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德春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核科学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篇凝汽器
  • 3篇空冷
  • 3篇空冷凝汽器
  • 3篇传热
  • 2篇单排管
  • 2篇直接空冷
  • 2篇直接空冷凝汽...
  • 2篇换热
  • 2篇换热特性
  • 1篇迎面风速
  • 1篇真空严密性
  • 1篇热堆
  • 1篇温差
  • 1篇流动和传热特...
  • 1篇空冷系统
  • 1篇火力发电
  • 1篇供热堆
  • 1篇核供热
  • 1篇核供热堆
  • 1篇发电

机构

  • 5篇清华大学

作者

  • 5篇孔德春
  • 3篇厉日竹
  • 2篇扈玉民
  • 2篇张伟杰
  • 2篇陈明辉
  • 1篇李辉
  • 1篇陶黎明
  • 1篇刘俊强
  • 1篇陆斌

传媒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核科学与工程
  • 1篇现代电力
  • 1篇“首航杯”第...
  • 1篇2007年传...

年份

  • 3篇2009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套管管束式换热器的阻力特性和流量分配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对套管管束式换热器一次侧并联流道的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套管管束式换热器一次侧并联流道的阻力特性,找出流量分配的规律,通过对流量分配进行优化,解决套管管束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问题。研究方法是按照相似准则制造试验本体,建造试验台架并进行试验。试验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得到了减小管间距可提高总传热系数的结果。
刘俊强陈明辉扈玉民厉日竹孔德春张伟杰
关键词:核供热堆
直接空冷单排管换热器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通过试验研究掌握单排管换热器流动和传热规律,对于空冷技术的国产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详细介绍了试验台架系统和测量方案。在深入分析了单排管换热器流动和传热过程的基础上,利用传热风洞对单排管换热器进行了热工水力试验研究。采用保持空气入口温度不变,同时固定初始温差的方法,综合考察了单排管换热器的流动阻力和空气侧传热系数等关键参数,得到了在不同空气迎面风速下流动阻力和传热的关联方程式,为工程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另外,还分析了不凝结气体对单排管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陆斌孔德春陶黎明厉日竹
关键词:单排管直接空冷凝汽器流动和传热特性初始温差迎面风速不凝结气体
单排管直接空冷凝汽器单元试验研究
单排管是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系统的基本换热元件,为了撑握其工程性能,建立大型单元试验台架,模拟10MW发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的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单排管具有焊接严密性很好,传热性能优良,流动阻力小等特点,完全适合电站直接...
孔德春张伟杰李东伟达布·希拉图
关键词:单排管空冷系统真空严密性传热性能凝汽器
文献传递
套管管束式换热器换热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对具有特殊结构的套管管束换热器(其传热单元由带螺旋肋片的外套管和带微波浪弯的内套管组成,通过自身结构实现传热管的支撑和定位)的换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一般流道的换热性能相比,不规则环形窄缝流道的换热系数不仅降低,而且随雷诺数的变化趋势也较平缓;外套管管间流道的换热系数降低,但变化趋势与普通流道相同。根据试验数据,采用分离系数法,拟合出了不规则环形窄缝流道和外套管管间流道的换热公式。
张伟杰陈明辉孔德春厉日竹扈玉民
关键词:换热特性
空冷凝汽器单排翅片扁管换热性能研究
,对空气凝汽器扁管焊接蛇型铝翅片的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研究,分析风速和扁管翅片间距对其凝结换热的影响。得到直接空冷凝汽器换热性能的主要因素在有翅片表面的空气侧,通过传热计算分析,揭示风速、翅片间距等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李辉孔德春厉日竹雷树业
关键词:火力发电凝汽器换热特性传热计算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