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视网膜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内障
  • 3篇网膜
  • 3篇内皮
  • 3篇近视
  • 3篇角膜
  • 3篇白内障
  • 2篇眼外伤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 2篇糖尿病性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机构

  • 16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徐霁
  • 10篇宋胜仿
  • 10篇李华
  • 7篇刘世纯
  • 5篇吕莎
  • 4篇苏杨
  • 3篇张永烨
  • 3篇周文君
  • 2篇刘露
  • 2篇蔡春华
  • 1篇张瑜
  • 1篇吴杨杨
  • 1篇李春华
  • 1篇张灵丽
  • 1篇刘成刚

传媒

  • 3篇临床医学进展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科学咨询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激光杂志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程度及类型干眼症患者视觉质量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被引量:15
2022年
目的 研究不同严重程度及类型的干眼症患者角膜高阶像差和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探讨干眼症患者视觉质量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就诊的84例干眼症患者作为干眼组,选取同期在医院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眼表疾病指数调查问卷结果 ,所有患者进行基本眼部检查、对比敏感度检测,采用依据Scheimpflug原理的眼前节成像系统测量角膜高阶像差,采用非侵入性的方法 检测非接触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检测角膜荧光素染色和泪液分泌试验;分析上述干眼相关指标与对比敏感度及角膜高阶像差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严重程度的干眼症患者在空间频率为1.5、3.0、6.0、12.0c/d时的对比敏感度均低于正常者(P<0.001),且水液缺乏型干眼患者的对比敏感度低于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的对比敏感度(P<0.001);不同严重程度的干眼症患者慧差、三叶草差均高于正常者(P<0.001),且水液缺乏型干眼患者的慧差、三叶草差高于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P<0.001)。对比敏感度及角膜高阶像差与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呈正相关(P<0.001),与角膜荧光素染色呈负相关(P<0.001),与OSDI评分及泪河高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干眼症患者角膜高阶像差增加、对比敏感度降低,并且与严重程度及类型相关,干眼症患者诊疗过程中应重视视觉质量的改变。
罗丽李华宋胜仿刘世纯徐霁
关键词:干眼症视觉质量
眼睑基底细胞癌误诊1例
2010年
徐霁宋胜仿
关键词:眼睑基底细胞癌误诊医院就诊手术治疗分泌物增多视力下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及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评价
2025年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extraction with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PEI)联合房角分离(goniosynechialysis,GSL)及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间收治的48例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PEI+GSL+小梁切除术23例为病例组,PEI+小梁切除术25例为对照组,术后1天、1周、1月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眼压、视力,1月时测量前房角度及深度,并观察1月内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分别采用t检验、Fisher卡方检验对两组患者视力、眼压、前房角度、深度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1天、1周、1月两组矫正视力明显提高(P<0.05);两组术后眼压均降低(P<0.05),且病例组眼压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月前房角度及深度均较术前改善,病例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病例组稍低为17.39%,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EI+小梁切除术或PEI+GSL+小梁切除术均可提高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视力,降低眼压,改善其前房结构,但PEI+GSL+小梁切除术降眼压及改善前房结构效果更好,或更有益于术后眼压的长期控制。
朱荟蓉李华徐霁苏杨陈雨苗张永烨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分离术
轻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对比敏感度与其黄体生成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研究轻度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患者不同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 CS)和低对比度视力(Low-contrast visual acuity, LCVA)的变化与其黄体生成素水平(Luteinizing hormone, LH)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眼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80眼),并选取体检健康无糖尿病患者20例(4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仔细询问病史,收集并检测患者外周血清LH水平及空腹血浆葡萄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等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视力检测、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CS和LCVA检测。糖尿病患者(Diabetes mellitus, DM)另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眼底照相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根据结果分为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Non-diabetic retinopathy, NDR)和轻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分析轻度NPDR患者CS及LCVA的变化及其与LH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三组之间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在空间频率为3 c/d、6 c/d时轻度NPDR组患者的血清LH水平与对比敏感度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轻度NPDR患者的CS和LCVA均下降,CS及LCVA检测可用于DR患者视觉功能损害的早期监测。男性糖尿病患者LH水平与DR程度及视觉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LH水平越高,患者DR程度越严重,这可能为临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靶点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张冬梅徐霁宋胜仿李华刘世纯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觉功能黄体生成素
白内障术后黄斑中心凹与不同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测量单纯白内障与合并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中心凹与不同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的特点。方法:回顾性非随机临床对比研究。选择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患者90例110眼,单纯白内障组32例40眼为A组,合并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的28例35眼为B组,有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30例35眼为C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比较术前及术后1,14,28d黄斑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采用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SNK-q检验对数据进行检验。结果:中心凹区:三组的中心凹均有增长(F=18.92,P<0.05),C组与A组、C组与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象限:三组上方、鼻侧、下方、颞侧象限随着时间均有增长(F=13.33,14.37,19.02,16.93,P均<0.05),三组间比较鼻侧象限的增长无统计学意义,而上方、下方、颞侧比较C组与A组、C组与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区及各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术后4wk内明显增加,黄斑水肿发生率高,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严重受损。
刘露周文君徐霁苏杨宋胜仿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角膜塑形镜在近视控制中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近视的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最新的一项meta分析研究表明,预计至2050年,全球近视人口比例将达到50%,其中高度近视患者占比约10%。这使得近视问题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加强近视防控已成为当务之急。在众多近视控制方法中,角膜塑形镜因其效果显著而备受关注,采用角膜塑形镜进行近视控制的患者数量持续增加,相关的研究也日益丰富。本文通过综述角膜塑形镜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帮助临床医师深入了解角膜塑形镜在近视防控中的应用价值。In recent years, the global prevalence of myopia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ccording to a recent meta-analysis, half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will suffer from myopia by 2050, and the prevalence of high myopia will be as high as 10%. Myopia has become a global public health problem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yopia is imminent. Orthokerat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to control myopia.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choosing orthokeratology lenses to control myopia, and research on orthokeratology lense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clinicians with the latest research on orthokeratology and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orthokeratology in myopia control.
刘叶凤徐霁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近视
血清IL-17、IL-21与Graves眼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通过检测Graves眼病患者外周血IL-17、IL-21表达水平,探讨IL-17、IL-21与Graves眼病及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观察组为50例初诊Graves眼病患者,对照组为50例健康人,检测二组外周血中IL-17、IL-21水平及甲状腺功能。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外周血IL-17浓度(1 546.52±806.87)pg/ml、IL-21浓度(884.30±444.37)pg/ml较对照组IL-17浓度(770.82±437.03)pg/ml、IL-21浓度(522.38±261.15)pg/ml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IL-17与TT3呈正相关(r=0.459,P=0.012);IL-21与TT3、FT4呈正相关(r=0.492,0.372,P=0.007,0.047)。结论 Graves眼病患者外周血IL-17、IL-21水平显著升高并与TT3呈正相关,IL-17、IL-21可能与Graves眼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徐霁李华蔡春华吕莎张灵丽刘世纯
关键词:GRAVES眼病IL-17IL-21甲状腺功能
6~11岁儿童眼球生物学参数的分布及对屈光状态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了解学龄儿童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角膜曲率半径(corneal radius of curvature,CR)等眼球参数分布情况,探讨屈光状态的影响因素,并评估眼球生物学参数对屈光发育的监测作用。方法纳入重庆市永川区6~11岁学龄儿童共1 768例,采用AL-Scan测量AL、角膜曲率(corneal curvature,K),角膜白到白(white-to-white,WTW),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使用1%环喷托酯散瞳验光后,所有右眼根据等效球镜度数(spherical equivalent,SE)分为远视、正视、近视3组,分析不同年龄、不同屈光组之间各参数的关系以及眼部参数对屈光状态的影响。结果1 768名学生的AL、K、AL/CR、WTW、CCT、SE分别为(23. 17±0. 86) mm、(43. 22±1. 41) D、2. 97±0. 10、(11. 92±0. 42) mm、(558. 27±31. 86)μm、(0. 26±1. 26) D。与女生比较,男生的AL增长(0. 49 mm),AL/CR比值增大(0. 1),WTW增长(0. 18 mm),CCT增厚(6. 31μm),K值降低(0. 7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AL、CR、AL/CR在不同屈光状态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近视组AL、AL/CR最大,且AL/CR均值大于3;近视组CR最小。AL与CR呈正相关(r=0. 571,P <0. 001),SE与AL/CR、AL、C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802、-0. 609和0. 106 (P <0. 001)。在不同年龄组中,SE与AL、AL/CR的相关性随年龄增加呈增强趋势。在不同屈光状态组中,SE与AL、AL/CR的相关性在近视组最强。多元线性回归显示:AL/CR、AL以及性别均对SE有影响(P <0. 05)。结论重庆市永川区6~11岁学龄儿童眼球生长发育过程中AL变化较明显,不同性别儿童眼球发育存在差异; SE与AL、AL/CR、性别均存在相关性,其中AL/CR对屈光改变影响最大,对近视发生、发展的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廖梦霏宋胜仿刘世纯宋叶飞罗杰李凤蔡血芹周文君吕莎徐霁苏杨唐冲张瑶李华
关键词:学龄儿童屈光状态
苯胺致双眼化学伤一例
2011年
苯胺中毒是常见的职业中毒之一,由于苯胺具有脂溶性,所以苯胺容易通过人的皮肤、黏膜侵入体内,进人人体后作用于珠蛋白分子的巯基可以使珠蛋白变性而导致中毒。但是直接因眼外伤就诊的苯胺中毒患者极为少见,我科于2010年7月18日收治1例苯胺中毒眼外伤患者,
李华宋胜仿张永烨徐霁
关键词:苯胺中毒眼外伤
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4例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行首次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药术,收集并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病程、性别、年龄、体质量、吸烟史、合并全身病等资料。通过常规眼科检查、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等评估术前术后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最佳矫正视力的变化,分析治疗前后患者黄斑水肿消退程度与上述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64.69±92.11)μm和(288.65±61.71)μm,治疗后1个月较治疗前明显变薄(t=7.4,P<0.01)。治疗后视力提高者占35%,视力趋于稳定者占59%,视力下降者占6%。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变薄程度与病程呈负相关性(r=-4.99,P<0.01),但与其他临床特征(性别、年龄、体质量、吸烟史、GASS分型和合并病)无相关性(P>0.05)。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减轻黄斑区新生血管渗漏,减轻黄斑水肿,提高或稳定患者视力。其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病程与黄斑水肿治疗效果呈负相关。
刘成刚徐霁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水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