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
- 作品数:14 被引量:77H指数:6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例马凡氏综合征猝死病例探讨
- 通过一例马凡氏综合征猝死病例,充分认识到如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疑难杂症,特别是一些临床症状不典型
- 朱艳褚安红
- 关键词:马凡氏综合征猝死病例
- 文献传递
- 一种可消毒证件扫描固定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消毒证件扫描固定架。该固定架包括一块竖直的背板,所述背板的两个侧边上均形成有向前突出的侧挡块,底端则形成有向前突出的下挡块,其中,所述背板的顶端安装有一根水平的通液管,所述通液管的底端具有漏液孔,所...
- 朱艳陆娟金博焕
- 亚低温治疗在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4年
- 成功的心肺复苏不仅仅是成功地恢复自主循环,其最终目的是保护或尽可能恢复完整的脑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的总人数约为54.4万人,绝大部分(60%-70%)发生在院外或急诊室,令人沮丧的是心肺复苏成功率只有4%-39%,出院存活率仅1.4%-14.0%[1].近年来亚低温治疗倍受关注,研究发现持续12-24 h的亚低温(32-34 ℃)治疗可提高心搏骤停患者存活率及改善神经系统功能[2,3].亚低温治疗已经被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欧洲复苏委员会、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咨询委员会推荐使用[4].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和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均突出强调了对心搏骤停尤其是院外因心室纤颤导致心搏骤停的患者进行低温治疗的必要性[5].现将亚低温治疗在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 朱艳陆娟
-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心肺脑复苏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神经系统功能心搏骤停
- 超声测量外周静脉直径对超声引导下置入静脉留置针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静脉直径对超声引导下置入静脉留置针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分析。方法:将入组的122例患者随机分为超声测量组(测量组)和对照组。测量组采用超声法测量静脉直径,根据静脉直径选择匹配型号的留置针;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选择留置针,两组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置入静脉留置针。结果:超声测量组和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超声测量组直径≥0.4 cm静脉组和直径<0.4 cm静脉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测量外周静脉直径,同时选择直径≥0.4 cm的外周静脉,能有效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在外周静脉置管困难的急危重症患者中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 朱艳陆娟吴曙华
- 关键词:超声引导静脉置管
- 程序预测性血糖控制模式在ICU应激性高血糖管理中的临床价值
- 陆娟刘励军刘鹏程朱艳张永珍詹静晔包群英田晓艳朱建军朱建良
- 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阴道微生态及妊娠结局的关系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与阴道微生态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血糖控制干预后分娩的GDM患者179例,分为血糖控制理想(n=82)和血糖控制不理想(n=97)。另取同期健康孕妇90例纳入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关联性,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预测价值。结果 血糖控制不理想GDM患者H_(2)O_(2)、乳酸杆菌较低,pH、分泌物清洁度较高,菌群密集度和多样性多为Ⅰ级或Ⅳ级(P<0.05),其阴道微生态异常率(46.39%)高于血糖控制理想者(26.83%)和对照组(15.56%)。血糖控制不理想和微生态异常是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菌群丰富度AUC血糖控制前为0.762和0.602、控制后为0.618和0.751;Shannon-Wiener指数AUC血糖控制前为0.721和0.594、控制后为0.589和0.742。结论 血糖控制不理想和微生态异常是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阴道菌群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对妊娠结局有预测价值。
- 朱艳朱维培
-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阴道菌群微生态
- 一例开放性颈部外伤致气管损伤患者经鼻气管插管的护理被引量:1
- 2016年
- 临床上患者在急救和手术麻醉时,气管插管仍是主要且快速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大多数患者都能成功采用传统喉镜经口气管插管。而颈部损伤或颈部神经受到压迫的患者,颈部活动受限,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风险大。对于此类困难气管插管的患者若强行多次经口盲插,可能造成咽喉部黏膜损伤,严重者可导致插管失败、喉头充血水肿、喉痉挛等并发症,甚至误插入食管,造成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可继发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导致脑缺氧死亡[1]。经鼻气管插管与传统的经口插管做辅助通气法相比而言,其具备损伤小、分泌物少、易固定等独特优势,可有效避免损伤性气管切开的概率[2]。我科于2015年7月收治了1例开放性颈部外伤致气管损伤经鼻气管插管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刘小敏朱艳徐中娣陆娟
-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30例ICU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4月-2018年4月30例ICU患者为观察组,每组各选取同期护理人员12人。对照组实行常规ICU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接受ICU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率、舒适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服务态度、护患沟通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投诉率,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舒适度,值得推广应用。
- 刘小敏王艳朱艳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管理护理质量
- 高压电击伤一例心肺复苏后患者行早期亚低温治疗的护理被引量:7
- 2013年
- 电击伤是一种较常见的意外伤害,它可以造成患者昏迷甚至呼吸心跳骤停,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高压电击伤(电压〉10000v)损伤严重,治疗难度大。心跳骤停后患者的心、脑、肺、肾等全身各脏器由于缺血、缺氧出现不可逆性损害,而复苏后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大脑的缺血缺氧性损害川。研究表明亚低温是目前唯一可以改善心脏骤停后患者大脑损害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存活率并改善神经系统预后。
- 朱艳陆娟
- 关键词:早期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后高压电击伤缺血缺氧性损害呼吸心跳骤停大脑损害
- 1例股动静脉破裂合并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急救护理
- 2007年
- 股动静脉损伤在意外伤害中较为多见,一旦发生,极为危险,易并发出血、失血性休克、甚至在短时间内引起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亡。因此,争分夺秒和高效的急救,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妥善处理,有效的生命支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科于2006年12月成功救治的1例股动静脉破裂合并心跳呼吸骤停10min以上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 朱艳褚安红
- 关键词:心跳呼吸骤停急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