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波
- 作品数:48 被引量:20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埕南断裂带埕913砾岩体油藏滚动勘探开发技术
- 2006年
- 埕913砾岩体油藏勘探开发从成藏的角度探讨了成藏地质条件,以储层压裂改造为核心的注水开发模式,实现了埕南断裂带砂砾岩体油藏勘探开发上的突破,为沾化凹陷、车镇凹陷的陡断裂带砾岩体的勘探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 孙波黄克王传忠
- 关键词:砂砾岩体油藏滚动勘探开发
- 东濮凹陷北部地区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
- 本文以东濮凹陷北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成藏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在重点研究该区温压场空间展布特征以及膏盐岩对于温压场的影响作用机制、程度的基础上,进行成藏动力系统的划分与特征描述,恢复成藏期,分析其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模式。 ...
- 孙波
- 关键词:东濮凹陷膏盐岩成藏动力学
- 文献传递
- 油田化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 张在旭韩宝光张秀香毕建明张茂森孙波李树坤张贵才李红燕范水清侯风华徐自文王永利王文清李连文付罡付峰安贵鑫曲红刘丽丽宋杰鲲张涛张晓慧朱振坤孙宁张虎郭宁宁
- 该课题从事油田化学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是在“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基本国策下,依据波特的竞争力理论和莫尔的企业生态系统均衡理论并结合我国油田化学品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政府引导型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在该产业发展运行机制中,...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田化学品
- 一种复杂稠油油藏多流体强化开采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稠油油藏多流体强化开采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由下到上平行设置的底板组件、顶板,所述底板组件、顶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单元层,顶板的中部设置中心注采井、边缘注采井;底板组件底端...
- 程远方孙波韩忠英黄小光赵珠宇闫传梁
- 济阳坳陷断层活动差异性与油气富集关系被引量:20
- 2015年
- 通过对济阳坳陷断层发育特征、活动性及其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结合不同凹陷油气富集规律,研究了断层活动差异性及其对油气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断层活动性在沙二期前表现为"南强北弱"的特点,沙二期后则为"北强南弱";将断层分为控烃、控运和控藏3类。控烃断层数量越多、古近纪活动强度越大,油气富集程度越高;控运断层数量越多、新近纪活动强度越大,浅层油气所占比例越大;控藏断层活动性及形态等决定构造带发育,控制圈闭聚油能力。
- 孙波陶文芳张善文王永诗
- 关键词:断层活动油气成藏
- 同位素示踪井间监测技术在青海油田的应用
- 2006年
- 文章阐述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井间监测技术测量原理,建立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现场应用实例进行了综合分析,为油田区块采油控水及后续开发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 孙波
- 关键词:同位素示踪井间监测
- 考虑温度效应的裂缝型碳酸盐岩酸化数值模拟
- 2025年
- 针对深部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酸化蚓孔扩展机理不清的问题,基于双尺度连续模型和裂缝离散处理方法,建立了渗流场-化学场-温度场耦合多矿物成分酸化的MFCAC数学模型,分析了考虑温度效应的裂缝型储层蚓孔扩展机理和酸蚀特征,研究了CaMg(CO_(3))2与CaCO_(3)初始含量比、酸液温度和反应放热对蚓孔扩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主蚓孔扩展方向主要受周围距离较近的裂缝控制域主导;温度效应导致酸岩反应速率增加,H+有效传质距离缩短,导致主蚓孔沟通的天然裂缝数量减少;反应放热导致的H+扩散速率增加使酸液更容易向各方向孔隙扩散,蚓孔形态更复杂;酸液突破体积比随CaMg(CO_(3))_(2)初始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CaMg(CO_(3))_(2)与CaCO_(3)初始含量比为1.5时,对应的酸液突破体积比最小;酸液突破体积比随酸液温度的增加而变大;与不考虑反应放热相比,考虑反应放热的酸液突破体积比更小。该研究为深部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酸化施工中动态蚓孔扩展的精准调控及施工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杨俊超程远方韩忠英韩松财闫传梁赵珠宇孙波
- 关键词:含量比
- 车镇凹陷车3-1地区沙二段储层物性测井二次解释
- 针对研究区测井系列不统一、储层平面变化快、非均质性强等问题,在测井资料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对含油层系沙二段进行储层物性测井二次解释.通过标准井车古201井'岩心刻度测井'方法,建立岩心孔隙度与声波时差、密度、补偿中子和泥...
- 李晓庆路香丽徐福刚孙波黄秀芹
- 关键词:储层评价非均质性测井解释
- 文献传递
- 太平油田馆陶组下段沉积特征被引量:8
- 2004年
- 太平油田馆陶组下段发育辫状河流相和低弯度河流相两种沉积相类型,其中低弯度河流相在研究区馆陶组下段为首次识别。研究区馆陶组下段Ⅴ砂组至Ⅰ砂组的发育和演化显示了沉积边界逐渐向西推进的特点。Ⅰ、Ⅱ砂组发育辫状河流相,Ⅲ、Ⅳ、Ⅴ砂组发育低弯度河流相。Ⅰ、Ⅱ砂组的有利储集区带分布于研究区中东部,Ⅲ、Ⅳ、Ⅴ砂组的有利储集区带主要集中于研究区东部。
- 邢凤存刘连启刘成鑫孙波王昌勇高振中
- 关键词:沉积相馆陶组太平油田
- 柴北缘东段石炭系储层发育特征与评价
- 2021年
-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石炭系地层发育广泛,按储集空间类型可划分为常规孔隙型、常规碳酸盐岩缝洞型和致密型3类储层。根据沉积相将常规孔隙型储层划分为8类,碎屑岩储层相对碳酸盐岩储层物性更好,三角洲前缘坝、台地边缘滩和台地边缘礁为I类储集相带。构造破裂较发育的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脆性矿物含量高的致密型储层均可作为有利的储层。
- 孙波王大华刘俊民周红建
- 关键词:石炭系储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