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结构
  • 1篇心脏结构及功...
  • 1篇移居汉族
  • 1篇脏结
  • 1篇三尖瓣
  • 1篇三尖瓣反流
  • 1篇扫描图像
  • 1篇图像
  • 1篇描图
  • 1篇高原移居
  • 1篇高原移居人群
  • 1篇汉族
  • 1篇反流
  • 1篇返回平原
  • 1篇CT扫描
  • 1篇CT扫描图像
  • 1篇CT图像
  • 1篇IMAGE
  • 1篇J

机构

  • 2篇西藏自治区人...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邬云红
  • 2篇唐蜀西
  • 2篇孙曾梅
  • 1篇周其全
  • 1篇尹伟婧
  • 1篇周燚
  • 1篇肖蓉
  • 1篇李晓萍
  • 1篇何华
  • 1篇孙亚川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返回平原3年以上的高原移居汉族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长时间移居西藏高原后返回平原3年以上的汉族人群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348例高原移居人群及86例平原汉族对照的心功能、心脏结构。按照不同性别分析两组人群各心脏指标的差异。结果返回平原3年以上的高原移居人群在排除年龄影响下,不论男性或是女性,其右房左右径均较平原汉族增大(男性30.81±3.89vs.29.39±3.93;女性29.05±3.06vs.27.40±2.97,P均﹤0.05),左室后壁厚度及幅度也较平原汉族增加(P均﹤0.05)。高原移居人群三尖瓣反流(TR)发生率显著高于平原对照(44.25%vs.8.13%,P=0.000),而且高原移居女性TR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50.28%vs.38.15%,P=0.025)。结论长时间的高原居民对右心房和左心室的影响显著,三尖瓣反流发生率显著增高,且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上述心脏改变在返回到平原多年后仍不能恢复到平原对照人群水平。
邬云红肖蓉唐蜀西孙曾梅尹伟婧李晓萍孙亚川周其全
关键词:高原移居人群心脏三尖瓣反流
Image J测量CT扫描图像脂肪面积的应用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索一种可靠简便、不依赖CT图像工作站软件测量CT扫描图像腹部脂肪面积(VFA)的方法。方法对8名健康受试者行CT腹部平扫,定义采用西门子CT扫描仪自带软件测量VFA为方法 A,西门子CT扫描后的图像采用Image J软件来测量为方法 B。以方法 A为金标准,评价方法 B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结果 (1)准确性:方法 A与方法 B测定的内脏VFA和腹部脂肪总面积均高度相关(r=0.965 8,95%CI:0.817 7~0.994,P<0.001;r=0.997 7,95%CI:0.986 9~0.999 6,P<0.001);Bland-Altman检验证实方法 A与方法 B的一致性良好。方法 A与方法 B测量VFA的变异系数为4.86%。(2)稳定性:采用方法 B测量,观察者组内相关系数ICCs=1.0(95%CI:0.998~1.0),观察者间组内相关系数为ICCs=0.999 8(95%CI:0.999 4~1)。结论采用Image J软件分析腹部及腹内VFA结果准确稳定,不受专业软件的局限。
何华孙曾梅唐蜀西周燚蒋灵均邬云红
关键词:CT图像IMAG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