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占云

作品数:25 被引量:104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6篇水利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1篇气象
  • 9篇水库
  • 8篇流域
  • 7篇降水
  • 5篇雨量
  • 5篇水库流域
  • 5篇面雨量
  • 4篇水文
  • 3篇通事
  • 3篇气候
  • 3篇气象服务
  • 3篇交通事故
  • 3篇公路
  • 3篇高速公路
  • 2篇多模式
  • 2篇水文气象
  • 2篇台风
  • 2篇评分
  • 2篇气象干旱
  • 2篇气象因子

机构

  • 25篇浙江省气象服...
  • 4篇杭州市气象局
  • 2篇浙江省气候中...
  • 1篇河海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浙江省气象局
  • 1篇杭州市气象台

作者

  • 25篇朱占云
  • 8篇骆月珍
  • 8篇潘娅英
  • 6篇张玮玮
  • 5篇顾婷婷
  • 4篇张青
  • 4篇沈萍月
  • 4篇陈光宇
  • 3篇王亚男
  • 1篇吴利红
  • 1篇周亦平
  • 1篇姚益平
  • 1篇马浩
  • 1篇赵放
  • 1篇包为民
  • 1篇董美莹
  • 1篇张弛
  • 1篇司伟
  • 1篇高大伟
  • 1篇陈练

传媒

  • 9篇浙江气象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公路
  • 2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水力发电
  • 1篇气象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暴雨灾害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第十届长三角...
  • 1篇第34届中国...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模式最优集成的浙江省水库流域面雨量预报精度评估
2025年
基于2019—2023年5—10月浙江省网格化观测和数值模式预报降水数据,以浙江省32座大型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指标评估了多模式最优集成预报(OCF)模式对流域面雨量的预报精度,并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模式(EC模式)预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OCF模式对水库流域面雨量的预报精度与水库集水面积、所在地理位置以及引发降水的天气过程相关。整体而言,OCF模式对集水面积较大的大一型水库面雨量预报精度高于大二型水库;模式的预报误差主要来源于漏报,通过降低漏报率,OCF模式可以显著提升浙中东部地区大二型水库面雨量的预报质量,尤其在预报难度较大的大雨及以上等级面雨量预报中较EC模式有明显优势;OCF模式的预报精度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逐渐降低,但其对中雨及以上等级面雨量的预报精度较EC模式有显著正调整。对于不同强降水过程而言,OCF模式在梅汛期(台汛期)对主要受梅雨(台风)影响的水库流域预报能力更高且较EC模式表现更好;OCF模式在梅汛期和台汛期整体上均表现出预报能力随着预报时效的临近逐渐提升的特征,但受台风路径预报精度影响,后者更显著、波动更大,较EC模式在24~120 h的大部分预报时效内均有明显优势。以上结果可为开展水文气象预报服务提供必要的参考。
王晨迪朱占云王敬凯张加易张玮玮
关键词:大型水库面雨量
“暴力梅”影响期间滩坑水库气象服务实践
2025年
2024年浙江省“暴力梅”呈现西部雨量大、暴雨高度集中、极端性强等特点。受其影响,滩坑水库过程降雨量再创历史新高,且表现为降雨更集中、洪峰流量更大,这为科学精准的水利调度带来极大的挑战。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针对滩坑水库降水位腾库容、错峰行洪、蓄洪保供、削洪峰调度等工作开展了基于面雨量预报的递进式气象服务,并适时启动省市级协同会商,助力水库电站在严格执行地方防汛调度工作安排的基础上,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服务内容包括:(1)在降水初期从形势上完整预测滩坑水库的降水过程及降水间歇期,从量级上精确预测强降水出现时段;(2)在降水关键期及时调整预测机制,将原先以过程总量预测为主的服务内容调整为逐48h和逐24h间隔的短时预报;(3)在关键时间节点启动临近预报服务,提供更为精细的逐3h雨强预报。该次成功的服务经验可推广至全省其他水库的预报服务中。
张加易王晨迪潘奇朱占云
关键词:梅雨面雨量气象服务
影响紧水滩水库流域的两次热带气旋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对比
2025年
利用2000—2016年泛浙江区域的逐小时观测降水数据、紧水滩流域雨量观测报汛站的逐日及逐3 h面雨量数据、ERA5逐小时0.25°×0.25°再分析数据和上海台风所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对影响紧水滩水库流域的历史台风进行统计,挑选出路径最为相似但在该流域降水量差异最为显著的一对台风:“碧利斯”(0010)和“鲇鱼”(1617),并对其降水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碧利斯”强度更强,但其在紧水滩流域的过程面雨量及最大累积降水方面均明显弱于“鲇鱼”。经分析可知成因如下:(1)前者移速较快,强降水持续时间较短。(2)环境场方面,“碧利斯”活动期间高层南亚高压主体更强,但其活动区域远离高压中心,受16 700 gpm线控制,而“鲇鱼”处于高压中心16 750 gpm线控制下,更有利于出现强辐散;中层“碧利斯”活动期间副高较强,引导作用显著,“鲇鱼”处于两环高压之间,环境场引导作用较弱;低层大尺度水汽输送条件方面,前者优于后者,但关注时段内紧水滩流域处于“碧利斯”的水汽辐散区、“鲇鱼”的水汽辐合区,这是导致局地降水差异显著的重要原因之一。(3)多要素及集合动力因子诊断分析表明,关注时段内“碧利斯”与“鲇鱼”在紧水滩上空比湿及对流涡度矢量分布均相似,但后者上升运动及散度垂直通量明显强于前者,即局地垂直运动和相应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较强,是引发“鲇鱼”在该流域形成强降水的另一重要原因。
许娈朱占云任晨平邱金晶
关键词:降水成因
2010—2015年浙江省霾天气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2017年
利用2010—2015年浙江省国家气象观测站能见度、气温、湿度、气压、风速和降水量等气象要素逐日观测资料,分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四个等级对浙江省霾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研究了霾多发时段的主要影响因子和气象要素特征,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从霾站次(日)的年变化上看,近6年来全省霾站次(日)总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霾出现最多,2014年霾影响最重,一年中12月和1月霾最多,7、8、9月霾最少;从空间分布上看,全省霾分布不均,各地差异较大,浙北尤其是杭州的霾程度最为严重,地形因素对霾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在霾多发时段内,霾的发生频次与气温、降雨、气压和风速等各气象要素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在一般情况下,若杭州当日最高气温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大,同时日平均气压高,风速小时,出现霾的概率较大。
陈光宇朱占云陈练廖振杨俞林军
关键词:气象要素
新安江流域降水、径流演变特征分析被引量:18
2018年
为了掌握新安江流域降水、径流的演变特征,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对新安江流域近57年的降水、径流数据的月、年际变化,年序列的突变和周期特征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春夏季的4—7月是新安江流域降雨和径流最为集中的时段,新安江流域年降雨、径流的年际变化均呈明显增多的趋势,新安江流域年径流、降雨的突变异常时间基本吻合,两组序列的第1主周期均为17a,第2,3周期分别是7a,3a,目前正处于不同周期中的丰水年中。两组序列高度相关,且具有极其吻合的同步变化特征。可见新安江流域属于雨水补给型河流,降雨是影响该流域径流最主要的因子。新安江流域可利用径流和降雨两组序列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其拟合和预报效果较好,在流域长期径流量预报业务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潘娅英骆月珍王亚男张青朱占云
关键词:降水径流小波变换
近60 a滩坑流域极端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2020年
为研究滩坑流域极端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利用流域内15个水文站1959—2018年的日降水数据,计算PRCPTOT、CWD、R50mm、R95、Rx5day和SDⅡ的年际序列,通过分析其的线性倾向趋势、相关性和极端降水贡献率,结果发现,近60 a来PRCPTOT增加趋势显著,其中1960—1968年是流域历史上PRCPTOT持续偏少最长的一段时间,2012—2018年是流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段丰水期;CWD在研究时段内呈上升趋势,并在90年代后期进入显著的上升阶段;Rx5day、R95、R50mm和SDⅡ震荡明显,其中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和20世纪90年代处于偏强时期。PRCPTOT与R95、SDⅡ、R50mm、Rx5day、CWD存在显著正相关,对极端降水情况有很好的指示性,其的增加或减少会引起其他极端降水指标的增加或减少,但是在进入21世纪10年代以来,流域PRCPTOT持续偏多,极端降水量的贡献率没有表现出增加趋势。
史珩瑜任晨平朱占云王菊芬方楠丁雨鑫
关键词:极端降水指数气候变化特征
2016年宁波机场冬至雷暴过程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的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雷达数据对2016年12月21日发生在宁波机场上空的一次冬至雷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是由高空槽配合低层低涡及地面倒槽共同发展的结果;前期宁波机场中低层的高水汽通量值为强对流的发生创造了水汽条件;宁波机场上空大气不稳定参数表现为:ΔT_(850-500)达到28℃,K指数为36~37℃,θse值为336 K;强暖平流(900 h Pa:10×10^(-5)K/s,700 h Pa:10×10^(-5)K/s,300 h Pa:20×10^(-5)K/s)为本场雷暴发生提供充足能量;低层900 h Pa以上均为上升运动,有利于水汽和能量向高层输送,形成位势不稳定层结。
陶俞锋陈光宇朱占云
关键词:雷暴温度平流基本反射率
浙江省水文气象服务业务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2020年
针对浙江省水文气象业务实际需求,利用现有气象多模式服务产品和气象资料大数据,基于C/S架构和C#语言构建了浙江省水文气象服务业务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架构、数据库设计和关键技术,并对各功能模块和业务化情况进行了概述。系统建设统一了水文气象服务的业务环境,规范了业务流程,有效提高了水文气象服务工作的实效性、准确性及科技含量,为水库用户的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有力的保障。
陆明张珏张玮玮朱占云
关键词:数据库安全
基于多源气象信息融合技术的浙江省精细化降水监测系统开发应用
骆月珍赵放单权沈萍月朱占云潘娅英封秀艳顾婷婷董美莹陈峰阮小建吴京生陈亮马琰钢
该课题提交的研究成果分为技术报告、精细化格点气候数据集、高分辨精细化降水实况资料查询服务平台软件三部分。(一)技术报告包括:①测站降水观测资料和自动站降水观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②卫星资料(CMORPH)的采集;③雷达基数...
关键词:
浙江省六大水库流域面雨量模式预报效果检验被引量:5
2016年
利用OCF(Objective Consensus Forecasting)模式对2014年浙江省梅雨、8月连阴雨、午后雷阵雨和台风降水4种不同降水过程中六大水库流域面雨量进行预报,并采用综合评分法和TS评分法对预报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OCF模式对2014年浙江地区锋面降水(梅雨、8月连阴雨)预报的综合模糊评分和TS评分均较好,空报率远高于漏报率,从192 h至24 h预报时效的预报效果缓慢调整,各水库之间预报效果差异较小;OCF模式对午后雷阵雨预报的综合模糊评分和TS评分较好,空报率较高的水库流域漏报率也偏高,从192 h至24 h预报时效预报效果不稳定,且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OCF模式对台风降水预报的综合模糊评分和TS评分均偏低,空报率高于漏报率,从192 h至24 h预报时效为显著调好趋势,各水库之间预报效果差异较大。
朱占云陈光宇姜瑜君沈萍月许娈
关键词:TS评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