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混合菌种
  • 2篇病原
  • 1篇电泳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试验
  • 1篇耶尔森氏菌
  • 1篇原子
  • 1篇原子吸收
  • 1篇原子吸收光度...
  • 1篇纸片扩散法
  • 1篇致病
  • 1篇致病菌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PC...
  • 1篇培养法
  • 1篇全自动
  • 1篇全自动微生物...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分析
  • 1篇雾化

机构

  • 8篇无锡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8篇彭浩
  • 5篇孙燕萍
  • 5篇肖勇
  • 3篇沙丹
  • 2篇葛敏英
  • 2篇凌霞
  • 1篇刁保卫
  • 1篇韩毅
  • 1篇孙纳
  • 1篇毛云中
  • 1篇管红霞
  • 1篇付景春

传媒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无锡市哨点医院腹泻病6种致病菌检测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孙燕萍葛敏英肖勇彭浩
关键词:腹泻致病菌
1份半固体培养基保存的模拟肛拭样品鉴定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提高实验室微生物检验能力。[方法]依据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2-1997、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GB/T4789.8.9-2003、2008年苏、浙、沪实验室间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微生物部分),对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送的实验室间比对质控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结果]WO16号模拟肛拭样品中除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3血清型外,还检出类志贺邻单胞菌。[结论]参加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间比对试验考核时,要利用已知知识进行检验,并要留意样品是纯菌株还是混合菌株。
孙燕萍凌霞彭浩沙丹肖勇
关键词:混合菌种
两种方法检测LGC盲样及效果探讨
2015年
目的检测LGC盲样中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并对过程和结果进行探讨。方法 1分离培养法。2实时荧光PCR法。结果两者均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结论两种方法的有效结合对目标菌检出有更重要的意义。
韩毅彭浩
关键词:盲样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分离培养法实时荧光PCR法
病原微生物盲样鉴定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为提高实验室微生物检验能力,参加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间比对试验。[方法]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国家标准GB/T4789.4.5.6.7.9.31-2003[;GB16001-1995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感染性腹泻的诊断及处理原则GB17012-1997;病原微生物盲样考核作业指导书;GB16002-1995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结果]检出O2号考核样品是福氏志贺氏菌2a型和伤寒沙门氏菌(9,12,Vi:d:—)的混合菌株。[结论]参加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间比对试验考核时可将核酸检测技术作为辅助参考。
孙燕萍肖勇沙丹彭浩付景春葛敏英
关键词:混合菌种
10种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10种常见病原菌(包括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大肠杆菌0157、变形杆菌、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溶血性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GB/T4789.5.6.8.11.10.30-2003、GB/T4789.7.4-2008、WS/T9-1996、GB15984对十种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参照WS/T125-1999读取结果。[结果]副溶血性弧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氯霉素等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为100.00%。大肠杆菌0157对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唑啉等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为100.00%。霍乱弧菌感对丁胺卡那霉素、红霉素等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为100.00%。沙门菌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的敏感性为100.00%。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为10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氯霉素、万古霉素的敏感性为95.00%以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利福平、特利霉素等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为100.00%。溶血性链球菌对氧氟沙星、利福平等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为100.00%。志贺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为100.00%。变形杆菌对羧卞西林的敏感性为100.00%。[结论]10种常见病原菌对某些抗生素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可作为感染的首选药物。
孙燕萍彭浩肖勇
关键词:药物敏感试验纸片扩散法
无锡市2009年副溶血性弧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无锡市2009年副溶血性弧菌分子特征,以及细菌性食物中毒分离的菌株与菌株之间、食源性疾病监测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之间的遗传相关性,建立无锡地区副溶血性弧菌分子分型数据库,为无锡市进行食源性疾病的快速反应和预警、监测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所得结果以BioNumericsV4.0软件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1株菌以SfiⅠ酶切后可分为9个PFGE型别,各群间相似性系数>60%。其中有两起食物中毒菌株DNA指纹图谱完全相同,食源性疾病监测分离株分属7个型别。3型和6型为全年的优势型别。结论 3型和6型为无锡市2009年副溶血性弧菌优势型别,需加强防范。
管红霞刁保卫沙丹彭浩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
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的应用及鉴定结果分析被引量:38
2010年
[目的]探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无锡市常见12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O139群霍乱弧菌、沙门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志贺菌、溶血性链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鉴定的准确性。[方法]按照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仪器说明书中的标准操作流程进行。选择法国生物梅里埃API系统、常规法作为参照,同时与PCR快速检测方法进行比对,以验证PCR快速检测方法的符合性。[结果]从本试验结果来看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仪对无锡市常见12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鉴定结果与API鉴定系统鉴定结果的总体符合率为99.6%(223/224),PCR快速检测方法结果与API鉴定系统鉴定结果的总体符合率为97.3%(218/224)。[结论]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仪对无锡市常见11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鉴定的准确性极好,但对革兰阳性链球菌的鉴定还应结合细菌的其他生物学特性综合评定。
孙燕萍彭浩凌霞孙纳肖勇
关键词: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病原菌细菌鉴定
提高日立Z-2300火焰偏振塞曼原子吸收灵敏度的探讨
2008年
目的提高日立Z-2300使用的火焰偏振塞曼原子吸收的灵敏度,以满足其对低浓度物质的检测能力。方法使用高效雾化器替代原机火焰雾化器来提高其灵敏度,进而提高其对低浓度元素的检测能力。结果在仪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11个常测元素进行改装前后的比对,发现改装后其灵敏度显著提高,改装后的吸光度(A)值是改装前的2.00~2.85倍(均值为2.34倍),改装后灵敏度(S)是原灵敏度的1.85~2.48倍(均值为2.23倍),检出限(Cu)也由原来的0.0022mg/L降低为0.0009mg/L。结论改装高性能雾化器能显著提高日立原子吸收火焰法的灵敏度,且方法简单有效。
毛云中彭浩
关键词:FAAS原子吸收光度法雾化器灵敏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