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映黎
- 作品数:74 被引量:543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鹿胎丹参白芍颗粒中葛根素、芍药苷及丹酚酸B含量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完善鹿胎丹参白芍颗粒质量标准,提高其质量控制水平。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鹿胎丹参白芍颗粒中葛根素、芍药苷及丹酚酸B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鹿胎丹参白芍颗粒工艺验证得出其出膏率为33.39%;HPLC确定了葛根素、芍药苷及丹酚酸B的液相色谱条件,其含量分别为18.94、10.15、9.25 mg/g;并对该方法的稳定性、重复性、精密度、线性及加样回收等方法学考察,其中葛根素、芍药苷及丹酚酸B的平均加样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分别为1.63%、1.01%、1.38%。结论:本研究在现行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增加葛根素、芍药苷及丹酚酸B作为质量标准提升控制成分,运用HPLC测定其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提高了产品的可控性,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为完善和提高鹿胎丹参白芍颗粒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 朱映黎刘磊张建军吕美豫张文雅侯新娟王卫茜王金凤谷洪顺王林元
- 关键词:葛根素芍药苷丹酚酸B高效液相色谱法
- 阿萨伊对虚热和虚寒证大鼠的脂肪代谢、免疫物质和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研究阿萨伊对虚热证、虚寒证大鼠的脂肪代谢、免疫物质及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SD大鼠分为空白组、虚热模型组、虚热模型加黄柏组、虚热模型加阿萨伊高、低剂量组、虚寒模型组、虚寒模型加肉桂组、虚寒模型加阿萨伊高、低剂量组;采用每日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次、连续21 d的方法制备大鼠虚热模型、虚寒模型;通过比色法检测脂肪代谢(FFA,LPL,HL)指标变化以及免疫(IgG,IgM,C3,C4)指标变化;通过放免法检测内分泌激素(CORT,E2,T)指标变化。阿萨伊高剂量组能降低虚热证大鼠血清中FFA,LPL,HL值(P<0.01或P<0.001);阿萨伊高剂量组能显著升高虚热证大鼠血清中IgG,IgM,C3值(P<0.05或P<0.001);阿萨伊高剂量组能显著升高虚热证大鼠血清中CORT值(P<0.05),能显著降低E2,E2/T值(P<0.05);阿萨伊高剂量组对虚寒模型脂肪代谢指标作用不明显,但可以升高免疫指标IgG,IgM,C3值(P<0.05或P<0.001),同时对内分泌激素指标CORT值也有升高的作用(P<0.05)。阿萨伊的作用趋向与黄柏一致,表现出对虚热模型大鼠的调整作用;与肉桂相反,对虚寒模型大鼠的指标纠正不明显。本实验从同类比较、异类反证角度验证了理论推导的阿萨伊中药寒凉药性。
- 王子晨张建军朱映黎瞿研费文婷王莎王景霞王林元
- 关键词:虚热证虚寒证脂肪代谢免疫物质内分泌激素
- 芍药苷对血虚肝郁证模型大鼠海马谷氨酸及其不同类型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6年
- 目的:研究血虚肝郁证大鼠海马谷氨酸(Glu)及不同类型受体NR1、NR2A、NR2B、GluR1、mGluR5 mRNA的表达及芍药苷的干预作用。方法:正常组、模型组、20mg/kg芍药苷组、40mg/kg芍药苷组,造模第1天开始给药,正常组给等量超纯水,其余各组灌胃予以相应浓度药物,共造模21d。治疗结束后,取脑组织,剥离海马,采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Glu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TqPCR)检测NR1、NR2A、NR2B、GluR1、mGluR5等5种受体亚单位mRNA的表达。结果:血虚肝郁证候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Glu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不同Glu受体亚基表达不同,其中NR2A和GluR1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NR1、NR2B mRNA表达有升高的趋势,而mGluR5表达无明显变化,给予芍药苷可使海马组织中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可下调NR2A、GluR1、mGluR5 mRNA表达(P<0.01,P<0.05)。结论:血虚肝郁证模型大鼠脑内存在Glu能神经调节异常,白芍的养血柔肝作用,能够通过调节NO/cGMP信号通路上个的多个靶点发挥效果。
- 李伟王景霞葛阳黄银峰朱映黎张建军
- 关键词:谷氨酸芍药苷养血柔肝
- 外来药物“中药化”的研究思路与策略被引量:75
- 2017年
- 中医药向来以开放的姿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并在不断的创新与实践中使自身的理论体系得以丰富发展。以史为鉴,在新形势下引入外来药物,可以吸纳国外优秀品种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文章对外来中药进行了概念分析,概括总结了引入外来中药的历史沿革,详细分析了外来药物引入现状,指出赋予外来药物中药药性是其"中药化"的关键。文章以临床中药学科在中药药性领域的实践为依托,明确提出外来药物中药药性研究思路与方法:即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综合应用中药药性现代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理论探讨→药性验证→临床实践"路径研究外来药物的中药性能,为其进入中医临床提供科学依据。
- 张建军王淳费文婷朱映黎王景霞陈绍红贺成高学敏王林元
- 关键词:药性
- 用于降尿酸的中药及其提取物和组合物
- 本申请公开了堇叶碎米荠、堇叶碎米荠提取物或包含堇叶碎米荠或其提取物的组合物,及上述产品在制备用于降低尿酸的药物、保健品、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中的用途。上述产品降尿酸效果显著、副作用小,上述制备方法简单高效,适合工业化生产。
- 朱映黎王林元张建军邸松蕊
- 清利湿热方调节IL27/IL12RB1/CCR7信号通路改善高尿酸血症大鼠肾脏炎性状态作用机制
- 2025年
- 目的:探讨清利湿热方通过调控IL27/IL12RB1/CCR7信号通路改善高尿酸血症大鼠肾脏炎性状态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一:将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1组、阳性对照1组、模型2组、阳性对照2组、模型3组、阳性对照3组,模型1、2、3组连续30 d分别灌胃750、1 000、1 500 mg/kg氧嗪酸钾,以等剂量27 mg/kg别嘌呤醇为阳性对照,通过血尿酸(SUA)水平验证各组模型高尿酸血症是否成立,并观察不同造模剂量氧嗪酸钾对大鼠体质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脏组织病理的影响,综合评价各模型肾脏改变的程度。实验二: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1 000 mg/kg氧嗪酸钾),阳性对照组(27 mg/kg别嘌呤醇),清利湿热方低、中、高剂量组(1.25、2.5、5g/kg),观察清利湿热方对高尿酸血症肾脏轻度炎性状态模型大鼠体质量、SUA、BUN、Scr、肾脏组织病理的影响,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测定肾脏白介素27(IL27)、白介素12受体B1亚型(IL12RB1)及趋化因子受体7(CCR7)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实验一:与空白组比较,模型1、2、3组SUA含量显著升高(P<0.05),模型3组Scr含量显著升高(P<0.05);模型1组肾脏组织未见明显变化,模型2组可见少量肾小管轻度颗粒变性,胞质内可见嗜酸性颗粒,模型3组肾皮质局部可见周围间质中伴有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与各模型组比较,相应的阳性对照组SU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二: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SUA含量显著升高(P<0.05),肾脏可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IL27、IL12RB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CCR7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SU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阳性对照组肾皮质中可见少量肾小囊腔内有嗜酸性物质渗出,清利湿热方各剂量组肾脏组织未见明显的病理变化;清利湿热方高剂量组IL27、IL12RB1 mRNA与蛋�
- 邸松蕊刘金莲张建军姜砚馨张惠南海鹏朱映黎王淳王林元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氧嗪酸钾
- 天然黄酮-异喹啉生物碱超分子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作为抗细菌、真菌感染药物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喹啉生物碱与黄酮类化合物自组装形成的超分子纳米颗粒化合物的结构、制备方法及抗菌应用。所述超分子纳米颗粒化合物具备优良抗细菌和抗真菌能力,在选择性抑制变形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等致病菌的同时,不影响肠道内益生...
- 王鹏龙樊台平韩琦黄雪梅姚舒畅朱映黎
- 芍药苷对血虚肝郁证大鼠海马磷酸二酯酶不同亚型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血虚肝郁证大鼠海马CA1区磷酸二酯酶(PDE)不同亚型蛋白表达的变化及芍药苷的调控作用。方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芍药苷低剂量组(20 mg/kg)、芍药苷高剂量组(40mg/kg),造模第1天开始给药,空白组、模型组给等量纯水,共造模21 d。治疗结束,灌注固定后取脑组织,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E1A、PDE2A、PDE4A、PDE5A、PDE9A、PDE10A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的PDE1A、PDE2A、PDE5A、PDE9A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P<0.01,P<0.01),PDE4A、PDE10A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芍药苷可显著下调PDE1A、PDE2A、PDE5A、PDE9A的蛋白表达(P<0.05,P<0.01,P<0.01,P<0.01),明显上调PDE4A、PDE10A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血虚肝郁证模型大鼠由于受到辐照和束缚双重应激的影响,海马CA1区PDE各亚型表达显著改变,芍药苷能够通过调控不同底物分解酶的表达,从而影响2种核苷酸的含量,表明白芍养血柔肝作用是多靶点多途径的动态平衡。
- 周恬恬王林元王景霞朱映黎赵丹萍张建军
- 关键词:芍药苷磷酸二酯酶核苷酸
- 白芍和赤芍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对IL-3、TNF-α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8
- 2014年
- 目的:比较研究白芍、赤芍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环磷酰胺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灌胃白芍水提物、赤芍水提物,检测小鼠外周血象、胸腺与脾脏指数及分离血清检验白细胞介素-3(IL-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二者的补血作用及机制。结果:白芍高剂量组和赤芍高剂量组均能升高白细胞数(P<0.001,P<0.01),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白芍优于赤芍;白芍高剂量组的胸腺指数有明显升高作用(P<0.001),赤芍高剂量组的胸腺指数无升高作用,二者之间相比,白芍优于赤芍(P<0.001);白芍高剂量组与赤芍高剂量组对IL-3的升高作用均非常明显(P<0.001);白芍中剂量组和赤芍中剂量组对IL-3升高亦有作用(P<0.001,P<0.05),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显著(P<0.01),白芍优于赤芍;白芍高剂量组降低TNF-α的作用非常明显(P<0.001),而赤芍高剂量组对TNF-α则无明显作用,二者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01),白芍优于赤芍。结论:白芍对环磷酰胺模型的补血作用略优于赤芍,其机制可能为白芍通过对IL-3、TNF-α的共同影响,促进早期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发育以及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来改善血虚状态;而赤芍的补血机制仅通过影响IL-3促进早期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发育有关。
- 朱映黎张建军黄银峰屈胜胜王景霞王淳李伟
- 关键词:白芍赤芍血虚证白细胞介素-3
- 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对放射线辐照致血虚小鼠IL-3,GM-CSF,IL-6及TNF-α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研究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对放射线辐照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对白细胞介素-3(IL-3)、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造血细胞因子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放射线辐照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灌胃芍药内酯苷、芍药苷,检测小鼠外周血象、胸腺与脾脏指数及分离血清、血浆,分析IL-3、GMCSF、IL-6、TNF-α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芍药内酯苷30 mg/kg组及15 mg/kg组和芍药苷30 mg/kg组及15 mg/kg组均能升高白细胞值(P<0.01或P<0.05);芍药内酯苷30 mg/kg组及15 mg/kg组和芍药苷30 mg/kg组对红细胞值有升高作用(P<0.05);芍药内酯苷30 mg/kg组、芍药苷30 mg/kg组均能明显升高胸腺指数(P<0.01);芍药内酯苷30 mg/kg组、芍药苷30 mg/kg组明显升高IL-3含量水平(P<0.01);芍药内酯苷30 mg/kg组及15 mg/kg组和芍药苷30 mg/kg组均能升高GM-CSF含量水平(P<0.01或P<0.05);芍药内酯苷30 mg/kg组明显降低TNF-α含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芍药苷30 mg/kg组亦能降低TNF-α含量水平(P<0.05)。结论:芍药内酯苷作为白芍的特征性有效成分,与芍药苷一致具有补血作用;二者都通过对机体细胞造血因子的调控作用,促进血细胞的生成,维持造血功能的稳定,是白芍养血敛阴功效的物质基础。
- 王成龙王林元王景霞朱映黎赵丹萍张建军
- 关键词: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血虚证造血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