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志谦

作品数:22 被引量:12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尘肺
  • 8篇煤工
  • 8篇煤工尘肺
  • 4篇气溶胶
  • 4篇发病预测
  • 3篇通气
  • 3篇疗法
  • 3篇接尘
  • 3篇接尘工
  • 3篇工龄
  • 3篇肺通
  • 3篇肺通气
  • 3篇尘肺病
  • 2篇多层感知器
  • 2篇盐岩
  • 2篇岩盐
  • 2篇中短期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神经网络预测

机构

  • 10篇河北联合大学
  • 7篇中国煤矿工人...
  • 5篇唐山市疾病预...
  • 1篇开滦(集团)...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唐山钢铁集团...
  • 1篇国家安全生产...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作者

  • 14篇孙志谦
  • 9篇沈福海
  • 6篇华正兵
  • 5篇肖淑玉
  • 5篇云翔
  • 4篇李姝华
  • 4篇王东
  • 4篇袁扬
  • 4篇袁聚祥
  • 4篇朱丽
  • 4篇陈刚
  • 4篇段建勇
  • 3篇钱庆增
  • 3篇范雪云
  • 3篇郑伟
  • 3篇宋英利
  • 2篇蒋守芳
  • 2篇姚三巧
  • 2篇秦天榜
  • 1篇冯福民

传媒

  • 4篇工业卫生与职...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2014年尘...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煤炭集团煤工尘肺发病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一种煤工尘肺发病的预测模型,确定适合本次研究的最优模型。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初步确定适合本次研究的煤工尘肺发病危险性预测模型,分析比较不同模型的优越性,研究适合不同工种煤工尘肺发病的预测模型。结果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可以用于预测个体的发病概率。通过对不同工种数学预测模型评价样本的检验,掘进工(χ2=141.96,P<0.001)、采煤工(χ2=135.44,P<0.001)和混合工(χ2=54.84,P<0.001)三工种预测模型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优于logistic预测模型。辅助工两模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P>0.05),两模型预测能力相当。结论通过比较分析,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为最优模型。
李鸿瑞张琴丁羽闫大培孙志谦沈福海
关键词:煤工尘肺LOGISTIC回归模型
岩盐气溶胶治疗煤工尘肺病患者血清中IL-8及IFN-γ变化的探讨被引量:8
2020年
通过检测岩盐气溶胶治疗前后尘肺病患者血清中白介素-8(IL-8)及γ干扰素(IFN-γ)含量变化,探讨岩盐气溶胶疗法对尘肺病患者的疗效。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4月在河南、湖南、四川、山东、陕西、河北6家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394例煤工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加岩盐气溶胶疗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检测尘肺病患者血清中IL-8及IFN-γ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时间的延长,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效;治疗后各时点,IL-8降低程度和IFN-γ升高程度,治疗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岩盐气溶胶疗法对尘肺病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手段。
刘红梅袁扬段建勇李姝华孙志谦张木子朱丽陈刚
关键词:尘肺IFN-ΓIL-8
岩盐气溶胶疗法的临床应用现状
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室内装修、生活空气污染等种种因素导致众多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传统药物防治方法、中医外治疗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
袁扬段建勇李姝华孙志谦刘红梅张木子朱丽陈刚
山西某煤矿接尘工人煤工尘肺发病预测
[目的]预测山西某煤矿研究队列内接尘工人未来预期寿命内煤工尘肺的发病人数,确定发病危险人群.[方法]收集该煤矿1970~2010年开始接尘所有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开始接尘年代分为1970~、1980~、1990~及2...
沈福海云翔蒋守芳华正兵孙志谦肖淑玉闫大培宋子良赵岩
关键词:煤工尘肺寿命表
山西某煤矿接尘工人煤工尘肺发病预测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预测山西某煤矿研究队列内接尘工人未来预期寿命内煤工尘肺的发病人数,确定发病危险人群。方法将该煤矿1970—2011年开始接尘的4771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寿命表方法,分析不同开始接尘年代队列、不同工种队列的累计发病率及年平均发病率,预测健康接尘工人未来预期寿命内煤工尘肺发病人数。结果预测未来预期寿命内约有497人发病,其中1970-年代开始接尘工人约32人发病,1980-年代开始接尘工人约465人发病,1980-年代开始接尘工人发病率最高(11.17%);各工种发病人数由高到低分别为掘进工约245人,采煤工178人,混合工64人,辅助工10人,掘进工发病率最高(75.85%);发病人员主要集中在目前40~50岁人群,约324人发病;未来30年内约有416人发病,占总发病人数的83.70%。结论掘进工及1980年以后开始接尘的工人为尘肺高发人群,属于重点保护对象。
云翔孙志谦肖淑玉闫大培蒋守芳宋子良赵岩沈福海
关键词:煤工尘肺寿命表
岩盐气溶胶疗法在尘肺病治疗中短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探讨
目的 岩盐气溶胶疗法在尘肺病治疗中短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探讨。目的 通过比较尘肺病患者接受岩盐气溶胶疗法后临床症状、肺功能、生活质量改善程度,评判其康复治疗效果,探讨岩盐气溶胶疗法对尘肺病患者的短期疗效,从而为尘肺病综合防...
刘红梅袁扬段建勇李姝华孙志谦张木子朱丽陈刚
关键词:尘肺病疗效
某矿采煤工人肺通气功能调查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解某煤矿接尘工人肺通气功能损伤情况,探讨接尘对肺功能的影响,选取某煤矿采煤工299名作为观察组,另选取83名该矿非接尘工人作为对照组,统一进行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排除吸烟因素后,接触煤尘能使肺通气功能异常率增高。提示,采煤工的肺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工龄与肺功能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接尘工人的肺通气功能随接尘工龄的增长而减低,接尘时间越长,工人的肺功能改变也就越明显,其肺功能损伤的程度也就越大。
秦天榜钱庆增沈福海李翠兰孙志谦胡瑞晴袁聚祥王东肖淑玉宋英利华正兵郑伟
关键词:尘肺肺功能肺通气接尘工龄
河北某煤矿工人累积接尘量与尘肺发病危险性的剂量-反应关系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通过对河北唐山某煤业集团唐山地区所属煤矿接尘工人的队列研究,分析煤工尘肺发病特征,研究接尘工人累积接尘量与尘肺发病危险性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以该集团1970—2010年开始接尘工人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内容收集资料,通过寿命表的方法对累积接尘量与累计发病率进行分析。煤工尘肺患者发病年龄、接尘工龄、潜伏期等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病率差异采用χ2检验,累计发病率之间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符合纳入标准接尘工人共17 023人,其中煤工尘肺患者838人,发病率为4.92%。掘进工尘肺发病率最高(17.91%),其次为混合工(11.35%),以下为采煤工(8.74%)和辅助工(0.81%),4个工种尘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8.08,P〈0.001)。按累积接尘量分段,掘进工在1 700 mg/(m3·年)~组段的累计发病率为49.79%;采煤工在1 800 mg/(m3·年)及以上组段的累计发病率为35.92%;混合工在1 800 mg/(m3·年)及以上组段的累计发病率为38.01%;辅助工在16 mg/(m3·年)及以上组段的累计发病率为3.69%。[结论]不同工种的累计发病率均随着累积接尘量的增加逐渐增高。在一定累积接尘量区间内,累计发病率快速增长,此累积接尘量区间下的限值为:掘进工900 mg/(m3·年),采煤工1 200 mg/(m3·年),混合工1 000 mg/(m3·年),有参考意义。
华正兵孙志谦秦天榜云翔金玉兰康绍叁范雪云贠永峰沈福海
关键词:粉尘煤工尘肺剂量-反应关系
岩盐气溶胶疗法在尘肺病治疗中短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探讨被引量:9
2020年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4月河南、湖南、四川、山东、陕西、河北6家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452例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采集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加岩盐气溶胶疗法均有效;治疗后各时点,治疗组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肺功能(MVV%、FVC%)、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2.6%,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提示,常规疗法加岩盐气溶胶疗法短期疗效优于常规疗法,因此,岩盐气溶胶疗法对尘肺病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手段且安全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红梅袁扬段建勇李姝华孙志谦张木子朱丽陈刚
关键词:尘肺病疗效
某煤业集团煤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某煤业集团煤工尘肺病人和接尘非煤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损伤情况,探讨煤工尘肺病人不同工种、工龄、分期之间肺通气功能损伤的差异。方法选取某煤业集团确诊的煤工尘肺病人555名。另外选取该煤业集团555名接尘的非煤工尘肺病人和207名非接尘工人作为对照。采用统一的体检表格,由专业医师进行统一体检,并逐一填写表格。肺功能测定仪器为北京产AS.507型肺量计,进行肺通气功能指标测定。运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尘肺病人组肺功能异常率高于接尘非尘肺病人组和不接尘健康工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319,P<0.001);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人群各指标的比较结果显示,尘肺病人组的FEV1.0相对值和FEV1.0%低于接尘非尘肺病人组和不接尘工人组,尘肺病人组和接尘非病人组的FVC相对值均低于不接尘工人组。555名尘肺病人包括不吸烟108人、戒烟427人和吸烟20人,其肺功能异常率分别是67.6%、74.5%和90.0%(χ2=4.381,P=0.036<0.05),不吸烟组和吸烟组的FVC相对值均低于戒烟组,戒烟组的FEV1.0%明显低于不吸烟组。FEV1.0相对值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工种之间FVC相对值、FEV1.0相对值,FEV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工龄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各期别尘肺病人FVC相对值、FEV1.0相对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贰期、叁期尘肺病人FEV1.0%高于壹期尘肺病人。结论接尘非煤工尘肺病人与煤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均有损伤,煤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损伤重于接尘非煤工尘肺病人,说明肺通气功能可以作为监测煤工尘肺的早期敏感动态观察指标。吸烟是影响肺通气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吸烟加剧煤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的损伤程度。
秦天榜李翠兰沈福海郑伟孙志谦袁聚祥王东肖淑玉宋英利华正兵钱庆增
关键词:煤工尘肺肺通气工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