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
-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等效线图解法在药效学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7年
- 两种药物的药效学相互作用是协同还是拮抗通常是根据其联合应用时的药效强于还是弱于两药单独应用时的效应之和来定义的。效价强度比恒定的两药在等效线图解法中表现为线性的相加等效线,而效价强度比不恒定的两药则表现为非线性的相加等效线。建立正确的相加等效线是判断药物相互作用为协同还是拮抗的重要步骤。此文讨论了以上二种情况,并提供了一些计算所需的数学公式。
- 张凌张马忠杭燕南
- 关键词:药物相互作用药效学
- 反应曲面法分析七氟醚和依托咪酯的药效学相互作用
- 目的:本试验拟采用交叉实验设计,以熵指数和OAA/S评分为观测效应,用反应曲面法分析七氟醚和依托咪酯的药效学相互作用,并确定以脑电改变和镇静催眠为观测效应时七氟醚和依托咪酯的量效关系。
- 张凌张马忠宋蕴安王珊娟
- 关键词:七氟醚镇静催眠依托咪酯
- 文献传递
- 应用脑电频谱熵建立七氟醚药代药效学模型
- 目的:研究药物的药代药效学(Pharmacokinetic-Pharmcodynamjc,PKPD)关系对掌握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消除以及对效应部位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吸入麻醉药的浓度与镇静效应的关系...
- 宋蕴安张马忠王珊娟张凌杭燕南
- 关键词:七氟醚麻醉药
- 文献传递
- 七氟醚和依托咪酯镇静催眠效应的相互作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评价七氟醚和依托咪酯镇静催眠效应的相互作用。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24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59岁,体重指数17—27kg/m^2。试验Ⅰ12例患者靶控输注依托咪酯,效应室靶浓度依次为0.05、0.1、0.2、0.3、0.4、0.5μg/ml。效应室浓度依次达到预设浓度2min时,记录反应熵(RE)、状态熵(SE)和警觉/镇静(OAA/S)评分,然后停止输注依托咪酯。随机分为3组(n=4),A1组、B,组、C1组吸入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分别为0.5%、1%、2%。七氟醚呼气末浓度达预定浓度的95%或以上时,靶控输注依托咪酯,效应室靶浓度依次为0.2、0.3、0.4、0.5/sg/ml。效应室浓度依次达到预设浓度2min时,记录RE、SE和OAA/S评分。试验Ⅱ12例患者吸入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依次为0.5%、1%、2%、3%、4%、5%。依次达到预定呼气末浓度时,记录RE、SE和OAA/S评分,然后停止吸入七氟醚,吸氧洗脱七氟醚。随机分为3组(n=4),A2组、B2组、C2组靶控输注依托咪酯,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0.05、0.1、0.2μg/ml。效应室浓度达到预设浓度2min时,吸入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依次为0.5%、1%、2%、3%、4%、5%。依次达到预定呼气末浓度时,记录RE、SE和OAA/S评分。采用反应曲面法评价RE、SE和OAA/S评分,判断七氟醚和依托咪酯镇静催眠效应的相互作用。结果RE和SE的相互作用指数的拟合值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0.32(-0.07—0.71)、0.25(-0.12—0.63)(P〉0.05)。OAA/S评分的相互作用指数的拟合值及其95%可信区间为2.25(0.58—3.93)(P〈0.05)。结论以脑电熵指数反映镇静催眠效应时七氟醚和依托咪酯为相加作用;以OAA/S评分反映镇静催眠效应时七氟醚和依托咪酯为协同作用。
- 张凌张马忠宋蕴安王珊娟杭燕南
- 关键词:依托咪酯药物相互作用清醒镇静
- 反应曲面法分析七氟醚和依托咪酯的药效学相互作用
- 目的:用反应曲面法研究临床浓度的七氟醚和依托咪酯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并确定其各自的量-效关系。方法:24例患者分为两组,首先靶控效应室浓度输注依托咪酯(0-0.5μg/ml)或吸入七氟醚(0—5 vol%),然后合用不同浓...
- 张凌张马忠宋蕴安王珊娟杭燕南
- 关键词:熵指数药效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
- 文献传递
- 应用脑电频谱熵建立七氟醚药代药效学模型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七氟醚浓度与效应的关系,建立七氟醚药代药效学(PKPD)模型。方法选择23例ASAI或II级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吸入5%(v/v)七氟醚,观察频谱熵的变化过程。通过参数估计和优化建立PKPD模型,采用交叉验证进行模型准确性验证。结果患者意识消失时反应熵(RE)和状态熵(SE)的平均值是96和87,以RE、SE作为效应指标得到药代药效学参数:ke0=(0.32±0.12)/min,(0.33±0.14)/min;γ=3.40±1.12,3.62±1.19;EC50=1.22±0.21,1.25±0.20;七氟醚的效应位浓度与RE、SE之间的相关系数γRE=-0.77,γSE=-0.77(P<0.01)。结论应用脑电频谱熵建立的七氟醚药代药效学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较好。七氟醚效应位浓度与脑电频谱熵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 宋蕴安张马忠王珊娟张凌杭燕南
- 关键词:脑电图七氟醚药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