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渐佳
- 作品数:28 被引量:109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蜉蝣纪念碑 中国建筑的速生与速灭被引量:2
- 2011年
- 文章以图表和照片的形式呈现了近年来国内以大剧院、体育场等为首的大建筑在短时间内集中建成的现象,对比了同时期内曾经的"纪念碑"转瞬即殁的命运,旨在讨论这些建筑及其意义的偏离与统一。
- 周渐佳李丹锋
- 关键词:速生标志性建筑
- 虹口1617:沉默的大多数城市建筑被引量:2
- 2017年
- 介绍了由阿科米星建筑事务所、冶是建筑工作室和城市日常效率研究小组主导的"虹口1617"的城市研究,从案例的选择、研究的方法与结果的呈现等角度来加以回顾,同时总结了这些面向城市建筑研究的手段。
- 周渐佳
- 关键词:城市建筑凝视
- 循因渐进 摩弗西斯事务所设计的纽约库珀广场41号
- 2010年
- 文章通过评述摩弗西斯事务所(Morphosis Architects)在纽约完成的库珀联盟学院新大楼——库珀广场41号,简要介绍了设计师是如何将建筑功能、所在环境的特殊条件介入设计过程,通过对几何形体的操作来推动建筑的生成,并且获得最后的形态。
- 周渐佳
- 关键词:城市环境
- 神经建构
- 2025年
- 文章以“神经建构”的概念诠释人工智能时代的建构议题。在传统的建构话语中,诗意是通过材料的组合来呈现的;而神经建构则是通过深度神经网络的结构和训练数据集的语义来呈现的人工合成的诗意。围绕着人工与原真、人造物等概念,文章触及了对建筑学和计算机十分重要的议题,包括再现/表征,几何投影空间/潜空间,并且以作品“神经人造物黑”解析这一过程。神经建构寻求一种AI原生建筑,它基于AI的生成逻辑,而非对建筑风格的模仿与消费,也推动了一种对“深度人工性”的思考。
- 伊曼纽尔·许梁芊荟(译)张润泽(校)周渐佳
- 关键词:人造物
- 再思未来:技术变革时代建筑学学科的转型与重构
- 2025年
-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集合推动着建筑学拥有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建筑学作为一门兼具自然科学(硬科学)和人文科学(软科学)特征的学科,既要面对当下的变革,包括原有增长路径的重塑、新型设计和研究范式的涌现,又要从内涵和外延方面不断思考学科转型与重构的可能。本文聚焦建筑主体性转向、建筑目标体系重构、建筑技术体系迭代三大变革,提出建筑学既需要文化层面理论架构的重塑,也需要技术层面研究方法的拓展。
- 李翔宁周渐佳
- 关键词: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建构”主题论坛回顾
- 2025年
- 2024年8月,在上海举办的“人工智能建构”主题论坛邀请了来自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教育、建筑实践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围绕人工智能与建筑中的核心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文章是对当天讲座与讨论环节的回顾,提取了讨论中包括风格、人造物、数字建构在内的核心问题,并围绕随着人工智能带来的可计算性、形式生成以及主体问题展开分析。
- 周渐佳
- 关键词:本体
- 人工智能建构,或建造技术的文化之战
- 2025年
- 文章将建筑学中经典的建构议题置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技术逻辑转变过程中,以弗兰姆普敦《建构文化研究》的出版、数字流线型为代表的无缝视觉风格的兴起以及离散构件逻辑的倾向作为重要节点,总结了过去30年中计算性工具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历程。文章进一步指出,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逻辑及潜力与前一阶段有着根本的差异。在尝试预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及结果之前,首先应想清楚: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什么,它是如何工作的;在此基础上,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 周渐佳罗旋(校)
- 关键词:无缝模仿数据集
- 建造的历史 在技术史与文化史之间被引量:2
- 2020年
- 文章的写作基于这样一种立场:建造史应当被重新思考,尤其是建造史与其他历史领域之间既有的或应有的关系。文章检视了建造史与技术史之间既有的差异与这种差异的由来,接着分析建造史对文化史的塑造所作出的贡献,最后指出建造史作为一种连接,为今天重新思考技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 周渐佳
- 关键词:技术史文化史社会建构
- 向南岸学习 1988年布里斯班世博会,澳大利亚被引量:2
- 2011年
- 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相比,1988年布里斯班世博会只能算是发生在一座小城市里的中型事件。现在,对原世博场地的再开发已进入尾声,正是回顾整个过程的时机。布里斯班曾经先后采用过3套规划方案,每套方案都是对前一次的彻底背离。规划从一个巨构综合体的宏观愿景逐渐演化成一个与城市结构紧密联系的、更加传统的区域。再开发的场地并没有成为展示迥异建筑形式的平台,而是步调平稳地演化成为一片舒适、易达又平等的休闲公园,以及内部的最正统的文化机构,有着新颖的功能混合。世博会最恒久的遗赠并未嵌入到布里斯班城市与建筑的肌理中,而是写在了参与1988年世博会的市民们的崭新面貌上——敢于尝试,并且自信满满。
- 彼得·斯金纳李丹锋周渐佳
- 关键词:再开发滨水公园城市设计
- 巨龙与沙土 摩弗西斯事务所巨人集团上海联合总部的设计与建造被引量:1
- 2011年
- 文章通过介绍摩弗西斯事务所第一件在中国完成的作品——上海松江巨人集团园区,简述建筑师如何在一片处在城市边缘的基地中,将园区所要求的多样功能以"层叠"的方式穿插整合,塑造建筑与景观勾连起伏的形象;另一方面通过笔者与项目建筑师的对话回顾这座建筑在中国建造现实下的实现过程,反映了"几何"在事务所建筑生成与建造控制两个过程中的连续作用。
- 周渐佳泰德.凯恩