.53±0.38)分,探诊深度(PD)为(3.06±0.35)mm,附着丧失(AL)为(1.50±0.40)mm,均低于对照组的(2.35±0.47)分、(2.31±0.41)分、(3.82±0.29)mm、(2.94±0.33)mm,有统计学差异(t=5.716、9.566、11.463、19.038,P均<0.001);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为(2.50±0.32)分,低于对照组的(3.89±0.57)分,有统计学差异(t=14.57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4%(5/47),与对照组的4.26%(2/4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617,P=0.432)。结论米诺环素联用奥硝唑治疗牙周炎患者可显著提升疗效,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改善牙周健康状况,且安全性良好。
陈羿李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