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卫
- 作品数:38 被引量:109H指数:6
-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拇指背侧动脉逆行皮瓣修复电击伤后拇指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以拇指桡(尺)背侧动脉为蒂逆行皮瓣修复电击伤后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根据拇指高压电击伤后软组织缺损的不同部位,分别采用以拇指桡背侧动脉为蒂皮瓣修复7例,以拇指尺背侧动脉为蒂皮瓣修复2例,皮瓣切取面积5.0cm×3.0cm~2.0cm×1.5cm。结果术后9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时间3~7个月,拇指外形满意,功能无明显受限。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术后皮瓣外形好,是修复电击伤后拇指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术式。
- 徐东卫李方奇章祥洲许瑾武朱明
- 关键词:外科皮瓣拇指
- 特大面积热粉尘烫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总结特大面积热粉尘烫伤的治疗特点。方法 :对特大面积烫伤患者伤情判断 ,并行综合治疗。结果 :特大面积热粉尘烫伤者 2 1例中 1 6例治愈 ,5例死亡者均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特大面积热粉尘烫伤多伴有严重的烧伤复合伤及吸入性损伤 ;在治疗体表烫伤的同时 。
- 章祥洲徐东卫
- 关键词:烧伤特大面积
- 自体微粒皮移植加异体异种皮覆盖在大面积深度烧伤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评价自体微粒皮移植加异体、异种皮覆盖在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16例深度烧伤病人,烧伤面积15%~92%,平均55.9%±21.8%,正度面积7%~60%,平均33.6%±15.7%,其中5例合并有吸入性损伤。16例采用早期切削痴自体微粒皮移植加异体、异种皮覆盖,同时观察不同覆盖皮种的效果。结果 16例除1例死亡全部治愈。异体皮比异种覆盖修复创面快,残余创面少,亲属皮和尸胎皮效果最好。结论 自体微粒皮移植加异体、异种皮覆盖治疗大积深度烧伤效果可靠。
- 袁振奋杨蔚刘金凤章祥洲徐东卫李勇李方奇许谨余勇
- 关键词:自体微粒皮移植大面积深度烧伤手术方法手术治疗
- 全文增补中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在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DFI)对外踝后间隙内腓动脉穿支的分布情况、血管口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为术前评估血管质量及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例患者行外踝后间隙内腓动脉穿支进行检测,统计距外踝尖上0~3 cm范围内起始管径≥0.5 mm腓动脉穿支血管的数目、起始处内径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标记穿出深筋膜位置,并实施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术。结果:共检出穿动脉总数22支,穿支起始处内径为(0.78±0.23)mm,穿出筋膜位置距外踝尖上(1.66±0.91)cm,收缩期血流峰值(0.19±0.03)m/s。术中见腓动脉穿支穿出深筋膜位置、走行方向与术前体表定位完全吻合,皮瓣完全成活。结论:CDFI可以直观地显示外踝后间隙内腓动脉穿支的分布情况、血管口径、血流状态,并能在体表准确定位,可用于术前评价穿支血管质量,为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 李勇许瑾丁中章祥洲徐东卫李方奇武朱明余勇卓丹张松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腓动脉穿支皮瓣
- 老年坐骨结节4期压力性损伤分型及其修复效果的多中心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老年坐骨结节4期压力性损伤的分型及其修复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科大学附属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下称3家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4b、4c、4d型老年坐骨结节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60~78岁。将3家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2月收治的5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4b、4c、4d型老年坐骨结节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60~80岁。对观察组患者在其入院时进行坐骨结节4期压力性损伤分型,针对性选择手术方式:对于4b型,优选筋膜皮瓣修复,包括带皮肤蒂筋膜皮瓣(12例)、风筝皮瓣(14例);对于4c型,优选肌皮瓣修复(17例);对于4d型,优选岛状肌皮瓣(4例)或肌瓣联合皮瓣(3例)修复。对于对照组患者,根据术者临床经验选择手术方式修复压力性损伤:对于4b型,采用带皮肤蒂筋膜皮瓣修复者18例、风筝皮瓣修复者6例;对于4c型,采用带皮肤蒂筋膜皮瓣修复者6例、风筝皮瓣修复者7例、肌皮瓣修复者3例;对于4d型,采用风筝皮瓣修复者2例、肌皮瓣修复者3例。2组患者创面床准备好后,创面大小为5.5 cm×4.5 cm~8.0 cm×7.0 cm,移植组织瓣大小为5.0 cm×4.5 cm~10.0 cm×8.0 cm。将供瓣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或采用接力皮瓣修复。统计2组患者1次手术修复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治疗费用、出院时压力性损伤愈合量表(PUSH)评分、随访时压力性损伤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1次手术修复创面愈合率为88.00%(44/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30/45),相对风险为1.32,95%置信区间为1.08~1.61,χ2=6.48,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基线资料后,观察组患者1次手术修复创面愈合率仍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对风险为1.30,95%置信区间为1.05~1
- 陈礼新张旋赵遵江章祥洲张保德吕大伦端龙胜彭凯徐东卫吴德金
- 关键词:肌皮瓣多中心研究坐骨结节创面修复
- 中性粒细胞在深Ⅱ度烧伤早期创面进行性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进行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分析360例烧伤患者的血常规检查报告中性粒细胞的变化,观察烧伤深Ⅱ度创面的愈合时间。结果:入院时中性粒细胞均高于正常,很快降至正常的创面愈合快,下降慢的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延长。结论:中性粒细胞导致的创面损伤可能烧伤后即发生,入院后应使用抗氧化剂及蛋白酶抑制剂。
- 刘金凤许瑾李勇金强余勇武朱明卓丹徐东卫李方奇胡恩赑
-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
- 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儿童深度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4
- 2023年
- 目的 深度烧伤后瘢痕增生常严重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本研究旨在探讨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儿童深度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5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深度烧伤患儿68例,其中男44例,女2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5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压力治疗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和患儿与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OSAS)对患儿进行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儿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儿VSS[(5.54±1.41)分]、OSAS[(3.42±0.79)分]、PSAS[(4.00±0.79)分]总体评分较治疗前VSS[(8.24±1.73)分]、OSAS[(5.00±0.82)分]、PSAS[(5.48±0.97)分]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儿VSS[(6.94±1.64)分]、OSAS[(4.28±0.75)分]、PSAS[(4.91±0.70)分]总体评分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VSS、OSAS、PSAS总体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瘢痕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儿出现红斑2例,色素沉着1例,糜烂1例,对照组患儿出现水疱3例,糜烂2例。结论 对于增生性瘢痕,在常规抗瘢痕的基础上加用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瘢痕的厚度、血管分布等,减少瘢痕导致的瘙痒、疼痛,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 刘继松邢福席付全有章祥洲李勇徐东卫
- 关键词:烧伤瘢痕
- 简易持续负压吸引在深度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 目的 了解简易持续负压吸引在深度创面修复中的作用. 方法 对笔者单位收治的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18 ~78岁)烧伤及损伤患者入院后创面给予常规换药,剪除创面焦痂并外用磺胺嘧啶银等药物抗感染.用3~4层消毒纱布...
- 李方奇徐东卫章祥洲袁振奋
- 儿童烧伤6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分析儿童烧伤的特点,探讨预防或减少儿童烧伤的措施。方法:对656例烧伤患儿的性别、年龄、致伤因素、烧伤部位、烧伤程度、季节分布、地点、家庭及监护人文化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656例儿童烧伤中,男女比为1.66∶1,1~3岁患儿为最多(383例,58.38%),以热液烫伤为最多(481例,73.33%),以头面颈部及躯干为主(50.30%、64.63%),中度为主(47.37%),多发生在夏季(42.63%),烧伤发生的地点大部分在家中(81.86%),农村患儿多于城市,家中有父母或监护人在场的占75.46%。结论:儿童烧烫伤主要是监护人的疏忽大意、照顾不周所致,提高监护人的安全意识和加强烧伤知识宣传、普及,是预防或减少儿童烧烫伤发生的有效措施。
- 刘继松张开俊章祥洲徐东卫杜娟
- 关键词:烧伤儿童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烧伤脓毒症28例被引量:1
- 2002年
- 袁振奋杨蔚徐东卫汤进友
- 关键词:烧伤脓毒症中西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