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开勇

作品数:33 被引量:25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手法
  • 7篇针灸
  • 7篇疗效
  • 6篇疗效观察
  • 6篇颈椎
  • 6篇脊柱
  • 5篇卵巢
  • 5篇颈椎病
  • 4篇针刺
  • 4篇针刀
  • 4篇手法治疗
  • 4篇卵巢早衰
  • 3篇电针
  • 3篇穴位
  • 3篇穴位贴敷
  • 3篇针刀治疗
  • 3篇贴敷
  • 3篇综合征
  • 3篇慢性
  • 3篇慢性损伤

机构

  • 23篇上海市第一人...
  • 11篇上海中医药大...
  • 6篇上海市中医药...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中医老...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市针灸经...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新泰市人民医...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 1篇飞利浦(中国...

作者

  • 33篇张开勇
  • 24篇张必萌
  • 18篇刘鹏
  • 15篇徐斯伟
  • 11篇寿崟
  • 10篇詹红生
  • 6篇杨洋
  • 5篇石印玉
  • 5篇张明才
  • 4篇陈东煜
  • 3篇郭凯
  • 3篇陈博
  • 3篇黄仕荣
  • 3篇王翔
  • 2篇王辉昊
  • 2篇刘特
  • 2篇庄园
  • 1篇沈知彼
  • 1篇徐世芬
  • 1篇王聪

传媒

  • 5篇上海针灸杂志
  • 4篇中国骨伤
  • 3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中国中医骨伤...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中华针灸电子...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环球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7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棘突不共线在颈椎“骨错缝、筋出槽”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研究X线平片对椎体旋转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收集颈椎病患者129例,行颈椎X线正位平片检查,其中119例存在棘突不共线纳入测量,另10例棘突均共线不纳入测量。纳入测量病例中男28例,女91例,年龄24~65岁,平均(48.53±14.32)岁。纳入病例行CT检查,记录X线平片中观察到的棘突不居中的椎体节段及个数,再对棘突不居中的椎体节段行CT后多平面重建,观测相应节段椎体旋转及棘突偏歪的情况,统计分析X线平片检查中观测到的不居中的棘突个数与椎体旋转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共线棘突个数为1~6个时,椎体旋转率分别为45.45%,46.67%,56.86%,62.07%,77.14%,85.19%。结论:不共线棘突数越多,相应椎体旋转可能性越大。
张开勇庄园詹红生张明才石印玉
关键词:颈椎病X线
基于三维伪连续脉冲动脉自旋标记技术探讨脊柱手法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筛选适合中医脊柱手法治疗的眩晕症患者。方法:收集存在脊柱“骨错缝、筋出槽”的眩晕患者78例,磁共振扫描并应用三维伪连续脉冲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技术进行筛选,双侧大脑半球存在灌注峰值不同步者列为观察组,灌注峰值同步者列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应用脊柱手法治疗,应用眩晕障碍量表(DHI)评估眩晕改善状况,再次磁共振3D-pcASL成像扫描观察灌注情况。结果:78例眩晕症患者中观察组患者数为47例,占60.26%,眩晕症状改善有效率为85.11%(40/47);对照组患者数为31例,占39.74%,眩晕症状改善有效率为45.16%(14/3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灌注峰值同步数为37例,对照组为29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DHI评分差值分别为(37.53±13.96)、(10.65±8.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3D-pcASL成像是评估双侧大脑灌注是否均衡的有效手段;同时存在“骨错缝、筋出槽”和双侧大脑灌注失衡眩晕患者适宜脊柱手法治疗且疗效较好。
张开勇刘鹏刘鹏徐斯伟张必萌罗倩
关键词:眩晕手法治疗
针药结合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结合西药治疗。治疗周期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对比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_(2))、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FSH、E_(2)、LH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LH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SH、E_(2)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疗效确切,可以改善血清激素FSH、E_(2)、LH水平,与单纯西药相比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
张晓珍刘鹏李斯雯李冰融蒋会茹张开勇耿子翔张必萌
关键词:卵巢早衰针药结合针灸疗法临床疗效
鼻三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肺虚感寒型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鼻三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肺虚感寒型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以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等三家医院的针灸科门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和对...
寿崟张必萌耿子翔刘鹏张开勇蒋会茹徐斯伟
关键词:鼻三针穴位贴敷变应性鼻炎
脊柱手法结合石氏伤科功法改善腰椎曲度的影像学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脊柱手法结合石氏伤科功法对腰突症患者腰椎曲度的影像学变化。方法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脊柱手法结合石氏伤科功法治疗,应用多层螺旋CT观察治疗前后腰椎曲度的变化。结果脊柱手法结合石氏伤科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83.3%(25/30);治疗前后患者的腰椎生理曲度分别为(2.94±0.53)mm和(3.98±0.68)mm,经统计学观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患者的腰椎总前凸角为(55.85±7.88)°和(65.49±7.31)°,经统计学观察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患者骶骨倾斜角为(40.12±5.94)°和(40.17±5.89)°,经统计学观察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患者的各节段椎间孔前后径为(18.62±1.06)mm,治疗后为(18.66±1.26)mm,经统计学观察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患者的各节段椎间孔上下径为(12.19±0.95)mm和(12.54±0.76)mm,经统计学观察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手法结合石氏伤科功法可以改善腰椎曲度、腰椎总前凸角、椎间孔前后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多层螺旋CT腰椎扫描重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张开勇刘鹏刘鹏徐斯伟张必萌詹红生
关键词:脊柱手法石氏伤科功法腰椎曲度影像学观察
一种填埋展开式督灸盒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针灸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填埋展开式督灸盒,包括第一翻盖、第二翻盖、底座;所述第一翻盖为一端面开口的方形槽结构,所述第二翻盖为一端面开口的方形槽结构,所述底座为中空方形环状结构;所述第一翻盖与所述第二翻...
袁龙张必萌李冰融刘鹏张开勇
文献传递
定位仰卧拔伸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根据"骨错逢,筋出槽"评估要素合理运用仰卧拔伸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并对其进行疗效分析,从而为本病的诊治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经评估后在椎骨错缝定位节段运用仰卧拔伸手法)30例,对照组(仰卧拔伸手法)30例。根据《脊柱推拿诊治评估技术规范》中的颈椎评估方法为每一位患者进行评估。治疗以每周4次为1疗程,共3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疗效,并参照相关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予以评分。结果:治疗12次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自身积分差值比较显示治疗组在治疗眩晕和头痛两大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症状方面要优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症状、体征方面如颈肩痛、生活、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善方面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评估后的手法治疗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确切。经过评估后的手法治疗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最主要的两大症状眩晕与头痛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故根据规范系统的确定病变节段有的放矢进行治疗在短期内能更好的提高手法的疗效,从而使仰卧拔伸手法更加具有针对性。
展嘉文詹红生张开勇沈知彼郭凯周琳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仰卧拔伸手法
电针通过Hippo/YAP通路调控卵巢早衰小鼠卵巢功能被引量:2
2025年
目的观察电针改善高脂高糖诱导的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小鼠卵巢功能与调控Hippo/YAP通路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5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wild type,WT)、卵巢早衰组(POF)和电针治疗组(electroacupuncture,EA),每组15只。利用高脂高糖造模成功后,EA组选取关元穴及双侧足三里和三阴交穴进行电针干预。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小鼠卵巢病理形态,用马松染色(Masson)观察小鼠卵巢纤维化,用菲律宾染色(filipin)检测小鼠卵巢总胆固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雌二醇激素(estradiol,E2)、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的水平;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标记小鼠卵巢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GCs)卵泡刺激素受体(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增殖标志物Ki67的水平;用逆转录定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Hippo/YAP通路基因YAP、TEAD1、TAZ、MST1、增殖相关基因PCNA、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ippo/YAP通路蛋白p-YAP、YAP、TEAD1、TAZ、MST1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结果与POF组比较,EA组干预后卵巢卵泡闭锁减少,成熟卵泡增多,卵巢纤维化程度减少,卵巢总胆固醇降低;EA组干预后性激素水平与脂代谢水平显著改善,FSH激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AMH和E2激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TG和TC显著下降(P<0.05),HDL显著上升(P<0.05),LDL显著下降(P<0.05);EA组干预后FSHR、PCNA、Ki67表达均上调;EA组干预后激活了Hippo/YAP通路,促进了G
凌乐乐王聪胡寅杰李冰融刘鹏张开勇李斯雯刘特张必萌
关键词:电针卵巢早衰
詹红生从筋诊治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意义探析被引量:11
2020年
基于詹红生教授"筋主骨从、筋为骨用"的学术思想,阐述筋主骨从是筋骨和合之本;认为筋骨失和是非特异性腰痛发病之因,筋为骨用是防控之策;强调非特异性腰痛从筋论治的合理性、重要性及其临床意义。
潘富伟邓真张开勇石金玉李正言李正言詹红生
关键词:慢性损伤非特异性腰痛名医经验
矫正关节突关节“骨错缝”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研究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观察矫正关节突关节"骨错缝"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方法将关节突关节"骨错缝"致椎间孔狭窄的5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37例)和牵引组(22例),其中手法组采用关节突关节"骨错缝"矫正手法治疗,牵引组采用传统的枕颌布托牵引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颈椎间孔矢状径变化情况。结果手法组、牵引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组治疗前后椎间孔矢状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牵引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椎间孔矢状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矫正关节突关节错缝矫正程度与疗效之间成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关节突关节"骨错缝"矫正手法可有效治疗关节突关节"骨错缝"致椎间孔狭窄的神经根型颈椎病。
张明才石印玉陈东煜王翔黄仕荣陈博张开勇詹红生
关键词:颈椎病寰枢关节骨错缝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