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楠
- 作品数:11 被引量:82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肥胖或超重冠心病住院患者餐后低血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观察住院肥胖或超重冠心病患者餐后低血压(prognosis for postprandial hypotension,PPH)的发病率、临床特征、相关影响因素、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及中期预后。方法 152例肥胖或超重冠心病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依据PPH诊断标准分为PPH组(n=37)和NPPH组(n=115),对比2组临床特征、PPH相关危险因素、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随访26个月全因死亡、心脑血管等不良事件的预后。结果 152例肥胖或超重冠心病患者中发生PPH 37例(24.3%),PPH组合并高血压病史和服用钙离子拮抗剂药物比例高于NPPH组;三餐中早餐和晚餐后PPH发生率较午餐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收缩压水平、利尿剂与PPH发生呈正相关;2组住院期间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26个月结果表明,PPH组全因死亡率高于NPPH组。结论肥胖或超重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PPH发生率为24.3%,早餐和晚餐后容易发生PPH,基础收缩压水平高和口服利尿剂增加PPH的发生,PPH增加患者中期全因死亡。
- 张亚楠庞雅湘陈天磊谷国强谢瑞芹崔炜
- 关键词:冠心病餐后低血压肥胖超重
- Marchiafava Bignami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Marchiafava Bignami 病( Marchiafava Bignami disease,MBD),是一种少见的以胼胝体脱髓鞘、坏死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通常与大量饮酒相关。1898年Caeducci 等报道了1例男性酗酒农民,表现为突然癫痫发作、意识丧失,最终昏迷死亡。尸检发现受累胼胝体囊变坏死,囊壁可观察到富含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浸润[1-2]。1903年Marchiafava 和Bignami[3]在意大利3例饮用红酒死亡患者尸检中者发现胼胝体中层坏死和囊状退化,并命名为MBD。目前,被认识到的MBD病例,常见于中老年男性,多为营养不良的酗酒者,饮酒 史通常持续10~20年,每天饮用多于2升红酒,但也见于饮用威士忌、米酒[4]及日本清酒的报道[5]。也见于少数由神经性厌食症导致的严重营养缺失,但无饮酒史的病例,在给予维生素B1治疗后,这些病例在临床及影像学上均表现出明显好转。由此推测该病的病因,除酒精因素外,营养不良也是重要的原因,其中硫胺素缺乏可能极为重要[6]。
- 张彤张亚楠许蕾白素格邢瑜李辉
- 关键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老年男性神经性厌食症大量饮酒含铁血黄素维生素B1
- 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术对心房颤动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单纯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术对不同年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一科行单纯左心耳封堵术(单封组)和左心耳封堵术联合射频消融术(一站式组)的房颤患者,其CHA_(2)DS_(2)-VASc评分≥2分(女≥3分)伴有抗凝禁忌或抗凝无效。≥65岁患者为老年亚组,<65岁患者作为非老年亚组,前瞻性观察其生活质量的变化。通过SF-36量表分别于术前,术后3、12个月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对比不同手术组中老年亚组及非老年亚组躯体健康评分(PCS)和精神健康评分(MCS)的变化。结果研究纳入138例房颤患者,其中单封组46例,一站式组92例,随访(11.0±2.6)个月。①单封组,年龄(62.89±9.73)岁,其中女20例(43.48%,20/46),老年亚组21例,非老年亚组25例。单封组患者术后PCS较术前无明显变化,非老年亚组患者术前,术后3、12个月PCS均高于老年亚组;非老年亚组MCS持续上升,在术后12个月MCS较术前明显提高[(59.44±9.11)分对(54.98±9.34)分,P=0.021],而老年亚组MCS在术后3个月出现上升[(54.54±9.09)分对(50.39±10.15)分,P=0.042],术后12个月MCS较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一站式组,年龄(62.01±7.65)岁,其中女52例(56.52%,52/92),老年亚组37例,非老年亚组55例;一站式组患者术后PCS均呈上升趋势,且非老年亚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PCS出现明显提高[(43.10±8.60)分对(40.09±10.05)分,P=0.016],而老年亚组术后PCS无显著提高;非老年亚组患者在术后12个月MCS较术前出现明显提高[(60.33±8.43)分对(54.68±9.84)分,P=0.019],老年亚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55.59±7.53)对(48.89±11.23)分,P=0.023]、术后12个月MCS较术前均呈上升[(59.48±8.48)分对(48.89±11.23)分,P=0.008]且上升值均高于非老年组。结论单纯左心耳封堵可提高患者MCS,老年人(≥65岁)3个月时出现提高,非老年人(<65岁)12个月时明
- 荆炜林张亚楠刘倩袁明谢瑞芹
-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生活质量
- 住院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餐后低血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观察住院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餐后血压变化情况,了解餐后低血压(PPH)的发生情况、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97例,测量患者早、午、晚餐餐前血压及餐后30、60、90、120main血压值,根据是否发生PPH,分为PPH组(n=37)和非PPH组(NPPH组n=160),并观察两组之间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住院期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住院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97例中,37例患者在不同餐次出现至少一次PPH,PPH的发生率18.8%。早餐和晚餐后PPH的发生率高于午餐后PPH的发生率(P〈0.05)。进餐时的体位、不同年龄组、合并不同疾病之间的PPH发生率无差异。根据患者三餐前收缩压平均值,将其分为四组(〈120mmHg、120~129mmHg、130~139mmHg、〉140mmHg)(1mmHg=0.133kPa),餐前基础收缩压水平越高,其PPH发生率越高。PPH会增加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住院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PPH发生率为18.8%。早餐和晚餐的PPH发生率较午餐高,较高的基础收缩压水平是PPH的危险因素,PPH会导致患者住院期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增加。
- 张亚楠陈天磊耿雪谷国强郑红梅杨晓红张冀东谢瑞芹崔炜
- 关键词:餐后低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
- 影像组学对房颤患者左心房与左心耳连接处心肌的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索应用影像组学方法提取房颤患者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左心房与左心耳连接处心肌的影像组学特征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84例房颤患者和84例冠脉动脉硬化患者的心脏CTA图像,输入影像组学分析平台,在75%扫描时相勾画左心房与左心耳连接处心肌,利用影像组学Lasso降维分析方法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结果房颤患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左心房与左心耳连接处心肌的特征性影像组学标签为:一阶特征:灰度最大值、灰度变异度、峰度;纹理特征:灰度区域大小矩阵变异度,灰度级长均匀性归一化,灰度相关矩阵均匀性归一化。结论影像组学Lasso降维分析方法能够提取出房颤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左心房与左心耳连接处心肌的相关影像特征,CTA结合影像组学的方法有可能有助于评价房颤患者的心肌重塑性改变及预后分析。
- 田欣朱芳华宋鹏张亚楠武柏林胡婧耿左军李彩英刘怀军
- 关键词:房颤心肌
- 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餐后低血压临床分析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住院患者餐后低血压(PPH)的临床特点、相关危险因素、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及短期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高血压发生时间分为发生餐后低血压组(PPH组,17例)和未发生餐后低血压组(非PPH组,10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研究PPH的相关危险因素、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随访24个月的全因死亡、心脑血管等不良事件的远期预后。结果 PPH组和非PPH组在年龄、性别、进餐时体位、合并脑血管病、应用高血压药物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在合并高血压方面,PPH组较非PPH组高(P <0. 05);在年龄分组上PPH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 PPH组三餐前平均收缩压高于非PPH组(P <0. 05);患者早餐和晚餐的PPH发生率高于午餐(P <0. 05);基础血压高的患者其PPH发生率高于基础血压低的患者(P <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基础收缩压水平为餐后低血压的危险因素(P <0. 05)。住院期间PPH组和非PPH组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24个月PPH组和非PPH组再住院、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等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基础收缩压水平高会增加PPH的发生率,PPH对患者住院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和短期预后无明显影响。
- 张亚楠陈天磊耿雪谷国强郑红梅杨晓红张冀东谢瑞芹崔炜
- 关键词:餐后低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预后
- 老年冠心病患者餐后低血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观察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餐后低血压(postprandial hypotension,PPH)的发生情况、临床特点、相关影响因素、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及中期预后。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PPH诊断标准分为餐后低血压(PPH组)34例和非餐后低血压(NPPH组)13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PPH的相关危险因素、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随访26个月的全因死亡、心脑血管等不良事件的预后。结果1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有34例发生PPH,发生率为20.2%(34/168)。PPH组三餐前平均收缩压水平[(139.8±18.6)mmHg(1 mmHg=0.133 kPa)])和服用钙离子拮抗剂药物的比例50.0%(17/34)高于NPPH组(127.4±13.2)mmHg、27.6%(37/1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3,χ^2=6.232,P均<0.05);三餐中的早餐和晚餐发生PPH较午餐高;基础收缩压水平越高,其PPH的发生率越高。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基础收缩压水平和年龄与PPH的发生呈正相关(r=0.301、r=0.208,P均<0.05);随访26个月的结果表明,PPH组在全因死亡27.6%(8/29)和脑血管事件发生率31.0%(9/29)高于NPPH组[10.3%(12/116)、7.8%(9/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800、11.560,P均<0.05)。结论住院期间老年冠心病患者PPH的发生率是20.2%,三餐中的早餐和晚餐容易发生PPH,高龄和高收缩压水平会增加PPH的发生,PPH会增加患者中期全因死亡和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张亚楠陈天磊耿雪谷国强郑红梅杨晓红张冀东谢瑞芹崔炜
- 关键词:餐后低血压冠心病预后
-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三例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3例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对3例MELA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以卒中样发作为主要表现,伴有内分泌、循环系统等多系统症状。患者头颅影像学有异常表现,肌肉活检示破碎红纤维。结论MELAS的初步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肌肉活检可以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 张亚楠张彤许蕾邢瑜白素格
- 关键词:MELAS影像学
- 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的一站式手术发展现状被引量:3
- 2023年
- 心房颤动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呈升高趋势[1]。心房颤动的潜在危害很多:引起心力衰竭、脑栓塞和系统性栓塞等。因此维持窦性心律是治疗的方向,当窦性心律不能维持时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栓塞是心房颤动治疗的重要目标,目前药物治疗心房颤动,效果不佳[2],导管消融等介入措施是目前积极治疗方法.
- 荆炜林张亚楠谢瑞芹
- 关键词:导管消融心房颤动
- Marchiafava-Bignami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附2例报告)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Marchiafava-Bignami病(MB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MB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例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分别为54、49岁,均有长期大量饮酒史。例1急性起病,以手抖、意识不清为主要症状。例2为慢性起病,以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以及头痛为主要症状。影像学检查示2例患者胼胝体区均存在异常病灶。给予B族维生素后患者情况均出现明显好转。结论 MBD临床表现各异,影像学检查常于胼胝体处发现异常,及时给予B族维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 张彤许蕾白素格邢瑜张亚楠
- 关键词:MARCHIAFAVA-BIGNAMI病胼胝体B族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