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莉 作品数:27 被引量:32 H指数:3 供职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艺术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文学 更多>>
先进性 时代性 多样化——2002年中国电视剧评述 2003年 侯洪 孙莉 谭俐莎关键词:电视剧 题材 审美文化 后“阿凡达”:电影艺术媒介特性的再思考 被引量:1 2010年 长期以来,国内受"欧陆传统"电影理论的影响,电影语言学或电影文化学代替了电影学的研究,理论的滞后和实践的活跃矛盾重重。一方面,巴赞理论只是起到奠基作用,其非系统性和时代局限都有待再阐释;另一方面,创作界推出的轰动全球的科幻电影史诗巨作《阿凡达》对电影媒介特性进行了完美展示,客观上要求理论界对此予以回应。在"英美传统"中的认知理论回归电影本体研究的背景下,分析电影《阿凡达》的空间拓展和形式美学,以期重返巴赞"实在"论研究,继续经典电影理论的追问。同时从创作和接受两重视角建构的电影媒介特殊性出发,探讨电影艺术的本质。 孙莉关键词:电影本体 电影媒介 通识教育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是两种教育理念,有着不同的实施路径。打破两种教育理念既有的藩篱,促进两种教育理念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各自的发展困境,共同促进高等教育发展。该文拟从二者的历史区隔、二者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二者融合的价值和路径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二者融合的理论和路径,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提供一种创新的发展思路。 孙莉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通识教育 教育融合 基于竞价模型的城市电台媒体广告时段经营策略比较 2008年 运用歧视性定价理论,构建了一个基于广告受众的电视台广告业时段最优分配模型,并对模型的假设前提及相关结论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引导如何优化电台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的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孙莉关键词:竞价模型 广告时段 意识形态、主体建构与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报告文学 被引量:1 2012年 报告文学与意识形态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作家创作无疑要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进而在文本场域中进行表达,最后完成文本的主体建构。这个过程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在意识形态的视域下,突破静态的、表层的文本分析,追寻作家、文本、语言、读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法国哲学家、"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奠基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理论为出发点,以症候式阅读为基本方法,以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获奖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报告文学进行评析,并以此观照少数民族作家的主体建构。 孙莉 涂鸿关键词:意识形态 传播语境下历史纪实影像创作策略及批评 被引量:4 2021年 新世纪以来,历史纪实影像大量涌现,但将其作为独立研究对象,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发展逻辑以及与创作策略关联的学术文章却鲜见。因此,本文力图突破叙事美学的单一视角,站在文化更迭和社会传播的大语境下,从文化现代转型和媒体文化消费两个宽泛的视角考察其叙事新策略和传播新理念,分析促动其发展的政治意识控制、社会阶层变动、审美文化消费、民众心理需求等多方面原因,并探讨了大规模制作带来的历史叙述危机,提出重建真实内涵的路径。 孙莉 周丽《我的母亲》——解读女性的一部力作 2000年 W《我的母亲》获得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独立片奖。影片以女主角为核心,将她周围出现的男男女女巧妙地串连在一起。每个人的出现仿佛都为了丰富女主角的人物形象,象多棱镜一样展示她人性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每个人又都是独立的性格符号,彼此因理解而交融,共同构成一个看似混乱不堪实则和谐统一的奇妙世界。首先,从该片的主题来看,我以为选择是非常高明的,《我的母亲》中没有值得夸耀的大场面,也没有令人心动的感情纠葛,它只是用质朴的笔调给你讲述平凡女人的平凡故事,塑造了一个能征服同性的坚强女性的形象。 孙莉关键词:感情纠葛 女演员 生日礼物 变性人 论21世纪中国电视剧的多元意识形态整合 被引量:6 2010年 当今,电视俨然成为了中国现代社会的第一大传媒。而电视剧,作为电视内容的主要样态,更是占据着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每年一万多集的生产数量,和数以亿计的庞大收视群体,使得电视剧成为最接近中国人,且最富影响力的现代文化载体。这一点与强调媒体宣传功能的中国传统媒体管理逻辑一结合,就出现了中国电视剧的鲜明的主流意识形态性。事实上,21世纪以来,这种导向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发地突出,尤其是2004年1月, 孙莉关键词:中国电视剧 意识形态整合 现代社会 媒体管理 意识形态性 电视内容 关于经营杠杆的区间分析 2007年 本企业在市场中从事经营活动必然要面临经营风险,而经营杠杆(DOL)是衡量企业市场经营风险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对经营杠杆区间的分析澄清了人们关于经营杠杆认识的一些误区,并结合案例进行了计算说明。 孙莉 李妍妍比女人更女人——观关锦鹏影片有感 被引量:3 2003年 Z 在没看过《阮玲玉》和《胭脂扣》之前,一直以为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是最有情调将男女欲说还休、欲走还留的徘徊的心境借看影影绰绰的光影世界表达了出来,一个眼神,一抹灯丝,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更何况,还有张曼玉被旗袍包裹的柔媚身姿,飘呀飘的都漾在了你心里,搅得你心有痒而难言。 我一向讨厌政治片、战争片之流,它们说来说去,至多让你看到生命之痛,渺小的只能在存在中苟活,沉重的令人喘不过气来,既已知,又何必说呢! 孙莉关键词:《花样年华》 影片 《胭脂扣》 政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