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红波
- 作品数:12 被引量:82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1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1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10年,1例术后1年复查示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按GOS评分,12例均恢复良好。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显微手术切除术后辅以放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朱海东苏求才文红波胡国良熊明杨炼球
- 关键词:中枢神经细胞瘤显微手术
- 颅内黄色肉芽肿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5年
- 黄色肉芽肿(Xanthogranuloma,XG)是一种少见的、好发于皮肤和黏膜的良性非朗格汉斯细胞的组织细胞增多症(Non-langerhans'cell histiocytosis,NLCH)[1]。累及颅内者极为罕见,位于桥小脑角区者,国外目前报道有3例[2],国内尚未见报道。本院经手术及病理确诊1例桥小脑角区黄色肉芽肿,结合文献讨论和总结其临床特点。
- 朱海东苏求才文红波胡国良熊明杨炼球
- 关键词:显微手术
- 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现状及进展被引量:36
- 2002年
-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科疾病,但其病因及致病机理尚未阐明,目前缺乏有效的病因治疗手段。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对不愿开颅或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者可行射频毁损术,神经根切断术等破坏性治疗逐渐少用,对于反复复发的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或癌性疼痛患者,可考虑行三叉神经脊髓束尾核切断术或立体定向脑深部电刺激术。上述几种手术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也存在着一系列并发症及复发问题,如何提高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效果及减少复发,仍然有待探讨。
- 文红波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外科手术显微血管减压术射频热凝毁损术神经根切断术
- 三叉神经颅内段的血液供应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三叉神经(颅内段)血供的观察,为与三叉神经相关的疾病的手术及术中止血提供临床解剖学资料。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20侧成人尸头标本进行三叉神经颅内段的显微解剖研究,观察其血供。结果 三叉神经(颅内段)的血供来源广泛,其中三叉神经根的血供主要来源于小脑前下动脉(占70%)、脑桥上外侧动脉(占55%)、小脑上动脉(占45%)、脑桥下外侧动脉(15%);三叉神经节的血供主要来自海绵窦下外侧动脉(占75%),当下外侧动脉不发达或缺如时,则主要来自脑膜垂体干的外侧支(占30%);眼神经近段血供主要来自海绵窦下外侧动脉后支(占55%),远段主要来自海绵窦下外侧动脉前支(占75%);上颌神经近段血供主要来自海绵窦下外侧动脉,远段来自上颌动脉的分支翼腭动脉和颞深中动脉、脑膜中动脉;下颌神经主要由颈外动脉的分支脑膜中动脉和颞深中动脉供血。结论三叉神经根的滋养动脉主要来源于基底动脉的分支,三叉神经节和其三大分支可同时接受颈内、颈外动脉分支供血,在涉及三叉神经的手术时,既要防止损伤其滋养动脉,又要考虑病灶血供来源的复杂性。
- 文红波袁贤瑞
- 关键词:三叉神经颅内段显微外科解剖血液供应神经手术
- 对冲伤致额叶脑挫伤临床常见症状分析
- 将医院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对冲伤额叶脑挫伤病例临床诊疗经验进行总结。冲伤致额叶脑挫伤是临床上常见颅脑损伤类型之一,其临床表现有一定特殊性,早期病情常较轻,但容易出现低钠血症、脑中心疝和精神障碍等症状...
- 文红波陈国欢
- 关键词:低钠血症脑中心疝
- 脑前循环系统动脉瘤外科治疗
- 2010年
- 目的:探讨脑前循环系统动脉瘤的外科显微镜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脑前循环动脉瘤的患者行显微外科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者采用标准翼点入路开颅显微手术夹闭53个动脉瘤,同时清除血肿11例,包裹1例;经一侧入路夹闭2个动脉瘤2例.50例患者出院时优良者38例,轻残6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其中Hunt-HessⅣ级死亡3例.结论:脑前循环系统动脉瘤早期显微手术和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能明显提高前循环脑动脉瘤疗效.
- 余罗星杨炼球聂正夫王世清文红波
- 关键词: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
- 急性颅脑损伤预后因素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影响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12月入本院治疗的73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及随访记录,采用Kamofsky评分进行预后评价并进行预后相关性研究。结果入院GCS13-15分Karnofsky评分优秀率99.4%,9-12分优秀率为91.6%,3-8分优秀率为16.5%;就诊时间〉2h组Karnofsky评分优秀率为2.7%,1-2h组为17.4%,〈1h组为43.6%;早期脑疝组和晚期脑疝组Kamofsky评分优秀率分别为39.0%和3.6%;高钠血症组与非高钠血症组Karnofsky评分优秀率分别为9.1%和79.5%;肺部感染组与无肺部感染组Karnofsky评分优秀率分别为15.9%和67.0%;低钠血症与非低钠血症组Kamofsky评分优秀率分别为81.5%和74.8%;上消化道出血组和无上消化道出血组Karnofsky评分优秀率分别为54.8%和58.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与入院GCS评分(X回归^2=393.88,v=1,P〈0.05)、就诊时间(X回归。=150.91,v=1,P〈0.05)具有相关关系。晚期脑疝(u=8.31,P〈0.05)及高钠血症(M=8.40,P〈0.05)和肺部感染(u=6.27,P〈0.05)患者预后较差;低钠血症(u=1.12,P〉0.05)及上消化道出血(M=0.72,P〉0.05)未见对预后产生显著影响。
- 孙学志熊明文红波聂正夫王世清余罗星周少华高勇李征陈靖奇
- 关键词:颅脑损伤预后急性病
- 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76例体会被引量:11
- 2009年
- 背景与目的:目前大型和复杂的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手术治疗仍有一定难度,本文通过总结76例手术体会,探讨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自2003年5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76例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诊断、手术方法及其疗效。结果:本组全部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手术全切71例(93.4%),其中SimpsonⅠ级切除21例(27.6%),SimpsonⅡ级切除45例(59.2%),SimpsonⅢ级切除5例(6.6%),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6~72个月。结论: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应力争达到SimpsonⅠ级切除;良好的手术暴露,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矢状窦和中央沟静脉的妥善处理和保护,避免脑皮质损伤.是提高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手术全切率和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 文红波杨炼球王世清余罗星周少华孙学志高勇
- 关键词:矢状窦大脑镰脑膜瘤显微手术
- 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显微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28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患者,全部在全麻下行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其中顶枕入路18例,颞中回入路7例,经胼胝体后部入路3例。结果 28例患者中,肿瘤全切25例,次全切3例。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7年,24例恢复良好,3例复发后给予再次手术切除;1例患者术后1年复查示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临床表现以慢性颅内压增高为主,可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头部CT及MRI是其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配合术中B超,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朱海东苏求才文红波胡国良熊明杨炼球
- 关键词:侧脑室脑膜瘤手术入路显微手术
- 显微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影响因素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分析在面神经功能监护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8年4月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在面肌肌电图监测下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的127例大型听神经瘤手术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的方式参照House-Brackmann分级系统评价面神经功能。结果总计127例听神经瘤患者,大型肿瘤(≥30 mm)占92.1%(116/126)。肿瘤全切除率为98.4%(125/127),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9.2%(126/127),死亡率为2.36%(3/127)。术后即刻的优秀面神经功能(H-B I-II级)保留率为90.2%(111/123),随访1年及以上的优秀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85.5%(71/83)。结论听神经瘤患者术后远期面神经功能与术者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密切相关,与术后早期面神经功能、肿瘤大小呈正相关,与患者年龄、是否合并脑积水、囊性变、症状持续时间未见相关关系。
- 孙学志袁贤瑞文红波杨炼球聂正夫王世清
- 关键词:听神经瘤乙状窦后入路面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