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睿

作品数:16 被引量:313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大学生
  • 5篇高校
  • 3篇教育
  • 3篇创业
  • 2篇新人
  • 2篇挑战杯
  • 2篇就业
  • 2篇获奖
  • 2篇获奖者
  • 2篇拔尖
  • 2篇拔尖创新
  • 2篇拔尖创新人才
  • 2篇创新创业
  • 1篇大学生村官
  • 1篇大学生就业
  • 1篇动机
  • 1篇动因
  • 1篇信息支持
  • 1篇学生就业
  • 1篇养成

机构

  • 15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5篇张睿
  • 4篇潘迪
  • 3篇张雨
  • 2篇姚冠华
  • 1篇徐之俊
  • 1篇郭静

传媒

  • 3篇当代青年研究
  • 3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中国大学生就...
  • 1篇复旦教育论坛
  • 1篇上海青年管理...
  • 1篇人口与发展
  • 1篇中国社会工作
  • 1篇思想政治课研...
  • 1篇高校辅导员
  • 1篇北京青年研究
  • 1篇生涯发展教育...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校辅导员话语权的弱化与重塑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中坚力量,其话语权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媒介和手段。研究发现,辅导员的话语权存在着弱化的困境,具体表现为制度性规定对辅导员话语权的隐匿、自媒体发展对辅导员话语权的消解、职业认同感的缺乏对辅导员话语权的放弃、角色担当不足对辅导员话语权的削弱以及话语对象对辅导员话语权的抗拒。应从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理性层面以及互动层面重塑辅导员话语权,以提高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话语影响力。
张睿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话语权
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支持网络现状和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对华东师范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考察求职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信息支持情况、财务支持情况、情感支持情况以及人情支持情况;并结合定性研究,发现求职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入手,分别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社会组织、高校教师、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建构有效的就业社会支持网络体系的对策建议。
张睿姚冠华徐之俊
关键词:社会支持网络信息支持财务支持情感支持
高校青年自组织建设与管理策略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高校青年自组织的产生和蓬勃发展,在满足青少年社会化进程中多元诉求的同时,也给法制建设、社会管理以及共青团团结、凝聚青年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分析当前青年自组织的主要形式、特点以及现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制度建设、机制建设、业务指导、资源整合以及服务凝聚几个角度探讨高校共青团凝聚青年自组织的可能性和具体策略,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群体更有效的覆盖。
张睿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青年自组织
免费师范生报考动机与就业意愿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本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为调查对象,在文献研读的基础上,结合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了解与把握免费师范生群体的报考动机和就业意愿,以期对免费师范生的职业态度现状及其深层原因进行解析,分析免费师范生群体就业意愿与报考动机、学校学科设置等方面之间的关系,为高校完善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提供参考。
郭静张睿李露萍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报考动机就业意愿
高校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创新素养的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以全国“挑战杯”获奖者为例被引量:3
2019年
分析全国"挑战杯"获奖者的创新素养对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本文通过对上海市11所高校的全国"挑战杯"获奖者创新素养进行调研发现,全国"挑战杯"获奖者的创新素养包含19个因子,其中,在冒险性、挑战力、兴趣和观察力以及评估创新想法上表现出的创新素养最高,在主动性和联想力、探索力、发散思维、学校创新氛围感知、家庭支持感知、好奇心、执行力和创新习惯上表现出中上水平的创新素养,在达成目标的自信、应对困难的自信、学校创新资源感知、社会支持感知、学校课程设置感知以及批判意识上表现出中下水平的创新素养,在想象力因子上表现出的创新素养最低。通过与未获奖者的对比研究发现,全国"挑战杯"获奖者在创新素养的15个因子的得分上均高于未获奖者,而在想象力、执行力、社会支持感知以及学校创新氛围感知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个体层面提出了提升高校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创新素养的建议。
张睿姚冠华张雨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群体分化:大学生“村官”角色建构的动因、类型及结果被引量:1
2012年
从2008年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至今,已经有5年的时间。大学生"村官"因角色认知的价值取向和角色领悟的建构张力不同发生了群体分化,形成了四种不同的角色建构类型,分别是社会价值取向下的主动变革模式、社会价值取向下的被动适应模式、个人价值取向下的主动变革模式、个人价值取向下的被动适应模式,这四种模式下的大学生"村官"在角色建构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建构张力,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张睿
关键词:角色建构群体分化
社会目标模式在农村社区中的应用
2010年
社会目标模式由早期团体工作的传统积累而来,它既注重社会工作实施的内团体过程,强调团体成员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意识,又注重社区组织的外在变迁目标,通过发起集体行动推动社会变迁。
张睿
关键词:社会目标农村社区社会变迁社会工作社会意识社会责任
创客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客素养的养成被引量:6
2016年
随着创客运动逐渐普及,国内各高校也开始积极推进创客教育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与国外相比,国内的创客教育在创客空间、师资团队、教学设计、激励机制和文化环境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此,需从打造创客空间、整合有效师资、改良课程体系、创建激励机制以及渲染文化氛围等方面来探讨高校培养大学生创客素养的策略,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张睿潘迪张雨
关键词:创新创业
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被引量:16
2015年
大学生公益创业,不仅是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创造性地融合的过程,而且为大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了诸多契机。对上海8所高校20个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公益创业有三种类型:非盈利组织模式、社会企业模式以及"产学研"混合模式,且具备社会性、创新性和市场导向性三个基本特征。但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来自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学生个人的制约,因此,应当从政府资源整合、社会广泛支持、高校人才培养几个方面来建立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社会支持系统。
张睿潘迪
关键词:公益创业社会治理
社区来沪青少年服务站: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新模式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对上海市社区来沪青少年服务站的首批试点单位及其服务接受者(即流动青少年)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社区来沪青少年服务站模式管理和运作方式的适应性问题。与其他大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模式作了比较。从政府、社会和社会工作者等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张睿
关键词:流动人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