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芬
- 作品数:14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佛山市顺德区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诊院前抢救小组责任制编班改良模式的实践与成效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诊院前抢救小组责任制编班改良模式在急诊科的实践与成效。方法2008年实行以护理组长为核心的小组责任制编班模式,按职称、年资、工作能力、经验和责任心等进行新老、强弱合理搭配,实施护士层级管理;并与2006年实施传统周期性编班比较护患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包括纠正护理安全隐患、减少存在问题、减少护理投诉)。结果实施责任制编班模式后,护患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与传统周期性编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士满意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纠正护理安全隐患增多、存在问题及护理投诉减少。结论小组责任制编班改良模式提高了护患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 张桂芬吴玉欢张源慧
- 关键词:院前抢救护士
- 急诊动脉血气分析用血进行血细胞计数的可行性探讨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诊动脉血气分析用血进行血细胞计数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53例,所有患者同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和静脉血细胞计数分析。结果静脉血与即时动脉血血细胞计数均数比较,MCHC、MCV、MCH、MPV、P-LCR、BASO、PDW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脉血与半小时动脉血血细胞计数均数比较,HGB、HCT、RWD-SD、RWDCV、PLT、MPV、PDW、P-LCR、LYMPH、BASO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项有差异的指标做线性分析,即时动脉血、半小时动脉血各项指标与静脉血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动脉血气分析用血急诊检验中,在即时条件下可以替代静脉血行全血细胞计数分析。
- 黄万仁张桂芬张杰雄
- 关键词:急诊动脉血气分析血细胞计数可行性
- 岭南黄牙果核干粉治疗难愈性Ⅲ期与Ⅳ期压疮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岭南黄牙果核干粉治疗难愈性Ⅲ期与Ⅳ期压疮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难愈性Ⅲ期与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应用岭南黄牙果核干粉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红外线照射加氯霉素粉治疗方法。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止痛及治愈时间比较有差异,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组在治疗难愈性Ⅲ期与Ⅳ期压疮时疗效较好,且无皮肤损害及人体不良反应发生,具有操作简便、显效快、疗效好、患者无痛苦、易于接受及无不良反应等优点。
- 袁君赵雪金张桂芬吴玉欢曾燕辉伍志祝
- 关键词:干粉难愈性压疮
- 78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 2006年
- 目的总结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与护理经验,提高急救与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月到我院儿科门急诊及住院部救治的78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快速止惊、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及时降温、加强监护等综合治疗及护理,78例患儿均转危为安。结论及时迅速控制惊厥、高热,加强综合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
- 曾燕辉张桂芬薛杨梅
-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
- 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公众基础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调查研究
- 2017年
- 目的综合调查佛山市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公众基础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评估其在日常生活所发生的意外事件中自救以及施救的本领,为在家庭、社区、中介人群中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在本地区2014年8月~2015年12月家庭服务机构、中介、社区中抽取家庭服务从业人员140人作为研究对象,140人中有4个不同层面的人群,主要包括老人和患者护理、婴幼儿看护、家庭保洁以及家庭烹饪。采取面对面问卷调查法并选拔在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附属陈村医院的高等院校实习生作为调研员。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140例调查对象(家庭服务机构、中介以及社区等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卫生知识、食品安全知识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结果在发生紧急情况时,4个不同层面的人群在正确呼救掌握度、知晓基础急救知识度、了解心肺复苏度、需求急救知识与技能度以及愿意接受急救技能专业培训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不同层面的人群在在掌握简单急救工具使用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不同层面的人群在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佛山市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公众基础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水平较低,需要加强公众急救意识,普及相关急救知识。
- 龚焕球吴玉欢张桂芬何敏滢梁绮荧朱柳宜萧佩仪邓霞李崇虹
- 高压氧治疗脑出血患者70例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究对脑出血患者应用高压氧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经高压氧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共70例,根据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时间进行分组,其中接受高压氧治疗时间是在病发后15 d内的患者有30例,设为A组,接受高压氧治疗时间是在病发后15~30 d的患者有20例,设为B组,接受高压氧治疗时间是在病发后超过30 d的患者有20例,设为C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同样的对应高压氧治疗护理,对比3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B组与C组患者,A组患者临床效果最为突出,具有显著优越性;相对于C组患者,B组患者具有显著优越性,两两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时间越早越好,在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提供精心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这样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营造和谐的护患环境,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李妙珊吴玉欢张桂芬邓趣端陆敏茹李少英
- 关键词:高压氧脑出血护理体会
- 密闭式减压溶解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密闭式减压溶解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0瓶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瓶,对照组采用常规溶解方法,实验组采用密闭式减压溶解方法,比较两组药物溶解效果。结果:两组药物溶解效果及溶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密闭式减压溶解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更安全、更快捷,无气体逸出和浪费药液现象。
- 赵雪金张桂芬饶宝玉曾燕辉伍志祝梁佩仪刘建萍
- 关键词: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
- 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被引量:2
- 2009年
- 总结了235例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包括奔赴现场,环境与伤情评估,及时发现休克的早期征象,现场处理,安全转送及心理护理等,认为把握好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各个院前救治环节,可为患者的生命赢得宝贵时间,为成功手术、后期治疗、预后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 张桂芬邓霞萧佩仪何丽婵
- 关键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护理
- 急诊开展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实践效果探讨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实践效果。方法将48名急诊护士分成三个层级并按核心能力培训计划进行培训。通过专业理论知识、护理技术操作的考试、急救技能及综合能力考评并总结护士每次考核的成绩,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对核心能力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核心能力培训后,48名护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能力、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实施核心能力培训,能有效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 张桂芬
- 关键词:护士核心能力抢救患者满意度
- 颈外静脉与四肢静脉留置针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为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提高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对比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的输液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6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250例各种创伤患者,应用颈外静脉、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各125例,然后对比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所需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液体通畅情况、液体最大流速、血压明显升高所需的平均时间等。结果颈外静脉穿刺具有穿刺所需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液体通畅良好、液体流速快、血压明显升高所需的平均时间短、导管易固定脱出少、液体不易渗漏等优点。颈外静脉组明显优于四肢浅静脉组,p<0·01。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能更好达到补液效果,更快地为严重创伤的患者赢得抢救时间。值得急诊科推广应用。
- 张桂芬
- 关键词:颈外静脉严重创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