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尚敏

作品数:1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林业局林业科学技术推广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治沙
  • 4篇土壤
  • 4篇光伏
  • 3篇植物
  • 3篇生态
  • 2篇修枝
  • 2篇杂物
  • 2篇树枝
  • 2篇水土
  • 2篇水土流失
  • 2篇苗木
  • 2篇苗木种植
  • 2篇光伏组件
  • 2篇防止水土流失
  • 2篇储水量
  • 1篇端部
  • 1篇杨树
  • 1篇杨树林
  • 1篇杨树林地
  • 1篇养分

机构

  • 14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中国林科院
  • 1篇保定市水土保...
  • 1篇河北省水资源...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5篇尚敏
  • 9篇张景波
  • 4篇李新乐
  • 3篇辛智鸣
  • 2篇罗凤敏
  • 2篇董雪
  • 1篇成铁龙
  • 1篇黄雅茹
  • 1篇马迎宾
  • 1篇刘晓虎
  • 1篇张格
  • 1篇王葆芳
  • 1篇郝玉光
  • 1篇章尧想
  • 1篇罗红梅
  • 1篇高君亮
  • 1篇刘明虎
  • 1篇贾玉奎
  • 1篇董雪
  • 1篇李新乐

传媒

  • 4篇温带林业研究
  • 1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5篇2025
  • 6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兰布和沙区不同供水量下杨树林地土壤水分和温度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提高干旱区水资源利用率,确定沙区杨树人工速生林的合理供水量,实现杨树人工林的科学化管控目标,通过4年定位观测试验,研究了乌兰布和沙区‘小美旱杨’林地不同年供水量(1500、3000、4500、6000、7500m3/hm2)下的土壤水分和温度效应。结果表明,不同供水量对土壤的增湿效应存在差异。各土层、各月土壤含水量均随供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年供水量的土壤含水量峰值出现在7月,而其他的出现在6月;‘小美旱杨’速生丰产的年供水量阈值为7500m3/hm2,它能使剖面土壤水分补给层达70cm以上,且补给层以及6—9月高温时期的土壤含水量均保持在20%以上;供水量越大,土壤含水量随树龄增加而降幅越大。年供水量每增加1500m3/hm2可提高土壤贮水量4.69%~7.43%,增加土壤有效含水量1.42%~15.5%;供水量对田间持水量影响不明显;随供水量的增加,土壤水分亏缺明显趋于平缓,土壤温度递减,在同一土层内下降1.66~3.26℃,沿剖面向下降低8.64~9.66℃。最小和最大供水量应分别在4月低温期和7月高温期进行,以满足林木生长的水分和温度之需。
刘明虎张景波尚敏王葆芳
唐古特白刺硬枝扦插繁殖技术被引量:3
2015年
对唐古特白刺硬枝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激素(ABT、NAA、IAA、IBA、NAA+IBA)和4种浓度(100,200,400,600 mg/L)的不同处理能够提高白刺的成活率。以NAA 400 mg/L、IBA 100 mg/L和NAA+IBA 100 mg/L为最优,分别是对照的269%,254%和239%。白刺硬枝扦插经激素处理后,可提高苗木的生长指标。在激素与浓度配比中,IBA 400 mg/L对根长和根数的促进作用明显;NAA+IBA 200 mg/L对株高和枝条生长的增长具有一定的作用,ABT 400 mg/L能够加速地径的生长。从综合指标看,以IBA 100 mg/Lg处理最适宜。
成铁龙张景波贾玉奎秦玉生李新乐尚敏
关键词:唐古特白刺硬枝扦插繁殖技术激素
西部沙区肉苁蓉人工种植技术被引量:5
2013年
肉苁蓉是我国西部沙区特有的名贵药用植物。近年来,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们无节制地采挖肉苁蓉致使其野生资源日趋枯竭。因此,人工种植已成为发展肉苁蓉生产和保护沙区生态的当务之急。参阅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多年从事沙产业开发的实践经验,对肉苁蓉人工种植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总结,以期为今后肉苁蓉的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提供系统的、更有力的理论支持与技术保障。
章尧想高君亮张格尚敏刘晓虎马学献郝玉光
关键词:肉苁蓉沙产业
内蒙古阿拉善梭梭人工林林下主要植物的生态位特征和种间联结性
2025年
采用群落调查法对内蒙古阿拉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人工林进行植物群落踏查,根据Shannon指数、Levins指数和Pianka指数对梭梭人工林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主要植物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进行分析,采用方差比率、χ2检验、联结系数分析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内蒙古阿拉善梭梭人工林林下灌木层植物有25种,草本层植物有25种,其中,灌木层主要植物16种,草本层主要植物14种。梭梭人工林林下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Pall.)Maxim.〕、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ov)、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 Maxim.)、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inn.)、盐生草〔Halogeton glomeratus(M.Bieb.)C.A.Mey.〕、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Fisch.et C.A.Mey.)Freitag et G.Kadereit〕的生态位宽度优势明显。阿拉善梭梭人工林灌木层16个主要植物组成的120个种对中有116个种对的Pianka指数小于0.53,草本层14个主要植物组成的91个种对中有90个种对的Pianka指数小于0.77。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总体生态位重叠较低,总体联结性为显著负联结。χ2检验结果表明:灌木层中正联结种对24个,负联结种对96个;草本层中正联结种对25个,负联结种对66个。联结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灌木层正联结种对2个,无联结种对30个,负联结种对88个;草本层中正联结种对1个,无联结种对32个,负联结种对58个。综合研究结果显示:阿拉善梭梭人工林林下群落处于不稳定演替阶段,多数物种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低。生境差异可能是造成林下物种生态位重叠较低,物种间以负联结为主的主要原因。
李星隋莹莹辛智鸣董雪董雪董雪张景波尚敏
关键词:梭梭人工林生态位种间联结
一种生态光伏治沙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态光伏治沙装置,包括底部光伏支架、中间收集框以及上端光伏组件,中间收集框对应安装在底部光伏支架上,使得中间收集框呈倾斜方向设置,而上端光伏组件则对应通过支撑杆安装在中间收集框上,上端光伏组件与中间收集框的...
张景波尚敏刘雅婧李新乐巴超群贾若尘海鹭
一种光伏固沙装置及固沙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伏固沙装置及固沙方法,属于光伏治沙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多排防护单元,防护单元包括光伏面板、支架、基础桩以及固沙网,基础桩上设有预埋件,预埋件上连接有压条板,压条板将固沙网压在预埋件上。本发明在基础桩之间设...
李新乐张景波刘雅婧董雪王丹阳牧仁尚敏
乌兰布和沙漠东部巨菌草生长及土壤养分研究
2024年
【目的】了解巨菌草在乌兰布和沙漠东部的适应性及对土壤状况的影响,为解决该区域流沙入侵黄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的巨菌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沙丘不同坡位(坡底、坡中和坡顶)巨菌草生长情况,探讨巨菌草与土壤养分的协同作用。【结果】(1)坡底巨菌草株高、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较坡顶分别增加22.88%、264.75%、55.73%和99.79%(P<0.05),坡顶巨菌草基径、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较坡底分别增加6.25%、36.16%和132.14%(P<0.05)。(2)从巨菌草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来看,坡顶0~10 cm土层根系生物量较20~30 cm增加96.15%(P<0.05),水平分布下,坡底和坡中15 cm处根系生物量是45 cm处的3.54和1.88倍(P<0.05)。(3)巨菌草表层土壤养分表聚现象明显,坡底0~10 cm土壤速效氮达到最小值,较10~20 cm减少12.15%(P<0.05)。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在裸沙地最低,分别在坡底和坡中达到最大值,较其增加16.42%和13.22%(P<0.05)。20~40 cm土层土壤速效氮含量较裸沙地增加30.34%(P<0.05)。(4)主成分分析表明,基径、土壤速效磷和速效氮是影响巨菌草生长和土壤养分主要指标,且与巨菌草不同部分生物量和土壤全量养分呈极显著或显著关系(P<0.01或P<0.05)。【结论】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裸沙地种植巨菌草可以有效固定流沙,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王丹阳孔垂玖牧仁安景源刘雅婧尚敏
关键词:植物生长土壤养分
一种生态光伏治沙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态光伏治沙装置,包括底部光伏支架、中间收集框以及上端光伏组件,中间收集框对应安装在底部光伏支架上,使得中间收集框呈倾斜方向设置,而上端光伏组件则对应通过支撑杆安装在中间收集框上,上端光伏组件与中间收集框的...
张景波尚敏刘雅婧李新乐巴超群贾若尘海鹭
长期增水处理对白刺灌丛沙堆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为揭示白刺灌丛沙堆下土壤理化性质对长期增水的响应,对不同增水处理乌兰布和沙漠白刺灌丛沙堆下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方法】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第二实验场,以白刺灌丛沙堆下土壤为研究对象,以自然降雨量为对照,设置四个增水梯度(增水25%、增水50%、增水75%和增水100%),测定灌丛沙堆下土壤物理性质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结果】①除对照组土层深度为70~90 cm时有黏粒的分布,增水处理下各个土层均没有黏粒的分布。土层深度为50~70 cm时增水50%处理和增水100%处理较对照组土壤中砂粒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5.06%和14.59%(P<0.05)。②土层深度为0~2 cm时,各处理组土壤电导率值均大于对照组,增水75%处理下电导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59%(P<0.05)。③土层深度为0~70 cm时,各增水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土层深度为0~2 cm时,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为增水75%处理>增水100%处理>增水50%处理>增水25%处理。【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增水对白刺灌丛沙堆下土壤粒径、电导率以及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对土壤pH值影响不显著。结果可为预测未来降水变化环境下乌兰布和沙漠白刺灌丛沙堆下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刘雅婧李新乐王丹阳安景源牧仁尚敏郭跃郝需婷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
一种沙漠流沙地沙障用菌草育苗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沙漠流沙地沙障用菌草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盘,所述育苗盘上设置有若干呈矩阵形式排布均匀的育苗槽,所述的育苗槽向下凹陷设置,且相邻的育苗槽之间形成间隙槽;所述育苗盘下方还设置有灌溉管,每一行以及每一列的育苗槽...
尚敏孙静朱德军谢军牧仁安景源王丹阳刘雅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