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民
- 作品数:8 被引量:103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及术后病理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69例研究对象术前经胃镜活检标本检查确诊为早期食管癌或食管癌前病变,均经ESD治疗,观察其临床特征、并发症、病灶大小、术前及术后病理特点等。结果手术整块切除率100%,完整切除率95.7%,治愈性切除率95.7%。结论 ESD是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可提供完整标本进行进一步病理学评估,以提高病理的正确诊断率。
- 袁媛周炳喜程黎娜张建民刘博伟谢甲贝贾长河
- 关键词:食管癌癌前病变
- VASH1、FGF2在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组织中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抽取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和河南省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9年10月随访资料齐全的63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C反应蛋白(CRP)、UC内镜下严重度指数(UCEIS)评分等一般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轻度UC组(26例)、中度UC组(22例)和重度UC组(15例);收集同期64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轻度UC组、中度UC组、重度UC组患者组织VASH1 mRNA、FGF2 mRNA表达水平;对63例UC患者进行2年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44例和预后不良组19例,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患者组织VASH1 mRNA、FGF2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组织VASH1 mRNA、FGF2 mRNA对UC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轻度UC组、中度UC组、重度UC组VASH1 mRNA、FGF2 mRNA表达水平依次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CRP水平较高,UCEIS评分>6分者比例较高,VASH1 mRNA、FGF2 mRNA表达水平较低(P<0.05)。组织VASH1 mRNA、FGF2 mRNA及二者联合预测UC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0(95%CI 0.777~0.984)、0.836(95%CI 0.740~0.933)、0.965(95%CI 0.923~0.998),特异度分别为84.2%、94.7%、84.2%,敏感度分别为81.8%、63.6%、95.5%。结论VASH1 mRNA、FGF2 mRNA在UC患者组织中均为低表达,临床检测其表达量可能有助于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
- 职鹏张建民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预后
- 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α-MSH、TNF-α、内毒素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观察重型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的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11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AP组,轻型急性胰腺炎(MAP)72例、SAP 42例]、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α-MSH,胶体金法检测血清TNF-α、内毒素,行Balthazar CT评分、APACHEⅡ评分评价病情,分析血清α-MSH、TNF-α、内毒素与SAP患者病情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P患者血清TNF-α、内毒素水平升高而α-MSH水平降低(P均<0.01);与MAP患者比较,SAP患者血清TNF-α、内毒素水平升高而α-MSH水平降低,Balthazar CT评分、APACHEⅡ评分增加(P均<0.01);SAP患者血清TNF-α、内毒素水平与Balthazar CT评分、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594、0.618和0.633、0.648,P均<0.01),血清α-MSH与Balthazar CT评分、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628、-0.584,P均<0.01)。结论与MAP患者和健康人群比较,SAP患者血清TNF-α、内毒素水平升高而α-MSH水平降低;MAP患者血清TNF-α、内毒素水平与病情呈正相关,血清α-MSH水平与病情呈负相关。
- 杨艳英张建民
- 关键词:重型急性胰腺炎肿瘤坏死因子Α内毒素CT评分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和胃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以及术后病理差异分析(附337例报告)被引量:39
- 2018年
-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和胃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手术前后标本病理特点的差异。方法 337例研究对象术前经胃镜活检标本检查确诊为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或癌前病变,均经ESD治疗,观察其临床表现特征、术前及术后病理特点的差异等。结果共切除病灶372处,其中多发病变30例。术前钳取活检总正确率为55.91%(208/372),漏诊率6.72%(25/372),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和早癌的低估率为19.86%(29/146)。边缘/基底阳性率4.57%(17/372)。结论 ESD是治疗食管及胃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并且可以提高病理的诊断正确率。ESD术前的病理活检正确率需进一步提高。ESD病理标本阳性与术前判断病变、ESD操作有关。
- 袁媛周炳喜李亚其张建民程黎娜贾长河刘博伟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早癌上皮内瘤变
- 1253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心理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调查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异常情况。方法 1253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和112例健康者分别作为患病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心理卫生自评表SCL-90对两组调查对象进行心理健康测量评分比较;采用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生活满意度指数B量表(LSIB)评定两组焦虑、抑郁和生活满意度情况,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病组的焦虑、抑郁指数高于对照组,生活满意度指数低于对照组,两者在焦虑、抑郁、生活满意度等方面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
- 张建民于静
- 关键词:消化系统疾病焦虑抑郁生活满意度
- 复合蛋白营养剂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营养状态及肝功能的变化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复合蛋白营养剂对存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营养状态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存在PEM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0例,基线均不存在相关并发症,分为复合蛋白营养剂组25例及对照组15例。复合蛋白营养剂组给予新型夜间加餐(原味酸牛奶200g+复合蛋白营养剂15g)配合一般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并记录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在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的情况下,与治疗前相比,复合蛋白营养剂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上升,在6周末,对照组患者白蛋白为(30.2±3.2)g/L,显著低于治疗组[(33.6±3.7)g/L,P<0.05],前白蛋白为(122.10±24)g/L,显著低于治疗组[(159.0.6±30.4)g/L,P<0.05],淋巴细胞数为(1.08.10±0.31)×109/L,显著低于治疗组[(1.36±0.26)×109/L,P<0.05],并发症发生较少,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蛋白营养剂可以改善存在PEM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态及肝功能,有可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 陈婷于静张建民
- 关键词:肝硬化营养不良肝功能
- 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治疗69例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及术后病理分析被引量:30
- 2016年
-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手术前后标本病理特点。方法 69例研究对象术前经胃镜活检标本检查确诊为早期食管癌或食管癌前病变,均经ESD治疗,观察其临床特征、并发症、病灶大小、术前及术后病理特点等。结果手术整块切除率100.00%(69/69),完整切除率95.65%(66/69),治愈性切除率95.65%(66/69)。切除标本最大直径7.0 cm。术前钳取活检总正确率为69.57%(48/69),与活检相比,手术标本诊断更准确。结论 ESD是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ESD可一次性完全切除病灶,且可以提供完整标本进行进一步病理学评估,以提高病理的正确诊断率。
- 袁媛周炳喜程黎娜张建民刘博伟谢甲贝贾长河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早癌癌前病变食管
- 氟康唑对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血清白介素-2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分析氟康唑对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血清白介素-2水平的影响。选取接诊的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126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口服氟康唑胶囊;对照组口服制霉素片治疗;两组均接受3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复发情况、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两组IL-2、IL-10水平。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60%(P<0.05);治疗组治疗3、6、9个月后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显著低于对照组是15.87%(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治疗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治疗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2、IL-10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白介素-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清白介素-10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食管炎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复发率低,且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张建民
- 关键词:氟康唑念珠菌性食管炎血清白介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