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文
- 作品数:21 被引量:9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乳化亚油酸对棉铃虫致死作用的形态结构观察
-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乳化亚油酸对棉铃虫致死的表皮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在不同铃期的棉铃虫幼虫使用相同浓度的乳化亚油酸后,棉铃虫的表皮形态结构出现了不同的坏死性变化。
- 谢宝瑜甘雅玲李世文
- 关键词:棉铃虫
- 文献传递
- 五种高山萤叶甲属间的外部形态亚显微结构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李世文甘雅玲杨星科王书永
- 关键词:亚显微结构
- 小木蠹蛾性信息素分泌腺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7
- 2000年
- 张金桐李世文甘雅玲孟宪佐
- 关键词:超微结构透射电镜
- 小木蠹蛾性信息素分泌腺的超微结构观察
- 张金桐李世文甘雅玲孟宪佐
- 关键词:医学昆虫小木蠹蛾超微结构电镜观察
- 桃小食心虫复眼对不同光源的反应被引量:10
- 1993年
- 夜晚活动的昆虫,对不同的光源有着明显的选择性。70年代初和80年代初我们先后对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ubenr)、烟青虫Heliothis assulta Guenee、粘虫Leucania sep-arata(Walker)和三带喙库蚊Gulex(C.)trita-eniorhynchus
- 高慰曾李世文侯无危
- 关键词:桃小食心虫复眼光源
- 亚洲玉米螟蛾趋光行为及复眼结构节律性研究被引量:25
- 1997年
- 用行为实验和光学显微镜观察比较了夜间暗适应处理和日间暗适应处理的亚洲玉米螟蛾Ostriniafurnacalis(Guenee)趋光反应及小眼的显微结构。(1)夜间暗适应处理组的趋光反应率明显高于日间暗适应处理组。5个照度行为实验中,前者最高反应率达80%,最低23%,总反应率近48%,而后者分别只有35%、10%和21%。(2)夜间暗适应与日间暗适应的复眼其屏蔽色素分布大体相同,但小网膜细胞核的分布区域有明显差异,表明亚洲玉米螟娥小眼结构变化存在一定的节律性。这种结构节律变化可能是导致趋光反应昼夜差异的原因之一。
- 郭炳群李世文
-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趋光行为复眼
- 人毛发和动物毛的扫描电镜研究
- 在许多重大刑事案件中,常常涉及到人和动物毛的物证的检验,因此如何对毛发进行合理而有效地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以前靠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毛小皮和毛髓质,因某此家畜(如人发和马毛)的毛小皮形态与人发的毛小皮形态很近似,毛髓只能看到...
- 甘雅玲李世文陈占河刘明辉
- 关键词:扫描电镜
- 文献传递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大鼠红细胞形态的电镜观察被引量:4
- 1998年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大鼠红细胞形态的电镜观察ELECTRONMICROSCOPICSTUDYONERYTHROCYTESHAPEINESSENTIALHYPERTENSIVEPATIENTSANDHYPERTENSIVERATS关键词高血压患者高...
- 李延延程时甘雅玲甘雅玲刘智侯琳刘笑燕刘智
- 关键词:高血压电镜
- 高山萤叶甲属种间外部形态结构的比较
- 本文对我国特有高山高原区域中两种萤叶甲属种间的外部形态结构首次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高山漆黑短鞘萤叶甲(Geinell invenusta Jacobson)和高山尼拉短鞘萤叶甲黄缘亚种(Geinell nila...
- 甘雅玲李世文
- 文献传递
- 中红侧沟茧蜂雌蜂输卵管萼中病毒样纤丝的特征和功能被引量:10
- 2001年
- 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mediator雌蜂输卵管萼中有一种病毒样纤丝 (virus likefilaments ,VLFs)。在蜂卵从卵巢管通过输卵管萼产出的过程中 ,VLF包裹在蜂卵的表面 ,随蜂卵进入寄主体内。透射电镜显示 ,VLF中心是电子致密物质 ,外有单层膜包被 ,直径约 35nm。负染技术表明 ,VLF是具有左螺旋结构的纤丝 ,负染时的直径约 2 5nm。不含VLF的蜂卵进入 3龄初寄主后 ,全部被寄主血细胞包囊 ;含有VLF的蜂卵进入同样的寄主后 ,88 2 %受到保护。VLF对蜂卵的保护作用在不同发育期的寄主中不同 ,在 3龄初的粘虫体内 ,平均有 64 7%的初产卵不被包囊 ,而在 4龄初的粘虫体内 ,只有 9 5%的初产卵受到保护。这一结果说明 ,VLF只能为蜂卵提供部分的保护作用 ,需配合其它寄生蜂因子 (萼液、蜂毒等 )
- 秦启联龚和丁翠齐跃敏甘雅玲李世文
- 关键词:中红侧沟茧蜂粘虫包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