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琳
- 作品数:40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论科学美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0年
- 科学发现在本质上是创新的过程,除了规定的逻辑程序、心理因素的影响外,美的思想、美的意识、美的领悟也是促成科学发现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从科学美作为推动科学发现的动力、帮助科学发现的方法和鉴定发现成果的标准三个方面来分析科学美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
- 宋琳
- 关键词:科学美
- 女性在科学实验工作中地位与作用的社会性别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本文具体分析了女性在科学领域中的工作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分工,女性主要集中于科学实验工作。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理论、科学实验哲学,对科学中的性别分工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中隐藏着权力政治和性别政治,从而造成对女性和实验工作的贬抑,并在此基础上肯定了女性在科学实验工作中的独特贡献。
- 宋琳
- 关键词:女科学家社会性别
- 中国电子显微学领域分层结构的社会性别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科学领域中"女性相对缺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各学科之间又存在"缺席程度"的差异。为了丰富对科学女性研究的多样性,本文选择中国电子显微学中科学女性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通过对该领域学会会员的构成、科学产出、基金资助几个方面进行性别分层的考察,并从社会性别视角进行了分析,提出实验室中性别文化的存在和科学活动中"理论研究"与"实验操作"的二分是造成女性在电子显微学中比例较高,而在分层结构中位置较低的主要原因。
- 宋琳刘文霞
- 关键词:社会分层社会性别
- 民营科技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与技术创新被引量:1
- 2004年
- 民营科技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与技术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民营科技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和保障 ,技术创新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硬件保障 ,二者是互动互促 ,共同发展的。
- 刘文霞宋琳颜锋
-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技术创新
- 探索馆科学传播实践及对我国科技类场馆建设的启示
- 2023年
-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35年)》落实工作进入攻坚期,对未来科学传播工作提出新的时代要求。而作为国家重要的科学传播基地,科技馆充分发挥着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影响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传统科技馆向科学中心的转化、科学中心数量的增加,科技馆中科学中心化现象明显,科学中心创始人——弗兰克·奥本海默随之受到国内外人士广泛关注,为此,其建馆理念、方法对我国科技场馆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宋慧宋琳
- 1960-1963年北京钢铁学院特种冶金系的产生与调整被引量:1
- 2013年
- 1949年建国后,国家开始有计划地建立和发展军事工业材料方面的科研基地、生产基地和教育基地。根据冶金部的指示,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前身)成为进行军工材料建设的教育基地之一,并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行政组织——"特种冶金系"。这是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反映出在"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下,政治对教育巨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特种冶金系早期创建人之一——王润教授的访谈,回溯了该系的创建和发展情况。
- 王润宋琳
- 大力推行科学普及 构建繁荣和谐社会
- 2008年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巨大的整体工程,需要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多种因素的协调统一,共同发展。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普及科学知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强大动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 刘文霞宋琳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 自然辩证法课程对培养新世纪科技人才的作用和意义
- 2010年
-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述了:自然辩证法课程给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正确的自然观、科技观的指导;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的指导,因此自然辩证法课程对于新世纪的科技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意义。
- 刘文霞宋琳
-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自然观方法论理论思维
- 国家政策对技术的导向——以德国硬式飞艇技术的兴衰为关照点被引量:1
- 2013年
- 德国硬式飞艇技术曾经在20世纪的前40年代活跃于航空领域,并创造了一个"飞艇时代",但是这种兴盛并没有得以延续。文章在国家政策干预技术发展的框架下对其进行分析,认为德国政府推行的经济干预政策、制造的民族认同感、以及战争中作战方案的制定和教育模式的形成,对硬式飞艇技术的兴衰具有重要意义。
- 宋琳刘璐
- 中国冶金史研究的前行者(三)——1974~2004年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的创建与发展被引量:2
- 2012年
-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是国内较早从事专业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机构之一,并在中国古代冶金史学术研究中做出了开创性成果。温故而知新,文章通过对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的早期创建人之一———丘亮辉教授的访谈,追溯了该所早期创建和发展的艰难情况,其坚守科学求真,开拓创新的精神,仍是激励人们前行的动力源泉。
- 宋琳丘亮辉
- 关键词:冶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