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伟 作品数:7 被引量:26 H指数:3 供职机构: 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罗湖区常见可生食蔬果寄生虫污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罗湖区常见可生食蔬果和即食凉菜等食品的寄生虫污染情况,以评价直接生食此类食品的安全性,为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寄生虫、保障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监测工作要求,在罗湖区部分农贸市场、超市和餐厅,抽取常见可生食蔬果和即食凉菜等的成品或半成品,每份样品经去离子水清洗,洗液离心后比较不N种类蔬果中寄生虫和虫卵的阳性率差异。结果检测350份可生食蔬果,检出寄生虫或寄生虫卵者共77份,阳性率22.00%,样品类别(r=173.34,P〈0.01),蔬菜种类(x2=92.33,P〈0.001),是否水洗(X2=124.23,P〈0.01)等因素和寄生虫检出情况可能有关。结论罗湖区内市售与土壤直接接触的蔬菜寄生虫污染状况不容忽视,提示在食品卫生学上,生食该类蔬菜有一定危险性,需进一步重点调查该类食品,明确其危险性,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夏伟 游杰 陈国翠 崔利伟 郑泽璇关键词:蔬果 寄生虫 污染状况 食源性疾患应急处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发深圳市罗湖区食源性疾患应急处置系统,形成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应对决策体系。方法基于对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应急处置需求全面、详细的分析,利用Java语言编写检索程序,应用Oracle数据库的数据录入、传输和分析统计功能构建信息平台。结果该系统整合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卫生行政机构以及食品监管机构等各部门资源,构建了一个包括食源性疾病智能辅助诊断、应急处置、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及信息实时共享功能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结论该系统满足了基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需求,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的病例诊断救治、调查处置以及决策提供依据,提高了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效率。 游杰 夏伟 张风雷 张向阳 卞兆洋 张伟蓉 陈伟峰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应急处置 一起札如病毒所致成年人急性胃肠炎暴发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了解一起成年人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的病原学。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样本进行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蜡样芽孢杆菌、空肠弯曲菌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0种致病菌进行检测。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诺如病毒和札如病毒核酸,对阳性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进行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7份粪便样本中4份为札如病毒核酸阳性。4株札如病毒与GⅠ.2型参考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4.7%~98.4%之间。基因进化分析显示,札如病毒深圳株与Sapovirus Hu/Oshima1/2009/JP、Houston/90(U95644)、Parkville/94/U73124在同一进化树遗传分支,属于GⅠ.2型。结论此起成年人急性胃肠炎暴发是由札如病毒GⅠ.2型感染所致。 何雅青 卓菲 张海龙 杨贵清 杨洪 文风兰 黄薇 夏伟 罗敏 武伟华 刘建平 姚相杰 冼慧霞关键词:札如病毒 急性胃肠炎暴发 系统进化分析 深圳市罗湖区居民淡水鱼中孔雀石绿膳食暴露水平概率评估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罗湖区淡水鱼中孔雀石绿(MG)污染状况,掌握罗湖区居民淡水鱼孔雀石绿膳食暴露概率分布,评估食用淡水鱼孔雀石绿暴露的健康风险。方法以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集淡水鱼173份,用液质联用法对淡水样本中雀石绿进行检测;应用食物频率法调查3227名居民淡水鱼消费量;运用蒙特卡罗原理模拟计算居民淡水鱼中孔雀石绿暴露的概率分布,采用暴露边界比法评估健康风险。结果罗湖区淡水鱼中孔雀石绿检出率为41.62%,平均值为23.80μg/kg,最大值为1771.31μg/kg。黄骨鱼、桂花鱼、脆肉鲩、生鱼中孔雀石绿检出率最高,分别为73.33%、71.43%、60.00%和46.15%。成年人淡水鱼消费量平均为20.95 g/d,未成年人淡水鱼消费量平均为17.48 g/d,低于成年人消费量(t=7.672,P<0.05)。罗湖区99%的成年人居民淡水鱼中孔雀石绿暴露边界比MOE值高于200 000,99%的未成年人居民淡水鱼中孔雀石绿MOE值高于181 818。结论罗湖区99%的居民淡水鱼孔雀石绿暴露健康风险较低,但淡水鱼中孔雀石绿污染状况较其他文献报道严重。 游杰 岳亚军 夏伟 潘柳波 廖庆祥 张雯关键词:淡水鱼 孔雀石绿 综合生活方式干预对深圳市小学生营养状况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调查深圳市小学生营养现状,评估基于学校和家庭的综合生活方式干预对学生超重肥胖防控的有效性,为未来制定儿童肥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取2021—2022学年基线时为三年级的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综合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1年后进行随访调查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收集数据采用Stata16.0统计软件进行差异性检验。同时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对总体干预效果进行评估,并按照性别和儿童基线体质量状态分别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共纳入学生1434名,基线儿童超重肥胖率为24.91%(干预组24.09%,对照组26.03%)。干预后主要结局变量超重肥胖率[比值比(odds ratio,OR)为1.13,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71~1.81,P=0.609]和消瘦率(OR=1.34,95%CI:0.79~2.26,P=0.272)的变化及干预对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9)。基于学校和家庭的综合干预措施对营养素养和身体活动的作用存在性别差异,男生营养素养总分较对照组升高(OR=1.00,95%CI:0.16~1.84);男生、女生营养素养知识得分较对照组均升高(OR=0.59,95%CI:0.24~0.94;OR=0.38,95%CI:0.03~0.72);男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时间减少(OR=-8.84,95%CI:-17.29~-0.39)。结论基于学校和家庭的综合生活方式干预未降低儿童超重肥胖率和BMI,但可有效提升儿童的营养素养和身体活动时间,且性别和儿童基线体质量状态对干预效果均存在一定影响。 刘莎 赵偲 马璐 颜雅婷 孙孟姊 魏炜 赵亚玲 夏伟 张雯 王友发关键词:生长发育 身体活动 广东省4种民间食用河豚鱼的含毒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广东民间食用河豚品种鱼毒性状况。方法采集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及2009年11月渔民捕获的常见天然河豚鱼鲜活或冰鲜,用ELISA检测法测定河豚鱼不同组织部位河豚毒素(TTX)含量。结果共采集4个品种65尾... 赖少阳 张风雷 岳亚军 游杰 夏伟关键词:河豚鱼 毒性 食用 文献传递 某单位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查明某单位一起中毒事件的致病因子及分析可疑危险因素,及时控制事件,为类似调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单位内搜索、查询系统、查询医疗机构门诊记录和访谈的方式搜索病例,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可疑餐次及食品,采集病例和食堂厨工生物样品、厨房环境样品、留样食品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共搜索到40例病例,某单位员工罹患率14.5%。临床表现以腹泻(100.0%)、腹痛(92.5%)为主;93.9%(31/33)的患者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11.57×10^(9)/L~31.08×10^(9)/L)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78.3%~92.4%);9例病例粪便常规检测均显示隐血试验阳性。窗口区取餐人员罹患率显著高于自助区取餐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0,P<0.0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食用11月18日午餐为风险因素(OR=15.97,95%CI:2.02~126.46),可疑食品为烧鸭(OR=14.24,95%CI:1.85~109.67)。在33份病例肛拭子中检出同一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OUT∶K4)。结论此事件为某单位食堂午餐提供的部分烧鸭在配送或加工过程中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中毒事件,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食堂和食品配送公司的监管。 赵梦蓝 游杰 夏伟 冯晶 冯晶 徐震东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 病例对照研究 LOGISTIC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