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宏
- 作品数:98 被引量:379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上海地区精神科病房中痴呆的诊断和护理状况调查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调查上海市精神科病房痴呆的分布及护理配备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8个精神卫生机构,对共计714例诊断为痴呆的患者进行了社会人口学调查表、ADL、MMSE等的调查。结果在精神科病房中的患者有44.3%患痴呆,75岁以上约占90%,5年以上病程的约占47.2%。80%以上患者生活能力严重受损,90%以上患者认知严重受损。结论精神科病房中的痴呆患者负担很重,给痴呆病人提供照料的护理配备相对不足。
- 李虹王祖承盛尤荣张天宏李冠军
- 关键词:痴呆精神科护理
- 高强度高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自杀意念的疗效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高强度高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抑郁症自杀意念的效果及安全性,以及对于自杀意念症状的快速缓解程度。方法·共有14 例伴有严重自杀意念的门诊抑郁症患者入组,接受5 Hz 高强度左侧背外侧前额叶rTMS 治疗,每日重复3 ~ 4 次,连续治疗3 d,共计10 次20 000 个刺激脉冲;rTMS 治疗期间抗抑郁药剂量不变。分别在基线入组时以及入组后第4 日、第2 周、第4 周进行自杀意念量表(Scale for Suicidal Ideation,SS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严重度分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everity of Illness,CGI-SI)评定。结果· 5 Hz 高频rTMS 治疗安全,患者耐受性好。SSI 总分在rTMS 治疗结束后各随访时点均显著下降(F=15.788,P=0.000),以rTMS 治疗结束的次日(第4 日)SSI 分值下降最显著,其抗自杀意念效果可持续至入组4 周以后。自杀意念下降程度与HAMD 17 分值下降存在相关性(t=5.658,P=0.000),与CGI-SI 分值不存在相关性(t=-1.058,P=0.295)。高强度高频率rTMS 治疗对抑郁症状改善显著,入组4 周后总显效率达78.57%。结论·高强度高频率rTMS 治疗能快速减少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安全性好;自杀意念缓解程度与rTMS 抗抑郁疗效相关,且其疗效可以维持。
- 朱俊娟张天宏张玲徐丽华魏燕燕唐莺莹王继军
-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抑郁症自杀意念自杀
- 应激相关精神疾病的诊疗进展
- 2025年
- 应激相关精神疾病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综述了应激相关精神疾病的最新诊疗进展,涵盖了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在诊断方面,研究表明遗传标记、分子标记、生理标记和脑影像标记均为识别和监测应激相关精神疾病提供了新工具.在治疗方面,新兴药物如致幻剂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无创神经调控技术也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此外,人工智能的应用正在提升应激相关精神疾病的个性化管理和干预效果.
- 张天宏岳伟华王菲马现仓吴仁容赵敏段树民王以政王振
- 关键词:应激生物标记
- 广泛性焦虑与强迫症患者的感觉门抑制比较研究
- 本文目的是了解广泛性焦虑(GAD)和强迫症(OCD)患者的听觉P50特点,为感觉门理论提供证据。本文采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对41例GAD和69例OCD及58名健康成人作了听觉P50检测。P50采用...
- 肖泽萍陈兴时唐云翔张天宏张明岛范青楼翡璎陈冲
-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强迫症听觉刺激
- 文献传递
- 人格障碍与童年创伤经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研究人格障碍患者童年创伤经历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法抽取1511例就诊者,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VOQ+4)对其中1402例进行筛查,结果阳性的986例被试用轴Ⅱ人格障碍临床访谈(SCID—Ⅱ)和童年期创伤性经历问卷进行研究。结果儿童期创伤经历问卷(CTQ)总分与3群人格障碍呈正相关,以B群的相关性最强(r=0.312,P〈0.01)。CTQ5个因子在偏相关分析中,13群与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及情感忽视呈正相关,A群与情感虐待相关(r=0.139,P〈0.01),C群则与各种童年创伤经历均无显著相关性;人格障碍及对照组之间在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及情感忽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情感虐待和情感忽视均进入A群和B群人格障碍的回归方程(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A群0.135和0.119,B群0.200和0.084),情感忽视进入C群人格障碍的回归方程(标准偏回归系数为0.103)。结论童年时期的创伤虐待是人格障碍易感的危险因素,对B群人格障碍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群的人格障碍在童年创伤经历上各有特点。
- 张天宏肖泽萍王兰兰戴云飞
- 关键词:人格障碍虐待
- 健康成人感觉门抑制P50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应用脑诱发电位新技术探讨健康成人听觉P50特点。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Bravo脑电生理仪,采用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对58名健康成人作了听觉P50检测。结果S1-P50潜伏期和波幅与S2-P50潜伏期和波幅在三个脑区无统计学差异。Cz脑区显示,健康成人S1-P50潜伏期(59.6±11.1)ms,波幅(6.1±3.3)μV;S2-P50潜伏期(68.7±24.6)ms,波幅(1.9±1.3)μV。S2-P50波幅显著低于S1-P50波幅(t=9.02,P<0.01)。P50潜伏期和波幅无性别差异。结论听觉P50电位具有抑制性特点,其变化可反映大脑正常感觉门抑制的功能状态。
- 王继军陈兴时肖泽萍张天宏范青李樱王媛楼翡璎陈冲
- 关键词:听觉诱发电位健康成人
- 内侧前额叶磁波谱特征与精神病临床高危转化风险
- 目的:精神分裂症与神经递质Y-氨基 丁酸(GABA)和谷氨酸调控的兴奋-抑制失衡密切相关。本研究拟探索在精神病全面爆发之前的精神病临床高危状态,这种兴奋-抑制失衡是否已经存在,以及其在向精神病转化中所起的作用。通过最新的...
- 王俊杰唐莺莹张天宏徐丽华李春波徐一峰王继军
- 关键词:GABA
- 9-17岁精神分裂症患儿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心电图的改变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探索抗精神病药物对儿童心电图(ECG)的影响.方法 对102例未服药的9-17岁儿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治疗3个月内(1周内、4周、8周和12周)的ECG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性别、年龄、不同药物种类等多个因素对ECG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的时间延长,精神分裂症患儿中出现ECG异常的比例呈现增长的趋势,其中最常见的为窦性心动过速,其次为T波变化.另外,男性患儿、用药后出现过ECG异常的患者以及在12周时仍服用大剂量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出现ECG异常的风险增大.结论 ECG异常在精神分裂症患儿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过程中有增加的风险,应对ECG情况进行及时随访.
- 周琳琳张天宏许义范娟
- 关键词:患儿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物心电图
- 焦虑障碍精神病理内表型特征及其早期识别和优化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2年
-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转型,焦虑障碍的发病率明显上升,2009年我国焦虑障碍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已高达5.6%。此病病因复杂,治疗缓解率低而复发率高,其中强迫症更是世界十大致残性疾病之一。鉴于此,以探索生物学发病机制为基础,以早期识别和优化治疗为导向的焦虑障碍循证研究已成为精神卫生发展的当务之急。本课题组对焦虑障碍的生物学病因和临床特征进行了研究,提炼出了早期筛查的指标,并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早期识别工具包,在综合性医院内推广和应用,帮助非精神心理专科医师早期识别焦虑障碍。我们从遗传学、脑电影像和神经生化等多个角度探索焦虑障碍生物学发病机制,发现了常染色体1p1.1和20p13区域的拷贝数扩增和缺失、脑内眶额回灰质部位N-乙酰天冬氨酸水平、岛叶和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BOLD信号强度、扣带回事件相关电位错误相关负电位信号强度、头皮事件相关电位N400和P50抑制比和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生物学指标,有助于焦虑障碍的早期生物学识别,为建立焦虑症的预测和干预模型提供了生物学依据。同时在多年临床积累和科研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多维度评估体系和优化治疗方案,经验证其在心理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实践及科学价值,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提供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
- 肖泽萍张天宏
- 关键词:发病机制焦虑障碍强迫症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灰质减少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BM)分析方法对高分辨磁共振图像进行分析,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友质变化,探讨患者脑灰质改变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待合CCMD--3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各16例进行脑结构核磁共振扫描,并应用VBM进行脑灰质体积分析。所有患者均完成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患者组灰质密度降低的脑区有右侧小脑(t=5.17,P〈0.001)、右侧顶上回(t=5.01,P〈0.001)、左侧颞上回至岛叶被盖(t=4.79,P〈0.001)、左侧额中回(t=4.71,P〈0.001)、左侧额下回(t=4.70,P〈0.001)、右侧舌回(t=4.62,P〈0.001)、左侧海马杏仁体(t=4.11,P〈0.001)。患者组左侧Heschl’s回的灰质密度与PANSS量表总分(r=-0.509,P=0.044)以及PANSS阳性症状量表得分(r=0.554,P=0.026)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灰质减少以左侧额、颞叶为主,其中左侧Heschl’s回灰质变化与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有相关性。
- 郭茜王继军郑丽娜李惠李建奇陈录广唐莺莹张天宏江开达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大脑灰质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